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07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7
本申请公开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控制功能模块、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相连接,采集控制功能模块包括开入DI回路、串行通信RS485回路和光纤IRIG‑B对时接收回路;通过开入DI回路构成防护电路对遥信开入端口进行箝压和快速泄放大电流,当遥信开入端口出现过电压,实现限压和泄流的作用;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方案,易于维护和升级;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既可满足调度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又能实现新能源电场功能需求,提高网源协调发展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领域的发电调度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新能源电场在实际发电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而存在发电稳定性和连续性差、供电质量差的缺陷。需要提高源网协调控制,保障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当前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2、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接入配电网,配电网逐步由“无源网”发展为“有源网”,已经显著改变所在区域电网的净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与原始负荷曲线的差异越来越大,引发功率向上级电网倒送,即“逆功率流”现象,此时供电平台的网压升高。在高峰时段存在光伏出力超过接入线路或配电变压器额定能力的情况,引起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反向重过载问题,同时伴随过热、温升等问题,甚至烧损线路和设备。由于分布式电源抗扰动能力低、转动惯量不足,易发生集中脱网,给电网带来安全稳定压力。

3、当前发电系统的监控调度一般采用基于传统能源的发电调度管理系统,传统调度管理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在新能源电场分别部署远动通信、功率控制、纵向加密、光功率预测、电量信息等装置,但信息过程数据量庞大、干扰数据多,现有技术缺少一体化、信息深度融合、快速、稳定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给电网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通过防护电路对端口进行箝压和快速泄放大电流,可实现开入、通信等端口的可靠防护;通过数据融合和新能源场站功率优化策略,完成新能源电站测控设备的远程信息交互。

2、本申请具体方案如下:

3、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控制功能模块、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相连接,采集控制功能模块包括开入di回路、串行通信rs485回路和光纤irig-b对时接收回路。

4、较优地,所述开入di回路包括tvs管q1、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2、二极管q3、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1;

5、tvs管q1和电阻r4串联连接在遥信开入端口(yx_in、yx_gnd端口)之间,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tvs管q1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tvs管q1的阳极,tvs管q1的阴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与二极管q3并联连接后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tvs管q1和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另一端连接遥信开入端口的接地端(yx_gnd),二极管q3朝向电阻r1导通,二极管q3连段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一端接地(gnd) 、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系统电压。

6、较优地,遥信开入端口(yx_in、yx_gnd端口)之间的标称工作电压为24v;系统电压为3.3v;

7、r1=r2=4.7kω,r3=33ω,r4=10kω,c1=0.1 μf。

8、串行通信rs485回路包括第一级防护电路和第二级防护电路,第一级防护电路和第二级防护电路通过级联电阻r6和级联电阻r10与rs485端口相连接,第一级防护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dt1,第二级防护电路包括二极管q4、二极管q5、二极管q6、二极管q7、二极管q9、二极管q10和tvs管q8;

9、二极管q4和二极管q5串联连接,二极管q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q4、tvs管q8和二极管q9,二极管q6的另一端连接rs485端口的参考地,二极管q7的一端连接二极管q5、tvs管q8和二极管q10,二极管q7的另一端连接rs485端口的参考地。

10、二极管q4、二极管q5、二极管q9、二极管q10和tvs管q8都是由二极管q7朝向二极管q6方向导通,二极管q6朝向 tvs管q8方向导通,二极管q7由tvs管q8朝向rs485端口的接地端方向导通;级联电阻r6一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dt1,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q4和二极管q5之间,级联电阻r10一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dt1,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q9、二极管q10之间,气体放电管gdt1连接在rs485差分信号a端和b端之间,同时气体放电管gdt1连接rs485端口的参考地;

11、rs485差分信号a端和b端分别指rs485的负电平端和正电平端;

12、rs485端口包括差分信号a端和差分信号b端;

13、当有正的干扰信号施加在rs485差分信号a端,干扰信号通过电阻r6、二极管q4 、tvs管q8和二极管q7后,输出到rs485端口的参考地(rs485_gnd);当有正的干扰信号施加在rs485的差分信号b端,干扰信号通过电阻r10、二极管q9 、tvs管q8和二极管q7后,输出到rs485端口的参考地(rs485_gnd)。

14、较优地,级联电阻r6和r10的阻值均为4.7ω,电阻r12=100kω;

15、二极管q4、二极管q5、二极管q6、二极管q7、二极管q9和二极管q10的性能指标一致,性能指标包括响应速率和导通电阻。

16、光纤irig-b对时接收回路包括硅pin光电二极管fb1、跨阻放大器回路、第一高通滤波回路、信号放大回路、第二高通滤波回路、比较器回路和逻辑信号整形回路。硅pin光电二极管fb1、跨阻放大器回路、第一高通滤波回路、信号放大回路、第二高通滤波回路和比较器回路依次顺序连接,所述比较器回路和逻辑信号整形回路之间设置有逻辑信号上拉电阻r15。

17、跨阻放大器回路包括电容c4、电阻r12和运算放大器u3a,第一高通滤波回路包括电容c5和电阻r18,信号放大回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1、电阻r14和运算放大器u4,第二高通滤波回路包括电容c6和电阻r19;比较器回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比较器回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3、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7和运算放大器u5;逻辑信号整形回路用于对逻辑信号进行整形,逻辑信号整形回路包括逻辑器件u6和逻辑器件u7;

18、硅pin光电二极管fb1一端接地,硅pin光电二极管fb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入端负极,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入端正极接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电容c5,电容c5串联连接电阻r18后接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5和电阻r18之间,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电阻r14和运算放大器u4的输入端负极,运算放大器u4的输入端正极接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1、电阻r14和电容c6,电容c6串联连接电阻r19后接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6和电阻r19之间,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和运算放大器u5的输入端正极,运算放大器u5的输入端负极连接电阻r20、电阻r21和电容c7,电容c17与电阻r21并联连接后接地,运算放大器u5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控制功能模块、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包括开入DI回路、串行通信RS485回路和光纤IRIG-B对时接收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控制功能模块、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装置和纵向加密装置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采集控制功能模块包括开入di回路、串行通信rs485回路和光纤irig-b对时接收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源一体化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毅翟建建滕茂丹陈磊许金网陈正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