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86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步骤1、土地勘测,对施工区域处的地下土层进行勘测;步骤2、施工位置标定,标定基坑以及桩基础中各基桩的施工位置,并划定部分基桩作为基坑侧壁的护坡桩;步骤3、基桩施工,在各施工位置处分别完成基桩的施工;步骤4、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完成后,预先划定的用作基坑护坡桩的基桩位于基坑的边坡位置;步骤5、基坑回填,对基坑进行土方回填;步骤6、基桩完整性检测,通过第三方检测设备对用作基坑护坡桩的各基桩完整性进行检测。本申请通过将桩基础的基桩直接用作基坑侧壁的护坡桩,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与提高基础承载能力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功能的必经之路,城市建设普遍面临深基坑支护及深基础问题。在高层建筑施工时,桩基础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可减小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还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基桩的常用形式。在深基坑施工时,桩锚支护体系是深基坑边坡不可或缺的支护结构,而护坡桩是桩锚支护体系的常用形式。

2、桩锚支护体系中的护坡桩与桩基础中的基桩其设计原理及发挥作用时限不尽相同,虽然两种桩体均采用灌注桩的结构形式,且施工方法类似,但是在现场施工时,基坑施工所用的护坡桩以及桩基础施工所用的基桩通常是单独进行施工,非常影响施工周期;且基坑的护坡桩通常是仅最为基坑的护坡支撑所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土地勘测,在施工区域的地面下钻设多个勘测孔,通过勘测孔对施工区域处的地下土层进行勘测;

5、步骤2、施工位置标定,根据施工区域土地勘测的情况,标定基坑以及桩基础中各基桩的施工位置,且根据基坑的施工位置,划定部分基桩作为基坑侧壁的护坡桩;

6、步骤3、基桩施工,根据各基桩预先标定好的施工位置,在各施工位置处分别完成基桩的施工;

7、步骤4、基坑开挖,根据预定的基坑施工位置,在地面开挖,完成基坑的挖掘,且基坑开挖完成后,预先划定的用作基坑护坡桩的基桩位于基坑的边坡位置,之后,在基坑内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8、步骤5、基坑回填,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对基坑进行土方回填;

9、步骤6、基桩完整性检测,基坑土方回填完成后,通过第三方检测设备对用作基坑护坡桩的各基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保证基桩我完整性,之后,在各基桩顶端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10、可选的,步骤3中,基桩在施工时,在标定的基桩施工位置的地面上沿竖直方向钻好桩孔,之后在桩孔内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再之后,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基桩的施工

11、可选的,在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时,在桩孔内放入注浆管,注浆管采用钢制管体,且注浆管的底端延伸至桩孔的底部,之后,通过注浆管将混凝土由桩孔的底部向顶部进行灌注,待混凝土灌满桩孔后,再将注浆管从桩孔内取出,待注浆管从桩孔内取出后,对桩孔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实。

12、可选的,注浆管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压浆板,注浆管在取出桩孔的过程中,注浆管每向上提升20cm,需向下回压5-10cm。

13、可选的,步骤4中,基坑施工完成后,在基坑的侧壁设置支护架,并通过抱箍将支护架与用作基坑护坡桩的各基桩进行固定,之后,在基坑的侧壁铺设挡土板,并将各挡土板与支护架固定,基坑在回填土方前,再将支护架和挡土板拆除。

14、可选的,支护架上开设有放置槽,之后将挡土板放置在放置槽内,且相邻两挡土板的侧壁相互抵接,待各挡土板安装完成后,在基坑侧壁与挡土板之间的空隙处灌入回填土,并对回填土进行压实。

15、可选的,挡土板的侧边固定设置有安装条,挡土板远离安装条的侧边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安装条相适配,且挡土板在安装时,安装条插入相邻挡土板的安装槽内。

16、可选的,在基坑进行土方回填前,在用作护坡桩的基桩上固定好稳固架,并在稳固架上固定好斜撑,使斜撑抵紧基坑的底壁。

17、可选的,所述稳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架,所述稳固架上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架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夹持架,所述第一夹持架和第二夹持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基桩的夹槽,所述稳固架上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二夹持架滑动的限位件。

