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54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0
本技术涉及电池FPC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包括覆盖膜、设置于覆盖膜上的开窗位置、设置于覆盖膜上并位于开窗位置的一侧的焊盘、由焊盘靠近开窗位置的一侧凹设而成的避让部、设置于覆盖膜上并位于开窗位置的正上方的多个针脚及分别与多个针脚连接的导线。增加避让部,通过避让部增加焊盘与最靠近焊盘的一针脚的间距,在增加间距的同时,不但不改变连接模块的阻值且不影响电流的导通,还可以避免电弧击穿靠近焊盘边缘的覆盖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


技术介绍

1、汽车电池fpc领域,在对电池fpc进行绝缘耐压测试时,需要使用ac1000v大电流进行绝缘耐压测试,现有工艺测试出现连接器的相邻针脚间的电弧击穿不良率高达5%~10%,而且电弧击穿位置绝大部分处于连接器位于针脚和焊盘之间的覆盖膜区域。当覆盖膜区域出现电弧击穿时,会影响绝缘耐压测试的正常进行。

2、在专利申请号为kr1020080125503、专利申请名称为半导体器件和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专利中公开了根据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具有第一沟槽和形成在第一沟槽的中间部分中的第二沟槽的半导体衬底;第一离子注入层,形成于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和第一沟槽的底部,形成于第一沟槽底部的部分被第二沟槽隔开;第二栅极,形成于第一沟槽的两侧壁的底部至中部;漂移区,形成在第二沟槽上方的第一沟槽的两侧壁上;第二离子注入层,形成于第二沟槽的内表面。根据该实施例,通过将漏极和栅极实现为沟槽上的垂直结构,通过打破常规结构,可以最小化器件尺寸并且可以最小化确定击穿电压的栅极和漏极之间的距离。形成远离栅极一侧的漏极,可以很容易地控制。

3、此专利通过最小化器件尺寸的同时通过控制栅极之间的距离控制击穿电压。然而此专利并没有公开半导体器件上设置有焊盘,靠近针脚的焊盘的附近的覆盖膜区域容易被击穿,现有技术急需一种减少焊盘与针脚附近的覆盖膜的电弧击穿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包括覆盖膜、设置于覆盖膜上的开窗位置、设置于覆盖膜上并位于开窗位置的一侧的焊盘、由焊盘靠近开窗位置的一侧凹设而成的避让部、设置于覆盖膜上并位于开窗位置的正上方的多个针脚及分别与多个针脚连接的导线。

4、进一步地,所述覆盖膜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所属线路板与焊盘电连接,所述针脚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避让部的俯视图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远离针脚设置。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增加避让部,通过避让部增加焊盘与最靠近焊盘的一针脚的间距,在增加间距的同时,不但不改变连接模块的阻值且不影响电流的导通,还可以避免电弧击穿靠近焊盘边缘的覆盖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1)、设置于覆盖膜(1)上的开窗位置(2)、设置于覆盖膜(1)上并位于开窗位置(2)的一侧的焊盘(3)、由焊盘(3)靠近开窗位置(2)的一侧凹设而成的避让部(4)、设置于覆盖膜(1)上并位于开窗位置(2)的正上方的多个针脚(5)及分别与多个针脚(5)连接的导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1)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所属线路板与焊盘(3)电连接,所述针脚(5)通过导线(6)与线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4)的俯视图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远离针脚(5)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fpc绝缘性能测试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1)、设置于覆盖膜(1)上的开窗位置(2)、设置于覆盖膜(1)上并位于开窗位置(2)的一侧的焊盘(3)、由焊盘(3)靠近开窗位置(2)的一侧凹设而成的避让部(4)、设置于覆盖膜(1)上并位于开窗位置(2)的正上方的多个针脚(5)及分别与多个针脚(5)连接的导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若红戴智特王世刚贺小泉谌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