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温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63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层结构,层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盖板、电池片组、降温层和背板;降温层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件背离散热件的一面和电池片组连接,散热件背离导热件的一面和背板连接;导热件、散热件和背板围合形成散热空间,以对电池片组产生的热量实现对流散热;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可降温光伏组件内的导热件和散热件,以及导热件、散热件和背板围合形成散热空间,提高了光伏组件自身的散热降温能力,具有提高光伏组件工作性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特别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2、目前,光伏组件为多个层压件通过整体层压形成,电池片组是层压件中的一者,且电池片组被多个层压件中的其他层压件夹设,造成电池片组在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而无法有效可降温,造成电池片组局部或整体高温现象,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现有技术中,针对光伏组件的降温方式主要是对其边框进行开孔的方式降低层压件的温度;或在光伏组件外表面或背面增加可降温装置的方式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

3、然而,上述通过对边框开孔的方式无法适用于无边框的光伏组件,且对电池片组的降温效果有限,影响光伏组件性能。而通过在组件外表面或背面增加可降温装置的方式降低组件温度的方式,对电池片组的降温效果有限,影响光伏组件性能且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可降温效果差,电池片组在工作中温度过高,影响光伏组件性能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层结构,层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盖板、电池片组、降温层和背板;降温层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件背离散热件的一面和电池片组连接,散热件背离导热件的一面和背板连接;导热件、散热件和背板围合形成散热空间,以对电池片组产生的热量实现对流散热;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盖板的方向。

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板和背板的设置用于保护夹设于其中的电池片组,降温层的设置用于实现对电池片组进行降温,具体的,通过降温层将电池片组的热量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去,以实现对电池片组降温的作用。降温层包括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件和电池片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片组产生的热量可以从电池片组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导热件,以实现对电池片组热量的分散。散热件的两面分别与导热件和背板连接,导热件吸收电池片组产生的热量后,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可以理解的,散热件被导热件和背板夹设在中间,并且,导热件、散热件和背板围合形成散热空间,散热空间的设置为散热件的热量对流提供了空间,具有实现散热件对流散热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对电池片组热量的分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可降温光伏组件内的导热件和散热件,提高了光伏组件自身的散热降温能力,具有提高光伏组件工作性能的有益效果。

5、需要说明的是,背板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10h8o4)n)。当背板的材质为玻璃时,可降温光伏组件为双玻光伏组件。当背板的材质为pet时,可降温光伏组件为单玻光伏组件。本申请的实施例既适用于双玻光伏组件,也适用于单玻光伏组件。

6、还需要说明的是,导热件的材质可以是导热性能良好的绝缘材质,也可以是导热性能良好的非绝缘材质。当导热件的材质为非绝缘材质的情况下,导热件和电池片组之间还需要设置可绝缘的间隔,以避免电池片组和导热件导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结构(1),所述层结构(1)包括沿第一方向(Z)依次连接的盖板(10)、电池片组(20)、降温层(30)和背板(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31)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电池片组(20)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结构(1)还包括第一胶膜(50)和第二胶膜(60),所述第一胶膜(50)和所述第二胶膜(60)沿所述第一方向(Z)设置于所述电池片组(20)的两侧,所述第一胶膜(50)连接于所述盖板(10)和所述电池片组(20),所述第二胶膜(60)连接于所述电池片组(20)和所述导热件(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32)包括多个支撑子件(321),多个所述支撑子件(321)阵列排布,所述支撑子件(32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支撑子件(3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件(31),所述支撑子件(32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背板(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子件(321)沿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子件(321)之间的间隔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子件(321)沿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子件(321)之间的间隔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件(321)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高度为H,所述支撑子件(321)的直径为R,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子件(321)之间的间隔为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绝缘层(70),所述导热绝缘层(70)夹设于所述导热件(31)和所述第二胶膜(60)之间,所述导热绝缘层(70)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热件(31)和所述第二胶膜(60),所述导热绝缘层(70)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电池片组(20)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温光伏组件还包括边框(2),所述边框(2)连接于所述层结构(1)的外周,且所述边框(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21),多个所述通风孔(21)沿所述边框(2)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侧壁的面积为A,多个所述通风孔(21)的开孔总面积为a,其中,a≤30%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结构(1),所述层结构(1)包括沿第一方向(z)依次连接的盖板(10)、电池片组(20)、降温层(30)和背板(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31)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电池片组(20)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结构(1)还包括第一胶膜(50)和第二胶膜(60),所述第一胶膜(50)和所述第二胶膜(60)沿所述第一方向(z)设置于所述电池片组(20)的两侧,所述第一胶膜(50)连接于所述盖板(10)和所述电池片组(20),所述第二胶膜(60)连接于所述电池片组(20)和所述导热件(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32)包括多个支撑子件(321),多个所述支撑子件(321)阵列排布,所述支撑子件(32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支撑子件(3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件(31),所述支撑子件(32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背板(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温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子件(321)沿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子件(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军王申存张松冯春暖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