18、可选的,所述斜撑包括顶撑杆和伸缩杆,所述顶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稳固架上,所述顶撑杆远离稳固架的一端沿顶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杆的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伸缩杆穿设于螺纹孔且与顶撑杆螺纹配合。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申请通过将桩基础的基桩直接用作基坑侧壁的护坡桩,基坑在施工时,不需要再单独进行护坡桩的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且,基坑在施工完成后,被用作护坡桩的各基桩还能再用作地上结构施工时的桩基础,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21、2.在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时,通过注浆管将混凝土由桩孔的底部向顶部进行灌注,提高基桩成型后,基桩的结构强度。

22、3.由于基坑在土方回填后,原基坑位置的土层与周围环境的土层结构存在差别,导致基桩在用做桩基础使用时,其抗剪力或抗弯折强度降低,通过在基桩上设置稳固架,并通过斜撑抵紧基坑的底壁,有效提高基桩的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桩(102)在施工时,在标定的基桩(102)施工位置的地面上沿竖直方向钻好桩孔(103),之后在桩孔(103)内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再之后,向桩孔(103)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基桩(102)的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桩孔(103)内灌注混凝土时,在桩孔(103)内放入注浆管(104),注浆管(104)采用钢制管体,且注浆管(104)的底端延伸至桩孔(103)的底部,之后,通过注浆管(104)将混凝土由桩孔(103)的底部向顶部进行灌注,待混凝土灌满桩孔(103)后,再将注浆管(104)从桩孔(103)内取出,待注浆管(104)从桩孔(103)内取出后,对桩孔(103)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管(10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压浆板(105),注浆管(104)在取出桩孔(103)的过程中,注浆管(104)每向上提升20cm,需向下回压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坑(101)施工完成后,在基坑(101)的侧壁设置支护架(2),并通过抱箍(21)将支护架(2)与用作基坑(101)护坡桩的各基桩(102)进行固定,之后,在基坑(101)的侧壁铺设挡土板(22),并将各挡土板(22)与支护架(2)固定,基坑(101)在回填土方前,再将支护架(2)和挡土板(22)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护架(2)上开设有放置槽(23),之后将挡土板(22)放置在放置槽(23)内,且相邻两挡土板(22)的侧壁相互抵接,待各挡土板(22)安装完成后,在基坑(101)侧壁与挡土板(22)之间的空隙处灌入回填土,并对回填土进行压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挡土板(22)的侧边固定设置有安装条(221),挡土板(22)远离安装条(221)的侧边开设有安装槽(222),安装槽(222)与安装条(221)相适配,且挡土板(22)在安装时,安装条(221)插入相邻挡土板(22)的安装槽(2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101)进行土方回填前,在用作护坡桩的基桩(102)上固定好稳固架(3),并在稳固架(3)上固定好斜撑(31),使斜撑(31)抵紧基坑(101)的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架(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架(32),所述稳固架(3)上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架(32)的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夹持架(33),所述第一夹持架(32)和第二夹持架(3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基桩(102)的夹槽(34),所述稳固架(3)上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二夹持架(33)滑动的限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1)包括顶撑杆(311)和伸缩杆(312),所述顶撑杆(311)的一端铰接在稳固架(3)上,所述顶撑杆(311)远离稳固架(3)的一端沿顶撑杆(3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杆(312)的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伸缩杆(312)穿设于螺纹孔且与顶撑杆(311)螺纹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桩(102)在施工时,在标定的基桩(102)施工位置的地面上沿竖直方向钻好桩孔(103),之后在桩孔(103)内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再之后,向桩孔(103)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基桩(102)的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桩孔(103)内灌注混凝土时,在桩孔(103)内放入注浆管(104),注浆管(104)采用钢制管体,且注浆管(104)的底端延伸至桩孔(103)的底部,之后,通过注浆管(104)将混凝土由桩孔(103)的底部向顶部进行灌注,待混凝土灌满桩孔(103)后,再将注浆管(104)从桩孔(103)内取出,待注浆管(104)从桩孔(103)内取出后,对桩孔(103)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管(10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压浆板(105),注浆管(104)在取出桩孔(103)的过程中,注浆管(104)每向上提升20cm,需向下回压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坑(101)施工完成后,在基坑(101)的侧壁设置支护架(2),并通过抱箍(21)将支护架(2)与用作基坑(101)护坡桩的各基桩(102)进行固定,之后,在基坑(101)的侧壁铺设挡土板(22),并将各挡土板(22)与支护架(2)固定,基坑(101)在回填土方前,再将支护架(2)和挡土板(22)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承型灌注桩一桩两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斌黄殿能胡文文尹盛富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