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加油返气总成、储能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加油返气总成、储能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944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油返气总成、储能系统和车辆。该加油返气总成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适于与油箱和碳罐连通,出口端适于与加油管连通,在进口端和出口端具有压力差时,由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进口端与出口端单向连通,加油返气总成可有效地防止燃油由出口端流向进口端,以避免燃油由进口端流向碳罐,从而有利于降低碳罐进油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油返气总成、储能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当油箱与加油管连通的icv阀损坏且油箱内的压力增大时,油箱内的燃油可能会进入加油管内,并通过加油管流入返气管,由于返气管连通碳罐,导致碳罐进油的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油返气总成,有利于降低碳罐进油的风险。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加油返气总成的储能系统。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储能系统的车辆。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油返气总成,所述加油返气总成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适于与油箱和碳罐连通,所述出口端适于与加油管连通,在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具有压力差时,由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出口端单向连通。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油返气总成,其进口端和出口端具有压力差时,由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进口端与出口端单向连通,加油返气总成可有效地防止燃油由出口端流向进口端,以避免燃油由进口端流向碳罐,从而有利于降低碳罐进油的风险。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压力平衡时,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相互连通。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油返气总成包括:返气管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返气管的一端或中段。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阀包括:壳体和阀片,所述壳体内限定出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腔壁形成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通腔内,且所述阀片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一连通口向所述阀片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阀片内,所述第二连通口向所述阀片的正投影的部分位于所述阀片外。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限定出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第一连通口或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返气管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槽内设有锁止件和密封件,所述锁止件用于与所述返气管锁止配合,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与所述返气管之间的间隙。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进口端的上方。

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包括:油箱、碳罐、加油管和上述的加油返气总成,所述油箱分别与所述碳罐、所述加油管和所述加油返气总成连通。

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其加油返气总成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具有压力差时,由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进口端与出口端单向连通,加油返气总成可有效地防止燃油由出口端流向进口端,以避免燃油由进口端流向碳罐,从而有利于降低碳罐进油的风险。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入口止回阀和加油限位通气阀,所述加油管通过所述入口止回阀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油箱通过所述加油限位通气阀与所述碳罐和所述加油返气总成连通。

15、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储能系统。

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其储能系统的加油返气总成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具有压力差时,由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进口端与出口端单向连通,加油返气总成可有效地防止燃油由出口端流向进口端,以避免燃油由进口端流向碳罐,从而有利于降低碳罐进油的风险。

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具有进口端(1)和出口端(2),所述进口端(1)适于与油箱(20)和碳罐连通,所述出口端(2)适于与加油管(30)连通,在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具有压力差时,由所述进口端(1)至所述出口端(2)的方向上,所述进口端(1)与所述出口端(2)单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压力平衡时,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包括:返气管(3)和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设于所述返气管(3)的一端或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还限定出插接槽(411),所述插接槽(411)与所述第一连通口(43)或所述第二连通口(44)连通,所述返气管(3)与所述插接槽(41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411)内设有锁止件(45)和密封件(46),所述锁止件(45)用于与所述返气管(3)锁止配合,所述密封件(46)用于密封所述插接槽(411)的槽壁与所述返气管(3)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2)位于所述进口端(1)的上方。

8.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20)、碳罐、加油管(30)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10),所述油箱(20)分别与所述碳罐、所述加油管(30)和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止回阀(50)和加油限位通气阀(60),所述加油管(30)通过所述入口止回阀(50)与所述油箱(20)连通,所述油箱(20)通过所述加油限位通气阀(60)与所述碳罐和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储能系统(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具有进口端(1)和出口端(2),所述进口端(1)适于与油箱(20)和碳罐连通,所述出口端(2)适于与加油管(30)连通,在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具有压力差时,由所述进口端(1)至所述出口端(2)的方向上,所述进口端(1)与所述出口端(2)单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压力平衡时,所述进口端(1)和所述出口端(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返气总成(10)包括:返气管(3)和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设于所述返气管(3)的一端或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油返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还限定出插接槽(411),所述插接槽(411)与所述第一连通口(43)或所述第二连通口(44)连通,所述返气管(3)与所述插接槽(411)插接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英李锋郭晓强杨旭光苏鹏袁亮孙虎邢军宝王雨晴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