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45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技术公开了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包括浸浆盒、矩形槽、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控制电机反转,电机输出端传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间歇结构来进行间歇运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两圈,第三连杆带动圆块转动,使得转动板旋转一百八十度,间歇结构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连杆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带动直杆进行转动,使得滑轮向上翻转出来,能够达到方便对纬纱进行牵线的效果,控制电机进行正转,带动间歇结构的第三连杆旋转两圈,使得滑轮向下翻转进入浸浆盒进行浸浆,达到了自动控制纬纱进行浸浆的效果,且实现了准确进行调节角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关领域,尤其涉及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


技术介绍

1、纬纱是纬向的纱,其颜色为白色或素色,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能够防止或减少纱、线在织造时产生断头,提高工作效率,将纱、线用浆料进行处理以增加其强度,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达到贴伏毛羽和耐磨的目的。

2、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没有能够达到方便对纬纱进行牵线的方式,不能够在进行牵线后自动控制纬纱来进行浸浆,且并不能够达到准确进行调节角度来进行牵线或进行浸浆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包括浸浆盒、矩形槽、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浸浆盒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浸浆盒的上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浸浆盒的左侧固定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外壳、圆槽、固定座、电机、第二转轴、间歇结构、第三转轴、第二轴承,所述外壳的右端面上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与间歇结构贴合,所述间歇结构的上侧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固定于外壳的内壁左侧,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3、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第一轴承、第一转轴、第一连杆、直杆、滑轮、纬纱、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板的左端面上侧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侧通过直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直杆贯穿滑轮的中部,且与滑轮固定连接,所述滑轮的中部下侧与纬纱贴合,所述第二连杆的上侧与驱动结构转动连接。

4、可选的,所述间歇结构包括圆形板、第一弧形槽、转动板、第二弧形槽、通孔、滑动槽、第三连杆、圆块,所述圆形板的后端上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圆形板的上侧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下前后侧均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转动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第三转轴贴合,所述转动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圆形板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后侧上端固定有圆块,所述圆形板的中部与第二转轴贴合。

5、可选的,所述滑轮共设置有五组,且中部下侧分别与纬纱贴合,有利于加快纬纱的浸浆产速。

6、可选的,所述转动板的第二弧形槽与圆形板外侧紧密贴合,便于圆形板和转动板进行转动配合。

7、可选的,所述圆块通过第三连杆与滑动槽滑动配合,利于圆块每转一圈能使得转动板准确旋转九十度。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本技术是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通过设置了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控制电机反转,电机输出端传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间歇结构来进行间歇运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两圈,第三连杆带动圆块转动,使得转动板旋转一百八十度,间歇结构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连杆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带动直杆进行转动,使得滑轮向上翻转出来,能够达到方便对纬纱进行牵线的效果,控制电机进行正转,带动间歇结构的第三连杆旋转两圈,使得滑轮向下翻转进入浸浆盒进行浸浆,达到了自动控制纬纱进行浸浆的效果,且实现了准确进行调节角度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浆盒(1)、矩形槽(11)、支撑结构(2)和驱动结构(3),所述浸浆盒(1)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浸浆盒(1)的上侧设置有支撑结构(2),所述浸浆盒(1)的左侧固定有驱动结构(3),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外壳(31)、圆槽(32)、固定座(33)、电机(34)、第二转轴(35)、间歇结构(36)、第三转轴(37)和第二轴承(38),所述外壳(31)的右端面上侧开设有圆槽(32),所述外壳(3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的上侧安装有电机(34),所述电机(34)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3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5)的外侧与间歇结构(36)贴合,所述间歇结构(36)的上侧通过第三转轴(37)与第二轴承(3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38)固定于外壳(31)的内壁左侧,所述第三转轴(3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板(21)、第一轴承(22)、第一转轴(23)、第一连杆(24)、直杆(25)、滑轮(26)、纬纱(27)和第二连杆(28),所述支撑板(21)的左端面上侧固定有第一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2)通过第一转轴(23)与第一连杆(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下侧通过直杆(25)与第二连杆(28)转动连接,所述直杆(25)贯穿滑轮(26)的中部,且与滑轮(26)固定连接,所述滑轮(26)的中部下侧与纬纱(27)贴合,所述第二连杆(28)的上侧与驱动结构(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结构(36)包括圆形板(361)、第一弧形槽(362)、转动板(363)、第二弧形槽(364)、通孔(365)、滑动槽(366)、第三连杆(367)和圆块(368),所述圆形板(361)的后端上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62),所述圆形板(361)的上侧设置有转动板(363),所述转动板(363)的上下前后侧均开设有第二弧形槽(364),所述转动板(36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65),且通孔(365)与第三转轴(37)贴合,所述转动板(36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366),所述圆形板(361)通过第二转轴(35)与第三连杆(36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67)的后侧上端固定有圆块(368),所述圆形板(361)的中部与第二转轴(35)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6)共设置有五组,且中部下侧分别与纬纱(27)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63)的第二弧形槽(364)与圆形板(361)外侧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368)通过第三连杆(367)与滑动槽(366)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浆盒(1)、矩形槽(11)、支撑结构(2)和驱动结构(3),所述浸浆盒(1)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浸浆盒(1)的上侧设置有支撑结构(2),所述浸浆盒(1)的左侧固定有驱动结构(3),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外壳(31)、圆槽(32)、固定座(33)、电机(34)、第二转轴(35)、间歇结构(36)、第三转轴(37)和第二轴承(38),所述外壳(31)的右端面上侧开设有圆槽(32),所述外壳(3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的上侧安装有电机(34),所述电机(34)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3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5)的外侧与间歇结构(36)贴合,所述间歇结构(36)的上侧通过第三转轴(37)与第二轴承(3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38)固定于外壳(31)的内壁左侧,所述第三转轴(3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布纬纱辅助浸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板(21)、第一轴承(22)、第一转轴(23)、第一连杆(24)、直杆(25)、滑轮(26)、纬纱(27)和第二连杆(28),所述支撑板(21)的左端面上侧固定有第一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2)通过第一转轴(23)与第一连杆(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下侧通过直杆(25)与第二连杆(28)转动连接,所述直杆(25)贯穿滑轮(26)的中部,且与滑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刘定彪文旺戴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凯荣德韶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