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72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电池组的上壳体的振动的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具备:一对后地板侧构件(132),所述一对后地板侧构件(132)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的左右;后地板下横梁(130),所述后地板下横梁(130)固定在所述一对后地板侧构件(132)之间;电池组(200),所述电池组(200)配置在所述车辆的下部,并具备下壳体(300),在下壳体(300)上,在前侧一层配置有电池堆(900),且在后侧二层配置有电池堆(900);以及壳体固定用构件(460),所述壳体固定用构件(460)从下壳体(300)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并将下壳体(300)固定于后地板下横梁(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美国专利第8833499号公开了与电动汽车用的电池组及搭载该电池组的车辆有关的以往技术。但是,该以往技术具有应当解决的课题。

2、在先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833499号

5、应当解决的课题之一在于抑制电池组的上壳体振动。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车身的地板下表面与电池组的上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隔音、隔热及抑制振动的隔断层。但是,难以说仅通过设置隔断层就能够充分地抑制电池组的上壳体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电池组的上壳体的振动的电池组及搭载该电池组的车辆。

2、本公开的电池组是设置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电池组,其具备: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载置有电池堆并固定于地板下方;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下壳体;以及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从设置于下壳体的内侧的刚性体向上方延伸,并从背面支承上壳体。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从下方支承上壳体,所以能够抑制上壳体的振动。

3、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支承构件在电池组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从背面支承上壳体。通过利用支承构件从下方支承容易挠曲的上壳体的中央部,从而能够抑制上壳体的振动。

4、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电池组具备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于上壳体的表面,并被夹在上壳体与地板的下表面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利用弹性构件和支承构件将上壳体从上下夹入,从而能够抑制上壳体的振动。特别是,由于并不是在刚性体彼此之间夹着上壳体,而是将一方设为弹性构件,由此,能够使弹性构件吸收在上壳体产生的振动。

5、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多个支承构件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设置。另外,也可以是,弹性构件被配置成在侧面观察电池组时电池组的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构件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承构件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支承构件配置在弹性构件的前后,从而能够在支承构件与弹性构件之间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6、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多个支承构件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设置。另外,也可以是,弹性构件被配置成在正面观察电池组时电池组的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构件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承构件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支承构件配置在弹性构件的两侧,从而能够在支承构件与弹性构件之间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7、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在上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肋,也可以是,上壳体利用支承构件支承肋。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刚性较高的肋与支承构件抵接,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8、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多个肋相互分离地配置,也可以是,电缆在肋之间通过。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不被肋妨碍地配置电缆。

9、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在上壳体的背面,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多个肋,也可以是,上壳体利用支承构件支承多个肋。另外,也可以是,弹性构件被配置成在侧面观察电池组时电池组的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构件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肋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与支承构件抵接的肋配置在弹性构件的前后,从而能够在支承构件与弹性构件之间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0、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在上壳体的背面,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多个肋,也可以是,上壳体利用支承构件支承多个肋。另外,也可以是,弹性构件被配置成在正面观察电池组时电池组的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构件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肋之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将与支承构件抵接的肋配置在弹性构件的两侧,从而能够在支承构件与弹性构件之间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1、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在电池组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多个支承构件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配置有两列,也可以是,在配置成两列的多个支承构件的上端部架设有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板,肋与该中心板抵接。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经由中心板将配置成两列的多个支承构件接合,从而能够提高作为支承上壳体的支承构造整体的刚性,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2、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在中心板的电池组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肋相接的平坦的面,也可以是,在中心板的电池组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供电缆通过的凹陷部。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刚性较高的肋与中心板的平坦面抵接,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并且,通过使电缆通过中心板的凹陷部,从而能够不被肋妨碍地配置电缆。

13、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上壳体形成为电池组的前后方向的前部低且后部高的台阶状,利用支承构件支承前部与后部中的至少在电池组的前后方向上长度较长的一方。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的前部与后部中的至少刚性较低的一侧。

14、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支承构件是将与电池组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加工成帽形状的板。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确保支承构件的较高的刚性,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5、既可以是,本公开的电池组具备内侧横加强构件,所述内侧横加强构件设置于下壳体的内侧,并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延伸,也可以是,支承构件固定于内侧横加强构件。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将支承构件固定于作为刚性体的内侧横加强构件,并且能够利用内侧横加强构件来提高下壳体的刚性,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6、既可以是,本公开的电池组具备托架,所述托架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延伸,并通过紧固件与内侧横加强构件接合,也可以是,支承构件与托架接合。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经由托架将支承构件牢固地固定于内侧横加强构件,并且能够利用托架进一步提高下壳体的刚性,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7、在本公开的电池组中,既可以是,多个内侧横加强构件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堆使其长边方向朝向电池组的宽度方向,并配置在沿电池组的前后方向排列的两个内侧横加强构件之间。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堆中的每一个在电池堆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具备多个爪部,通过利用内侧横加强构件和托架夹着多个爪部,从而固定于内侧横加强构件。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相邻的两个内侧横加强构件利用电池堆接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为支承上壳体的支承构造整体的刚性,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

18、既可以是,本公开的电池组具备外侧横加强构件,所述外侧横加强构件设置于下壳体的外侧,并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延伸,也可以是,多个内侧横加强构件与多个外侧横加强构件在电池组的前后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也可以是,外侧横加强构件中的每一个与下壳体一起接合于相邻的两个内侧横加强构件。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相邻的两个内侧横加强构件夹着下壳体地利用外侧横加强构件接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为支承上壳体的支承构造整体的刚性,能够稳定地支承上壳体。此外,在外侧横加强构件中的每一个通过焊接而与下壳体一起接合于相邻的两个内侧横加强构件的情况下,能够确保下壳体的液密性。

19、既可以是,本公开的电池组具备外侧纵加强构件,所述外侧纵加强构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野敦礼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