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28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氯代烯烃的准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采用1,2,3‑三氯丙烷作为反应原料,经一次消去和一次加成,生成1,2,2,3‑四氯丙烷;再经二次消去和二次加成,生成1,1,2,2,3‑五氯丙烷;最后经三次消去生成1,1,2,3‑四氯丙烯。反应过程中,三废产量极少,且不涉及高压反应,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采用选择氯化钡、碳酸钾和磷酸钾组合作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作为载体作为气相催化脱HCl的催化剂可并缩短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氯代烯烃的准备,具体涉及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1,1,2,3-四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新型制冷剂hfo-1234yf(2,3,3,3-四氟丙烯)的原料和农药野麦畏(s-2,3,3-三氯丙烯基-n,n-二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中间体。1,1,2,3-四氯丙烯也广泛用于灭火剂、传热介质、推进剂、发泡剂、气体介电剂等。

2、目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以1,2,3-三氯丙烷为原料,经氯化产生1,1,2,3-四氯丙烷和1,2,2,3-四氯丙烷,在引发剂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进一步氯化,生成1,1,1,2,3-五氯丙烷和1,1,2,2,3-五氯丙烷再经脱氯化氢生成1,1,2,3-四氯丙烯和2,3,3,3-四氯丙烯,最终在氧化铝的存在下加热至沸腾制得1,1,2,3-四氯丙烯。上述方法在脱氯化氢这一步骤中采用naoh溶液,反应时间长、产生大量废水,且收率仅为48.19%。因此,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达到成本低、收率高、选择性好和三废少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中,期刊《1,2,3-三氯丙烷合成1,1,2,3-四氯丙烯的工艺研究》(亓蒙等,精细化工,2022年第53卷第4期)中公开了1,1,2,3-四氯丙烯的合成方法,以1,2,3-三氯丙烷为起始原料,经氯代、消去、加成、消去异构化四步合成最终产物,具体合成步骤如下所示。虽然采用上述合成方法,制得1,1,2,3-四氯丙烯的产率约为92.3%,但反应产生大量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后续废水处理难度较大。专利cn107285992b公开了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制备方法,采用1,2-二氯乙烯和三氯甲烷作为起始原料,二者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1,1,2,3,3-五氯丙烷,经气相催化脱氯化氢,得1,2,3,3-四氯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氢进行气相催化加成,得1,1,2,2,3-五氯丙烷;再经气相催化脱氯化氢,即得1,1,2,3-四氯丙烯。上述制备转化率100%、选择性85-92%,但1,2-二氯乙烯和三氯甲烷生成五氯丙烷为中压反应,1,2,3,3-四氯丙烯与氯化氢进行气相催化加成生成1,1,2,2,3-五氯丙烷为高压反应,而原料都为甲类物料,在安全生产方面风险较高;同时反应设备需要,满足耐高压的同时还需要满足耐含氯有机物的腐蚀,设备加工制造难度较大。

4、因此,开发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三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和纯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1,2,3-三氯丙烷作为反应原料,经一次消去脱hcl生成2,3-二氯丙烯,经一次加成反应生成1,2,2,3-四氯丙烷,经二次消去脱hcl生成1,2,3-三氯丙烯,再经二次加成反应生成1,1,2,2,3-五氯丙烷,最终经三次消去脱hcl生成1,1,2,3-四氯丙烯。反应过程中,不产生工业废水、不产生废氯化钠,三废产量极少,且不涉及高压反应,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采用选择氯化钡、碳酸钾和磷酸钾组合作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作为载体作为消去反应脱hcl的催化剂可提高缩短反应时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以1,2,3-三氯丙烷为原料,经一次消去、一次精馏和一次加成,得1,2,2,3-四氯丙烷;

5、(2)以1,2,2,3-四氯丙烷为原料,经二次消去、二次精馏和二次加成,得1,1,2,2,3-五氯丙烷;

6、(3)以1,1,2,2,3-五氯丙烷为原料,经三次消去,得1,1,2,3-四氯丙烯;

7、所述一次消去、二次消去和三次消去所用催化剂均由活性组分和活性炭载体组成,活性组分由氯化钡、碳酸钾和磷酸钾按质量比(1.5-2.0):(1.0-1.25):(0.8-1.0)复配而成,活性组分的质量为活性炭载体质量的0.1-0.25%。

