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44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支撑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喷药装置和用于转动喷药装置的调节机构,且底部安装有移动轮,安装座四角分别转动连接有螺纹柱,四个螺纹柱分别螺纹连接有移动端块;喷药装置包括输送单元和喷洒单元,输送单元固定于承载板下表面;喷洒单元中喷药管连接于承载板上表面,喷药头分布于喷药管侧面;通过设置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喷药头,增加竖直方向的喷药面积,增加了竖直方向的药物喷洒面积,增强了防护效果;通过调节两侧移动端块高度不同,进而调节承载板的倾斜角度与高度,实现了对喷药管喷洒面倾角的调节,使得喷洒面更为贴合灌木表面,使得喷洒均匀,提高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园林植物防害,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


技术介绍

1、园林、市政常使用灌木等植物作为美化绿篱,灌木为防止病虫害常使用一种农药喷洒装置。现有农药喷洒装置中,大型车体受园林复杂的场地限制无法适应复杂环境,手握式农药喷洒装置工作需手持喷药杆,工作强度大,故而常使用一种小型的农药喷洒车。

2、cn107087581a公开了一种农药喷洒双向控制喷药车,包括移动机架、喷药机构、横向摆动机构以及纵向摆动机构,通过利用在移动机架上设置喷药机构从药箱内吸取药液进行喷洒,喷洒的过程中,横向摆动机构与纵向摆动机构带动喷头进行双向扇形轨迹的喷洒,解决喷药机构无法进行双向运动喷洒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喷药机构在喷药过程中喷药范围更广,喷洒更均匀的技术效果。

3、上述农药喷洒双向控制喷药车存在如下缺点:1、喷洒面为平面,当为灌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植物喷洒药物时,被近端灌木遮挡,喷洒范围受限,导致预喷洒区域内喷药量不均;2、对于不同形状的灌木,由于喷嘴的喷洒面倾角固定,喷洒方向受限,导致滴落在于不同形状以及不同部位的灌木受药量洒不均,降低防虫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四角位置,且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部设置有喷药装置和用于实现喷药装置水平转动的调节机构,其特殊之处是:

3、所述安装座四角分别转动连接有螺纹柱,四根所述螺纹柱分别螺纹连接有移动端块,所述移动端块由升降块、转动块、阻尼孔和滑块组成,其中所述升降块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升降块转动连接,转动块内部设有阻尼孔,所述滑块一端位于所述阻尼孔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四角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滑块另一端;通过转动所述螺纹柱使得不同侧的移动端块达到不同高度,进而使得所述承载板以行进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4、所述喷药装置包括输送单元和喷洒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下表面和所述底座之间,用于为所述喷洒单元供药;所述喷洒单元包括喷药管和喷药头,所述喷药管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下端连通所述输送单元,所述喷药管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喷药头有多个,其沿所述喷药管轴向分布于所述喷药管侧面,且与所述喷药管内部连通。

5、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喷药管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呈15°-30°倾角,通过倾角的设置便于识别喷洒方向,并且平衡因高度不同导致喷射距离的差异。

6、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存药箱、输药管、连接管、第一轴承和密封圈,所述存药箱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输药管采用柔性可拉伸软管材质制成,其下端固定安装于存药箱上表面;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于输药管上端;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连接管外表面上部;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上表面;所述喷药管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上表面,通过输送单元的设置,在不影响喷药管转动的前提下,为喷药管补充药液。

7、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表面四角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螺纹柱位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柱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组;所述第一电机组为对称分布于行进方向两侧的二组电机,每组电机由二个同步电机组成,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底面;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端上方固定有传动轴,所述螺纹柱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轴;通过凹槽的设置减少螺纹柱受外部环境的污染,通过第一电机组的设置便于控制螺纹柱的转动。

8、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托板、第二电机、转轴、第二轴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承载板底面,所述托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杆底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托板上表面;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安装于转轴外表面;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外侧;通过控制第二电机进而控制所述喷药管喷药方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通过在喷药管上设置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喷药头,增加其竖直方向的作业面,使其能够由低到高充分地喷洒至灌木表面,增大了竖直方向的药物喷洒面积,增强了防护病虫害的效果。

11、2.该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通过螺纹柱转动带动移动端块使得两侧移动端块高度不同,进而调节承载板的倾斜角度与高度,实现了对喷药管喷洒面倾角的调节,使得喷洒面更为贴合灌木表面,使得喷洒均匀,提高了防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四角位置,且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03),所述支撑柱(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设有喷药装置和用于实现喷药装水平转动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管(307)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呈15°-30°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存药箱(303)、输药管(304)、连接管(305)、第一轴承(306)和密封圈(323),所述存药箱(303)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所述输药管(304)采用柔性可拉伸软管材质制成,其下端固定安装于存药箱(303)上表面;所述连接管(305)固定安装于输药管(304)上端;所述第一轴承(306)固定安装于连接管(305)外表面上部;所述密封圈(323)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306)上表面;所述喷药管(307)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306)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表面四角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09),所述固定柱(309)侧面开设有凹槽(310),所述螺纹柱(311)位于所述凹槽(310)内部,所述固定柱(309)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组;所述第一电机组(312)为对称分布于行进方向两侧的二组电机,每组电机由二个同步电机组成,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底面;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端上方固定有传动轴(313),所述螺纹柱(311)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轴(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316)、托板(317)、第二电机(318)、转轴(319)、第二轴承(320)、第一齿轮(321)和第二齿轮(322),所述固定杆(316)固定安装于承载板(315)底面;所述托板(317)固定安装于固定杆(316)底面;所述第二电机(318)固定安装于托板(317)上表面;所述转轴(319)固定安装于第二电机(318)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轴承(320)固定安装于转轴(319)外表面;所述第一齿轮(321)固定安装于转轴(319)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322)啮合于第一齿轮(321)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四角位置,且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03),所述支撑柱(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设有喷药装置和用于实现喷药装水平转动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管(307)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呈15°-30°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存药箱(303)、输药管(304)、连接管(305)、第一轴承(306)和密封圈(323),所述存药箱(303)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所述输药管(304)采用柔性可拉伸软管材质制成,其下端固定安装于存药箱(303)上表面;所述连接管(305)固定安装于输药管(304)上端;所述第一轴承(306)固定安装于连接管(305)外表面上部;所述密封圈(323)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306)上表面;所述喷药管(307)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306)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园林灌木的喷药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士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党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