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97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包括近端段,所述近端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远端段和标识管,所述第二远端段的远离所述近端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远端段,所述标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远端段、所述第一远端段弯折角度进行调节的控制组件,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螺纹帽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近端段、所述第二远端段和所述第一远端段均包括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圆周外壁包覆有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分别先后调节手柄座两侧的螺纹套筒,使其远端出现两段式角度,术中快速建立血管内通道,降低手术风险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


技术介绍

1、导管鞘是一种在外周血管、心内血管中常用的手术器械,主要是经皮穿刺后的置入,通常需要建立血管内的通路,为术中治疗提供医疗器械能够快速有效的到达病变位置。

2、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患者进行建立通路时需要在入路血管中进行穿刺,以方便置入导管鞘,且通过血管造影后确定相应的导管鞘,由于血管病变形状会有区别,导致术中需要用到多种导管鞘才能搭建血管内通路,此类方式对病变血管的适配性不高,并且容易导致手术时长增加,且增高血管并发症风险。因此,亟需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由于血管病变程度不同,病变血管对导管鞘匹配性要求高的前提下,便于快速搭建血管内通道,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成本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包括近端段,所述近端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远端段和标识管,所述第二远端段的远离所述近端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远端段,所述标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管;

4、所述固定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远端段、所述第一远端段弯折角度进行调节的控制组件;

5、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螺纹帽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

6、所述近端段、所述第二远端段和所述第一远端段均包括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圆周外壁包覆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圆周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拉丝腔和第二拉丝腔,所述第一拉丝腔和第二拉丝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拉丝管和第二拉丝管,所述第一拉丝管与所述第二拉丝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拉丝线和第二拉丝线,所述第一拉丝腔的起点设置于所述第二远端段与所述第一远端段的接头处,所述第二拉丝腔的起点设置于所述第一远端段远离所述第二远端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拉丝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形环,所述第一拉丝线穿过所述第一拉丝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形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丝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圆形环,所述第一拉丝线穿过所述第二拉丝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形环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段、所述第二远端段和第一远端段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设置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中部,所述近端段、所述第二远端段和所述第一远端段内所述加强管的密度逐渐减小。

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包括内环管和外环管,所述内环管与所述外环管围成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弹性腔内部呈等距离圆形分布,所述弹性件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环管和所述外环管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座的圆周外壁插接有侧枝管,所述侧枝管远离所述手柄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圆周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对接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圆周外壁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数目为两组,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螺纹套筒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与所述第一拉丝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圆板与所述第二拉丝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圆周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圆周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管的圆周内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管与所述连接管的接口处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开设稳压槽,所述稳压槽的内径延远离所述连接柱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稳压槽的横截面呈多梯形组合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拉丝线和所述第二拉丝线均从所述第一导向环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一拉丝线和所述第二拉丝线均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外部。

14、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帽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一拉丝线和所述第二拉丝线均从所述第二导向环的内部穿过,所述标识管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拉丝线和所述第二拉丝线均从限位孔的内部穿过。

