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19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喷淋装置以及填料层,第一吸收塔底部设有第一集液区,第一吸收塔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出气管,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喷淋管以及喷嘴,喷嘴设置在第一吸收塔内,第二吸收塔上设有文丘里混合器,文丘里混合器包括进液口、进气口和混合出口管,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连接。本技术混合效果好且不会增加塔体高度,占地面积小,氨气净化率高;氨气被循环处理,净化率高;气液混合物推动填料层内填料球,在填料层便于氨气与液体充分接触,提高吸收效率;设置两个进气管,方便根据氨气的浓度和处理量合理选择进气管,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氨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氨气填料吸收塔是用于氨气回收的装置,一般采用氨气从筒体下方进入,然后氨气上升经过一至两层的填料吸收,经过喷淋段氨气与吸收液充分混合接触,经过处理后的气体从顶部排出塔体,现有填料吸收塔为了提高净化率多采用设置多层填料层或者设置多个塔体串联的方式,这会导致塔体高度过高且多个塔体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在有限的空间提高氨气净化率。

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塔、与所述第一吸收塔底部连通的第二吸收塔、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上的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内的填料层,所述第一吸收塔底部设有第一集液区,所述第一吸收塔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第一循环泵连接的喷淋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的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内,所述第二吸收塔上设有文丘里混合器,所述文丘里混合器包括进液口、进气口和混合出口管,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收塔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进液口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支管与所述第一吸收塔连通,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进气支管阀。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塔内设有除雾器,所述进气支管连接在所述除雾器和出气管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出口管通过出口支管与所述填料层连通,所述出口支管上设有出口支管阀。

8、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数量在两个以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塔上还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连接有多孔盘管。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塔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吸收塔连通的连通通道。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1、通过设置文丘里混合器对氨气进行气液混合处理,混合效果好且不会增加塔体高度,与多个第一吸收塔串联使用相比占地面积小,氨气净化率高;

13、2、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气口还进气支管与第一吸收塔连接,经过处理后的气体能够再次被吸入文丘里混合器进行处理,并再次经过填料层和喷淋处理,氨气被循环处理,净化率高;

14、3、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出口管通过出口支管与两个填料层连通,气液混合物推动填料层内填料球,在填料层便于氨气与液体充分接触,提高吸收效率;

15、4、设置两个进气管,方便根据氨气的浓度和处理量合理选择进气管,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塔(1)、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底部连通的第二吸收塔(5)、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上的喷淋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内的填料层(3),所述第一吸收塔(1)底部设有第一集液区(11),所述第一吸收塔(1)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41)和出气管(43),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第一循环泵(21)、与所述第一循环泵(21)连接的喷淋管(22)以及设置在所述喷淋管(22)上的喷嘴(23),所述喷嘴(23)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内,所述第二吸收塔(5)上设有文丘里混合器(6),所述文丘里混合器(6)包括进液口(61)、进气口(62)和混合出口管(63),所述进气口(62)与所述第一进气管(4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塔(5)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71)连接有第二循环泵(7),所述第二循环泵(7)与所述进液口(6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2)通过进气支管(621)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连通,所述进气支管(621)上设有进气支管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塔(1)内设有除雾器(8),所述进气支管(621)连接在所述除雾器(8)和出气管(4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出口管(63)通过出口支管(631)与所述填料层(3)连通,所述出口支管(631)上设有出口支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数量在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塔(1)上还设有第二进气管(42),所述第二进气管(42)上连接有多孔盘管(4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塔(1)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吸收塔(5)连通的连通通道(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塔(1)、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底部连通的第二吸收塔(5)、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上的喷淋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内的填料层(3),所述第一吸收塔(1)底部设有第一集液区(11),所述第一吸收塔(1)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41)和出气管(43),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第一循环泵(21)、与所述第一循环泵(21)连接的喷淋管(22)以及设置在所述喷淋管(22)上的喷嘴(23),所述喷嘴(23)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收塔(1)内,所述第二吸收塔(5)上设有文丘里混合器(6),所述文丘里混合器(6)包括进液口(61)、进气口(62)和混合出口管(63),所述进气口(62)与所述第一进气管(4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塔(5)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71)连接有第二循环泵(7),所述第二循环泵(7)与所述进液口(6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政朱磊魏征徐伟耿炎张伟王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慈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