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61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0
本技术涉及光电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底座主体设置在保护双光谱光电转台的护罩内部,底座主体由上下层叠设置的镜头固定板和托板构成,镜头固定板的一端与托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板滑动连接;托板两侧的后端与护罩转动连接,两侧的前端与护罩滑动连接;底座主体设置有使镜头固定板以托板一端为中心左右摆动的第一调节装置,还设置有使托板以托板后端为中心上下摆动的第二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上下左右多方向摆动,在调节时无需再通过拧松紧固螺钉然后手动推动的方式或者增加垫片来调节某一方向的光轴,直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远程调节,调节方便且具有连续性,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


技术介绍

1、对于具有光学跟踪功能的双光谱光电转台,要求可见光镜头与热像镜头光轴之间具有较高的光轴一致性。可见光镜头通过固定板安装到护罩内部,固定板上设置有腰孔,通过固定板上的腰孔与护罩内部固定板托板上的螺纹孔安装。

2、现阶段通过固定板上的腰孔与增加垫片的方式来实现可见光镜头与热像镜头光轴对准的调节。该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3、(1)腰孔调节连续性较差、调节周期长。调节时大多通过拧松紧固螺钉然后手动推动的方式来调节某一方向的光轴,增加垫片调节的方式则需要设计加工多种不同厚度的垫片,该种方式调节难度大、调节连续性差,调节周期长,效率低。

4、(2)腰孔调节与增加垫片两种调节方式均不具有可重复性,需要在设备整机护罩安装前进行,如果后期光轴发生偏移,需要重新拆解设备护罩进行调节,重复调节难度大,且容易影像设备护罩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前双光谱光电转台镜头光轴对准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底座主体设置在保护双光谱光电转台的护罩内部,底座主体由上下层叠设置的镜头固定板和托板构成,所述镜头固定板的一端与托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板滑动连接;

3、托板两侧的后端与护罩转动连接,两侧的前端与护罩滑动连接;

4、所述底座主体设置有使镜头固定板以托板一端为中心左右摆动的第一调节装置,还设置有使托板以托板后端为中心上下摆动的第二调节装置。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为电动推杆,第一调节装置的电机与镜头固定板连接,托板与第一调节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方位对准转接块,第一调节装置的推杆设置第一万向节与方位对准转接块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为电动推杆,第二调节装置的电机与护罩连接,第二调节装置的推杆设置第二万向节与托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两侧后端设置第一轴承,所述护罩内壁设置第一连接座设置圆形槽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两侧前端设置第二轴承,所述护罩内壁设置第二连接座设置弧形滑槽与第二轴承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固定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托板后端与第四轴承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孔,前端与第三轴承对应的位置设置弧形孔;第三轴承可滑动地设置在弧形孔内,第四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圆孔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镜头与镜头固定板固定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电机外侧设置固定底座与镜头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电机外侧设置固定底座与护罩固定连接。

13、上述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的使用方法如下:

14、需要对可见光镜头光轴进行对准时,分别对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进行加电,调节可见光镜头的左右摆动角度和俯仰角度,通过对屏幕上可见光镜头和热像镜头的图像对比,以实现可见光镜头和热像镜头光轴的对准。

15、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技术可以上下左右多方向摆动,在调节时无需再通过拧松紧固螺钉然后手动推动的方式或者增加垫片来调节某一方向的光轴,直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远程调节,调节方便且具有连续性,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17、(2)本技术的整个调节过程无需重新拆解设备护罩进行调节,方便重复调节难度,且不会影像设备护罩的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底座主体设置在保护双光谱光电转台的护罩(1)内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为电动推杆,第一调节装置(2)的电机与镜头固定板(8)连接,托板(9)与第一调节装置(2)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方位对准转接块(94),第一调节装置(2)的推杆设置第一万向节(21)与方位对准转接块(9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为电动推杆,第二调节装置(3)的电机与护罩(1)连接,第二调节装置(3)的推杆设置第二万向节(31)与托板(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9)两侧后端设置第一轴承(91),所述护罩(1)内壁设置第一连接座(4)设置圆形槽(41)与第一轴承(9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9)两侧前端设置第二轴承(92),所述护罩(1)内壁设置第二连接座(5)设置弧形滑槽(51)与第二轴承(9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固定板(8)下表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三轴承(81)和第四轴承(82);所述托板(9)后端与第四轴承(82)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孔,前端与第三轴承(81)对应的位置设置弧形孔(93);第三轴承(81)可滑动地设置在弧形孔(91)内,第四轴承(82)可转动地设置在圆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镜头(6)与镜头固定板(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的电机外侧设置固定底座与镜头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的电机外侧设置固定底座与护罩(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底座主体设置在保护双光谱光电转台的护罩(1)内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为电动推杆,第一调节装置(2)的电机与镜头固定板(8)连接,托板(9)与第一调节装置(2)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方位对准转接块(94),第一调节装置(2)的推杆设置第一万向节(21)与方位对准转接块(9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为电动推杆,第二调节装置(3)的电机与护罩(1)连接,第二调节装置(3)的推杆设置第二万向节(31)与托板(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9)两侧后端设置第一轴承(91),所述护罩(1)内壁设置第一连接座(4)设置圆形槽(41)与第一轴承(9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光轴对准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9)两侧前端设置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茂通张帆徐蒙蒙井雪明赵莹范文涛赵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