8、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气相催化法将1,2,3-三氯丙烷气体进行一次消去,以脱去氯化氢,得2,3-二氯丙烯。

9、优选的,步骤(1)中,一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3-三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20-340℃,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2,3-二氯丙烯。

10、进一步优选的,加热后的1,2,3-三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的气体流速为0.6-0.8m/s。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堆积密度为0.48-0.55g/cm3。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反应器的列管公称直径为dn32、dn40、dn50,列管长度为1500mm-6000mm,列管材质为s31603。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长度为3000m。

14、进一步优选的,1,2,3-三氯丙烷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3-5s。

15、进一步优选的,反应温度为260-380℃,反应压强为-50~50kpa。

16、进一步优选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由氯化钡、碳酸钾和磷酸钾按质量比1.5:1.0:0.8复配而成。

17、优选的,步骤(1)中,一次精馏在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塔顶温度为82-86℃,塔顶压力为-70kpa。

18、优选的,步骤(1)中,一次加成的具体操作为:将2,3-二氯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无水氯化铁作为催化剂,于10-25℃下反应2-4h,得1,2,2,3-四氯丙烷。

19、进一步优选的,2,3-二氯丙烯和氯气的总质量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5-32):1。

20、进一步优选的,2,3-二氯丙烯和氯气的摩尔比为1:1.15。

21、优选的,步骤(2)中,采用气相催化法将1,2,2,3-四氯丙烷进行二次消去,以脱去氯化氢,得1,2,3-三氯丙烯。

22、优选的,步骤(2)中,二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2,3-四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90-400℃,将其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1,2.3-三氯丙烯。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1,2,2,3-四氯丙烷气体在列管反应器中,气体流速为0.6-0.8m/s。

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堆积密度为0.48-0.55g/cm3。

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反应器的列管公称直径为dn32、dn40、dn50,列管长度为1500mm-6000mm,列管材质为s31603。

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列管长度为4000m。

2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1,2,2,3-四氯丙烷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4-8s。

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由氯化钡、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3-三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20-340℃,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2,3-二氯丙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的1,2,3-三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中的气体流速为0.6-0.8m/s;1,2,3-三氯丙烷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3-5s;反应温度为260-380℃,反应压强为-50~50k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加成的具体操作为:将2,3-二氯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无水氯化铁作为催化剂,于10-25℃下反应2-4h,得1,2,2,3-四氯丙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2,3-四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90-400℃,将其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1,2.3-三氯丙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的1,2,2,3-四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中的气体流速为0.6-0.8m/s;1,2,2,3-四氯丙烷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4-8s;反应温度为300-440℃,反应压强为-50~50kP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次加成的具体操作为:将1,2.3-三氯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无水氯化铁作为催化剂,于10-40℃下反应2-8h,得1,1,2,2,3-五氯丙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三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1,2,2,3-五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440-450℃,将其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1,1,2,3-三氯丙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的1,1,2,2,3-五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中的气体流速为0.6-0.8m/s;1,1,2,2,3-五氯丙烷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5-9s;反应温度为360-480℃,反应压强为-50~50k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精馏在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塔顶温度为82-86℃,塔顶压力为-70KPa;步骤(2)中,二次精馏在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塔顶温度为74-78℃,塔顶压力为-85Kpa;步骤(3)中,三次精馏在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塔顶温度为88-93℃,塔顶压力为-98KP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3-三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20-340℃,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2,3-二氯丙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的1,2,3-三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中的气体流速为0.6-0.8m/s;1,2,3-三氯丙烷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3-5s;反应温度为260-380℃,反应压强为-50~50k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加成的具体操作为:将2,3-二氯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无水氯化铁作为催化剂,于10-25℃下反应2-4h,得1,2,2,3-四氯丙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次消去的具体操作为:将1,2,2,3-四氯丙烷气化后,加热至390-400℃,将其通入至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即得1,2.3-三氯丙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1,1,2,3-四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的1,2,2,3-四氯丙烷在列管反应器中的气体流速为0.6-0.8m/s;1,2,2,3-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邱胜玉刘刚徐立枫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祥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