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和防眩目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和防眩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24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和防眩目方法,包括:电源处理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单片机模块和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将整车输入的倒车信号转化为单片机模块可采集的电信号;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将外部光照强度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信号输入至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基于电平信号控制是否向镜片两端施加电压;以及单片机模块基于所述电压信号向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发送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基于参考电压控制镜片两端的电压。通过采用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使得在使用后视镜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不同的环境自动调整后视镜的眩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防眩目,具体涉及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和防眩目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前方,用于反映汽车后方、侧方以及下方的情况,使得驾驶员能够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范围。

2、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汽车的内外后视镜均为普通镜面,在出行时若是后方车辆灯光太亮而前方环境较暗时会造成驾驶员的刺眼,容易发生危险;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存在一种防眩目的后视镜,原理是在普通的后视镜上增加一块液晶显示屏,但是现有技术中防眩目的内部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汽车在户外随着光线的强弱,显示屏的防眩目功能不稳定,经常容易误开启或者误关断。进一步的,目前存在一种自动防眩目的后视镜,原理是检测外部的环境光及车辆后方的灯光,达到一定阈值之后给电致变色的防眩目镜片施加电压,改变镜片的反射率,但是现有技术中防眩目的内部电路阈值单一,多场景的适用性不强,汽车在进入隧道或者停车场入口时,及外部环境光亮度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防眩目功能频繁开启或关闭,甚至不开启的情况。

3、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使其可以适应多场景。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包括:电源处理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单片机模块和镜片电压驱动电路;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用于为电路供应电源;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整车输入的倒车信号转化为单片机模块可采集的电信号;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用于将外部光照强度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信号输入至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发送的电平信号控制是否向镜片两端施加电压;以及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发送的电压信号向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发送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参考电压控制镜片两端的电压。

3、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供电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防反接保护,再经过并联的第一贴片电解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的滤波处理得到稳定电压,为镜片供电主回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定电压输入稳压芯片的i引脚,经由所述稳压芯片将其转换为第二电压,第二电压经过并联的第二贴片电解电容和第六电容为单片机模块和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压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4、进一步的,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第42电阻、第43电阻和第40电阻,倒车信号经由第42电阻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rc7引脚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由第40电阻与第二电压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43电阻接地。

5、进一步的,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当输入高电平时,经第42电阻和第43电阻分压,在第五三极管基极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电压,使所述第五三极管导通,网络标号signal被拉低到地输出低电平;当输入为低电平时,第五三极管基极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电压,所述第五三极管不导通,网络标号signal输出高电平。

6、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包括环境光采集电路和后车光采集电路;所述环境光采集电路包括第一光敏管、第一滤波电容、第29电阻和第25电阻,所述第一光敏管的发射极通过第25电阻输出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rc2引脚相连;所述后车光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光敏管、第二滤波电容、第26电阻和第31电阻,所述第二光敏管的发射极通过第26电阻输出第四电压,所述第四电压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rc1引脚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模块中集成有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rc7引脚连接的信号为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信号,rc0引脚输出pwm信号,经过第六电阻以及相并联的第七电阻和第三电容滤波后输出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ra0引脚为数模转换接口输出,ra2引脚为模数转换接口,rc1引脚对第四电压进行检测,rc2引脚对第三电压进行检测,rb4引脚对镜片两端所加的电压进行检测,rb6引脚控制是否向镜片两端施加电压。

8、进一步的,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负反馈电路、第二电压负反馈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镜片保护电路;所述第一电压负反馈电路用于调节接插件的1号引脚输出电压等于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负反馈电路用于调节接插件的2号引脚输出电压等于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的一半;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用于将运放输出电压经放大后输出至单片机模块;所述镜片保护电路用于降低镜片两端电压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压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一运放、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20电阻和第23电阻;所述第二电压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二运放和第四三极管;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第三运放、第22电阻、第24电阻、第28电阻和第32电阻;所述镜片保护电路包括:第四运放和第三三极管。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和第二运放的同相端分别通过第三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连接单片机模块的rb6引脚,与其输出的close信号相连。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倒车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是否存在倒车信号;响应于存在倒车信号,向单片机模块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使所述单片机模块控制后视镜的眩目模式处于关闭状态;响应于不存在倒车信号,向单片机模块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使所述单片机模块控制后视镜的眩目模式处于开启状态;当后视镜的眩目模式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采集外部光照强度变化;基于外部光照强度变化生成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基于所述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控制镜片两端的电压。

12、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方法。

13、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方法。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处理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单片机模块和镜片电压驱动电路;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用于为电路供应电源;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整车输入的倒车信号转化为单片机模块可采集的电信号;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用于将外部光照强度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信号输入至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发送的电平信号控制是否向镜片两端施加电压;以及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发送的电压信号向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发送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单片机模块发送的参考电压控制镜片两端的电压。通过采用多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处理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单片机模块和镜片电压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供电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D1)防反接保护,再经过并联的第一贴片电解电容(E1)、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的滤波处理得到稳定电压,为镜片供电主回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定电压输入稳压芯片(U2)的I引脚,经由所述稳压芯片(U2)将其转换为第二电压,第二电压经过并联的第二贴片电解电容(E2)和第六电容(C6)为单片机模块和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压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42电阻(R42)、第43电阻(R43)和第40电阻(R40),倒车信号经由第42电阻(R42)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RC7引脚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经由第40电阻(R40)与第二电压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43电阻(R43)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包括环境光采集电路和后车光采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中集成有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RC7引脚连接的信号为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信号,RC0引脚输出PWM信号,经过第六电阻(R6)以及相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三电容(C3)滤波后输出镜片供电的参考电压,RA0引脚为数模转换接口输出,RA2引脚为模数转换接口,RC1引脚对第四电压进行检测,RC2引脚对第三电压进行检测,RB4引脚对镜片两端所加的电压进行检测,RB6引脚控制是否向镜片两端施加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电压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负反馈电路、第二电压负反馈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镜片保护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一运放(U4B)、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20电阻(R20)和第23电阻(R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放(U4B)的反相端和第二运放(U4A)的同相端分别通过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连接单片机模块的RB6引脚,与其输出的close信号相连。

10.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处理电路、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单片机模块和镜片电压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供电电压经过第一二极管(d1)防反接保护,再经过并联的第一贴片电解电容(e1)、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的滤波处理得到稳定电压,为镜片供电主回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定电压输入稳压芯片(u2)的i引脚,经由所述稳压芯片(u2)将其转换为第二电压,第二电压经过并联的第二贴片电解电容(e2)和第六电容(c6)为单片机模块和外部光照条件采集电路提供电源,所述稳压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q5)、第42电阻(r42)、第43电阻(r43)和第40电阻(r40),倒车信号经由第42电阻(r42)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rc7引脚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经由第40电阻(r40)与第二电压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43电阻(r43)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车信号处理电路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多级防眩目逻辑电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灿群李正盛梅业雄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