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及反向出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及反向出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33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及反向出料方法,涉及活性炭活化炉领域,包括窑体,窑体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窑头,窑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窑尾,窑尾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出料斗,出料斗的正面设置有吸附组件,出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组件,吸附组件包括三通管,三通管位于出料斗的正面与出料斗固定并连通,出料组件包括分离箱,分离箱固定并连通于三通管的底端,通过吸附组件将物料和一氧化碳完成分离,通过一氧化碳与乙醇的高溶解度,辅以加压的方式使得一氧化碳完全溶解入乙醇溶液中,相比传统的处理方式,本装置通过闭环结构的吸附组件,使得一氧化碳在溶解之前不会存在泄漏的机会和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活化炉,具体为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及反向出料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活化过程大多在活化转炉中完成,通过物理活化法,借助水蒸气或二氧化碳作为活化剂,在高温的条件下,使得活性炭产生孔隙结构,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化学活化法,化学活化法会产生一定量的化学残留物,需要单独的工序对残留物进行去除,两种活化法相比,物理活化法是常规使用较多的一种活化方式;

2、现有授权专利以及现有相同技术的设备、同类型相近技术设备在日常的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活性炭生产中活化转炉一般建设在地面之上,炉尾的托轮设备基础较转炉炉尾一般高度约为40~1800cm,炉头倾斜角为2-5°,多为顺流式物料接触,即炉头进料,炉尾出料,但对于出料温度在750℃-800℃的高温物料,出料端还需加装冷却装置,这样的设计导致炉尾基本无额外空间,若加工区域较为狭小,加装其他设备后需要改向,否则无法快速冷却、不能连续生产,甚至阻碍生产,且冷却装置需要与转炉出料口直接对接连通,无法将物料转运,出料温度在750℃-800℃的高温物料接触空气,会导致物料外部烧蚀以及热污染的情况;

4、现今的物理活化法,无论是使用水蒸气还是二氧化碳作为活化剂,活化过程中都是持续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随着物料输出会存在一定的泄漏,使得工作区域的一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即使活化转炉存在通风换气的功能,但物料输出还是会有一部分一氧化碳跟随物料一同泄漏至工作区域,同时活化完成后的活性炭本身为孔隙结构,空隙中也会附着裹挟一氧化碳,当工作区域的一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则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及反向出料方法,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窑头,所述窑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窑尾,所述窑尾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正面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组件;

3、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位于出料斗的正面与出料斗固定并连通,所述吸附组件用以将活性炭活化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处理,通过一氧化碳在乙醇中高溶解度将其吸收后回收再利用;

4、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固定并连通于三通管的底端,所述出料组件用以辅助吸附组件将活性炭和一氧化碳完全分离,并对活性炭预降温。

5、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吸附箱,所述吸附箱固定于窑体的上方,所述吸附箱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阀管,所述阀管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滑轨一,所述阀管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球,所述磁铁球与滑轨一之间滑动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阀管内部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磁铁球之间相互排斥,所述阀管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气管,所述磁铁球将阀管与气管的连接处封堵,所述气管的前端与三通管的顶端固定并连通。

7、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的背面均匀固定并连通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背面固定并连通有液管,所述液管的底端穿过窑体延伸至窑体的内部,所述窑体的内部设置有液箱,所述液管的底端皆与液箱之间固定并连通,所述压力管内部的后方皆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液管和液箱封堵成密封空间。

8、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雾头,所述吸附箱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轨二,所述滑轨二的底端皆穿过吸附箱延伸至吸附箱的侧面,所述滑轨二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滑轨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封堵球。

9、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组件还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呈螺旋状缠绕固定于窑体的表面,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二,所述导流块二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一,所述分离箱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分流叶片,所述分流叶片位于导流块一的中间处,所述导流块一靠近分流叶片的一侧皆呈内凹的弧面,所述分离箱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底端延伸至接料斗上方的前侧,所述传输管底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辊,所述出料辊将传输管的底端封堵,所述出料辊为橡胶材质所制,所述出料辊与传输管的内壁抵触,所述出料辊的底端与接料斗的上方抵触。

11、更进一步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出料装置的反向出料方法,

12、s1:选择材质为304的不锈钢,管径为dn150-300,厚度为4-8mm管;

13、s2:从炉尾出料端加装400-600mm*400-600*400-600的出料口。

14、s3:出料端口联接dn150-300管,在炉体上盘绕,方向指向炉头,盘管为4-6圈。

15、s4:盘管末端做150-300mm的出料口,连接关联冷却装置。

16、更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盘管在工作状态下,跟随炉体转动,盘管匀速转动并均匀取料,取料次数跟随盘管转动圈数呈1:1的比例。

17、更进一步的,所述盘管的取料操作后由盘管转动带动物料在其中移动,移动过程中由盘管对物料温度传导,完成预降温,在盘管将物料降低至200℃-250℃,再由盘管将物料输送至外接冷却系统中。

18、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设置吸附组件,通过吸附组件将物料和一氧化碳完成分离,通过一氧化碳与乙醇的高溶解度,辅以加压的方式使得一氧化碳完全溶解入乙醇溶液中,相比传统的处理方式,本装置通过闭环结构的吸附组件,使得一氧化碳在溶解之前不会存在泄漏的机会和条件,且处理手段更加快速简便,避免因为出料导致部分一氧化碳跟随物料排至工作区域,避免因为持续作业导致工作区域的一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保证了工作区域的安全性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保护,避免了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爆炸或被人员吸入中毒的问题;