15、进一步地,外管、内管及加强管延伸至所述固定管底座,且与手柄座连通。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通过设置的控制组件、近端段、第一远端段和第二远端段,在医护人员置入导管鞘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转动螺纹套筒,在转动螺纹套筒的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连接在其一端的连接柱一端升降,在连接柱升降的过程中的过程由于其与螺纹套筒形成转动连接,且连接柱的圆周外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通过滑块与滑槽的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使得连接柱能够稳定做升降运动且不会发生自转,避免连接柱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自转导致第一拉丝线或第二拉丝线缠绕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连接柱升降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拉丝线或第二拉丝线拉紧或放松,在第一拉丝线拉紧时第二远端段内部的第一圆形环会逐渐受力,从而使得第二远端段的弯曲程度进一步提升,在第二拉丝线拉紧时第一远端段内部的第二圆形环会逐渐受力,从而使得第一远端段的弯曲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第一远端段和第二远端段的弯曲角度,实现多段控制导管快速进入血管且迅速定位,从而在术中快速建立血管内通道,降低手术风险及成本,提高手术效率。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通过设置的加强管、内管和外管,使得导管鞘形成三腔体多管结构,从而使加强管、内管和外管紧密贴合,同时通过三腔体多管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持力,便于多段控制导管血管内的推送,且近端段、第二远端段和第一远端段内加强管的密度逐渐减小,使得对应的第一远端段管体硬度低于所述第二远端段管体硬度,第二远端段管体硬度低于所述近端段管体硬度,从而使第一远端段和第二远端段便于医护人员在术中控制其弯曲程度,同时该加强管为中空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导管鞘的重量,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大的挤压力,同时加强管内部设置的弹性件在弹性腔内部呈等距离圆形分布且横截面呈x型,不仅提高加强管的支撑强度,还保证了加强管具有良好的形变回弹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包括近端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段(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远端段(2)和标识管(4),所述第二远端段(2)的远离所述近端段(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远端段(3),所述标识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帽(5),所述螺纹帽(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段(1)、所述第二远端段(2)和第一远端段(3)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管(20),所述加强管(20)设置于所述内管(17)与所述外管(16)的中部,所述近端段(1)、所述第二远端段(2)和所述第一远端段(3)内所述加强管(20)的密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20)包括内环管(2002)和外环管(2001),所述内环管(2002)与所述外环管(2001)围成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2003),所述弹性件(2003)在所述弹性腔内部呈等距离圆形分布,所述弹性件(2003)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弹性件(20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环管(2002)和所述外环管(20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座(14)的圆周外壁插接有侧枝管(7),所述侧枝管(7)远离所述手柄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8),所述对接头(8)的圆周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对接头(8)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9),所述手柄座(14)内部有软质单向阀(141),置于手柄座(14)螺纹壁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11)圆周外壁的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数目为两组,所述连接管(13)远离所述固定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35),所述螺纹管(35)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0),所述螺纹套筒(10)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远离所述螺纹套筒(10)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0),所述弹簧(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29),所述圆板(29)与所述第一拉丝线(19)固定连接,另一所述圆板(29)与所述第二拉丝线(2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0)的圆周外壁开设有防滑纹(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5)的圆周外壁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远离所述滑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管(35)的圆周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35)与所述连接管(13)的接口处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开设稳压槽(27),所述稳压槽(27)的内径延远离所述连接柱(15)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稳压槽(27)的横截面呈多梯形组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3),所述固定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环(34),所述第一拉丝线(19)和所述第二拉丝线(22)均从所述第一导向环(34)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一拉丝线(19)和所述第二拉丝线(22)均设置于所述外管(16)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帽(5)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导向环(36),所述第一拉丝线(19)和所述第二拉丝线(22)均从所述第二导向环(36)的内部穿过,所述标识管(4)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7),所述限位杆(37)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拉丝线(19)和所述第二拉丝线(22)均从限位孔的内部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6)、内管(17)及加强管(20)延伸至所述固定管(11)底座,且与手柄座(14)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包括近端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段(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远端段(2)和标识管(4),所述第二远端段(2)的远离所述近端段(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远端段(3),所述标识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帽(5),所述螺纹帽(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段(1)、所述第二远端段(2)和第一远端段(3)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管(20),所述加强管(20)设置于所述内管(17)与所述外管(16)的中部,所述近端段(1)、所述第二远端段(2)和所述第一远端段(3)内所述加强管(20)的密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20)包括内环管(2002)和外环管(2001),所述内环管(2002)与所述外环管(2001)围成有弹性腔,所述弹性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2003),所述弹性件(2003)在所述弹性腔内部呈等距离圆形分布,所述弹性件(2003)的横截面呈x型,所述弹性件(20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环管(2002)和所述外环管(20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座(14)的圆周外壁插接有侧枝管(7),所述侧枝管(7)远离所述手柄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8),所述对接头(8)的圆周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对接头(8)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9),所述手柄座(14)内部有软质单向阀(141),置于手柄座(14)螺纹壁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段控制导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11)圆周外壁的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数目为两组,所述连接管(13)远离所述固定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35),所述螺纹管(35)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0),所述螺纹套筒(10)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华罗斌张静郑宏飞范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