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及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40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及门套,涉及门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门套线与门套插接配合,设计不合理,若门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开槽工艺处理,后期也无法再加装门套线,使用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配合形成方体结构,第一连接部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第二连接部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以实现对门套和门洞连接处的覆盖和装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门套线使用更加灵活,改变门套线与门套的连接方式,即使门套完成安装,也可以在不改变门套结构的情况下,加装门套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套,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及门套


技术介绍

1、门套是指贴附在门洞位置的u型门框,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面、装饰等,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门套线是指覆盖、装饰门套外边缘与门洞连接处的柔和性装饰线条。

2、现有的门套线大多为l型结构,通过将门套线的竖直段插入门套的插槽中,实现门套线和门套的固定。

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随着极简风的家装风格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只选择安装门套,不装门套线,但是,若门套的安装完成后效果不能满足用户审美要求,由于供应商在门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开槽工艺处理,现场开槽会对门套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影响门套的性能,因此,后期也无法再加装门套线,使用存在局限性;

5、2.门套需要根据门洞实际的尺寸进行定制,由于门套线与门套采用插接配合,门套的规格不同,开槽位置发生变化,门套线的尺寸随之调整,对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测量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及门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门套线与门套插接配合,设计不合理,若门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开槽工艺处理,后期也无法再加装门套线,使用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配合形成方体结构且能够覆盖门洞和门套的连接缝。

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门洞的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门套的一端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门套,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扣配合的卡块;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第一连接板远离门套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面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

6、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表面齐平设置且不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卡块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

7、优选地,所述卡接槽包括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相齐平,所述第二槽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上表面不连接,所述第一槽板的下部厚度沿朝向门套方向递减,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的下部边角处均为圆滑过渡的圆角;

8、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沿所述卡接槽轴向连续或间断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倾斜,所述凸起的尖端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齐平设置;

9、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卡块的边角处为圆滑过渡的圆角;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角码的角码型腔,所述角码型腔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平整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所述角码型腔和所述卡接槽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12、优选地,一种门套,前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还包括门套,所述门套的两侧板分别与门洞的两侧面齐平。

13、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门套线与门套插接配合,设计不合理,若门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开槽工艺处理,后期也无法再加装门套线,使用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配合形成方体结构,第一连接部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第二连接部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以实现对门套和门洞连接处的覆盖和装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门套线使用更加灵活,改变门套线与门套的连接方式,即使门套完成安装,也可以在不改变门套结构的情况下,加装门套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适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配合形成方体结构且能够覆盖门洞和门套的连接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门洞的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门套的一端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门套,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扣配合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第一连接板远离门套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面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表面齐平设置且不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卡块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包括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相齐平,所述第二槽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上表面不连接,所述第一槽板的下部厚度沿朝向门套方向递减,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的下部边角处均为圆滑过渡的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沿所述卡接槽轴向连续或间断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倾斜,所述凸起的尖端与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齐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卡块的边角处为圆滑过渡的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角码的角码型腔,所述角码型腔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平整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所述角码型腔和所述卡接槽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10.一种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还包括门套,所述门套的两侧板分别与门洞的两侧面齐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配合形成方体结构且能够覆盖门洞和门套的连接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门洞的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门套的一端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门套,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扣配合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第一连接板远离门套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面与门洞的侧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表面齐平设置且不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与门套的侧板相抵接,所述卡块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底座门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简逸繁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