20、2、本装置利用乙醇吸收一氧化碳的方式不仅防止一氧化碳的泄露,更加借助乙醇吸收的方式,方便于用户对一氧化碳的快速处理,在吸附箱中,乙醇被喷成雾状,与高温的一氧化碳接触,由于乙醇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同时,高温的一氧化碳将雾状的乙醇汽化,形成蒸汽状的乙醇,这种蒸汽状的乙醇可以更好地充满整个吸附箱,增加了乙醇与一氧化碳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吸收效率,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经济、环保的处理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

21、3、通过设置出料组件,使得用户可控制活化物料的温度,节省外部空间,也有利于后期的技术改造,同时不用设立专用冷却机,从而大幅节约投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不影响后续进一步的冷却和生产管理,本装置的冷却及出料方式符合活性炭行业的发展、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101),所述窑体(101)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窑头(102),所述窑体(10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窑尾(103),所述窑尾(103)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出料斗(104),所述出料斗(104)的正面设置有吸附组件(200),所述出料斗(104)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00)还包括吸附箱(202),所述吸附箱(202)固定于窑体(101)的上方,所述吸附箱(202)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阀管(203),所述阀管(20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滑轨一(204),所述阀管(203)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球(205),所述磁铁球(205)与滑轨一(204)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203)内部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磁铁块(206),所述磁铁块(206)与磁铁球(205)之间相互排斥,所述阀管(203)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气管(207),所述磁铁球(205)将阀管(203)与气管(207)的连接处封堵,所述气管(207)的前端与三通管(201)的顶端固定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202)的背面均匀固定并连通有压力管(208),所述压力管(208)的背面固定并连通有液管(209),所述液管(209)的底端穿过窑体(101)延伸至窑体(101)的内部,所述窑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液箱(210),所述液管(209)的底端皆与液箱(210)之间固定并连通,所述压力管(208)内部的后方皆滑动设置有活塞(211),所述活塞(211)将液管(209)和液箱(210)封堵成密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2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雾头(212),所述吸附箱(202)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轨二(213),所述滑轨二(213)的底端皆穿过吸附箱(202)延伸至吸附箱(202)的侧面,所述滑轨二(213)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出液口(214),所述滑轨二(2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封堵球(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300)还包括出料管(306),所述出料管(306)呈螺旋状缠绕固定于窑体(101)的表面,所述出料管(306)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接料斗(307),所述接料斗(3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二(308),所述导流块二(308)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301)内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一(302),所述分离箱(301)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分流叶片(303),所述分流叶片(303)位于导流块一(302)的中间处,所述导流块一(302)靠近分流叶片(303)的一侧皆呈内凹的弧面,所述分离箱(301)的底端固定并连通有传输管(304),所述传输管(304)的底端延伸至接料斗(307)上方的前侧,所述传输管(304)底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出料辊(305),所述出料辊(305)将传输管(304)的底端封堵,所述出料辊(305)为橡胶材质所制,所述出料辊(305)与传输管(304)的内壁抵触,所述出料辊(305)的底端与接料斗(307)的上方抵触。

8.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出料装置的反向出料方法,所述方法是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出料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出料装置的反向出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出料管(306)在工作状态下,跟随炉体转动,盘管匀速转动并均匀取料,取料次数跟随盘管转动圈数呈1:1的比例,出料管(306)经过4-6圈的转动冷却后,温度自然降至20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出料装置的反向出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出料端口将物料输送并降温,吸附组件(200)利用炉体中气压转化为机械能,对一氧化碳吸附过程加压辅助,给与一氧化碳吸附过程附加增益的高压环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101),所述窑体(101)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窑头(102),所述窑体(10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窑尾(103),所述窑尾(103)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出料斗(104),所述出料斗(104)的正面设置有吸附组件(200),所述出料斗(104)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00)还包括吸附箱(202),所述吸附箱(202)固定于窑体(101)的上方,所述吸附箱(202)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阀管(203),所述阀管(20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滑轨一(204),所述阀管(203)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球(205),所述磁铁球(205)与滑轨一(204)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203)内部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磁铁块(206),所述磁铁块(206)与磁铁球(205)之间相互排斥,所述阀管(203)的正面固定并连通有气管(207),所述磁铁球(205)将阀管(203)与气管(207)的连接处封堵,所述气管(207)的前端与三通管(201)的顶端固定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202)的背面均匀固定并连通有压力管(208),所述压力管(208)的背面固定并连通有液管(209),所述液管(209)的底端穿过窑体(101)延伸至窑体(101)的内部,所述窑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液箱(210),所述液管(209)的底端皆与液箱(210)之间固定并连通,所述压力管(208)内部的后方皆滑动设置有活塞(211),所述活塞(211)将液管(209)和液箱(210)封堵成密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活化转炉生产用反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2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雾头(212),所述吸附箱(202)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轨二(213),所述滑轨二(213)的底端皆穿过吸附箱(202)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跃宏康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美景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