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83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5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承重底座、电动撑杆、主床板,电动撑杆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承重底座对应电动撑杆开设有安置槽,安置槽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与电动撑杆旋转连接,多组电动撑杆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主床板固定安装在承重底座的顶部,主床板的两侧均旋转连接有连接轴,两侧连接轴均旋转连接有翻身床板,两侧翻身床板的底部均对应限位滑块固定安装有滑动架。本技术,这样的辅助翻身结构通过多个电动撑杆进行驱动,通过大面积的翻身板块支撑患者进行翻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翻身结构


技术介绍

1、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在协助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参照《协助患者翻身操作流程》,有一人法以及二人法,以二人法为例:同侧时,一人托颈肩、腰,一人托臀、腘窝,同时移向近侧,同时将患者转向对侧;两侧时,握住中单平移患者至床边,摆好体位,近侧操作者将中单交给合作者握住,双手置于患者背、臀部,同时将患者转向对侧,非常考验医务人员的力量和经验,为此出现很多辅助翻身装置用于辅助患者进行翻身转向。

2、经检索,现有公开号为cn2157793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辅助翻身垫,通过宽带将该翻身垫固定在床板上,充气装置可以对左气垫和右气垫充气,三通接头为带有开关的三通接头,患者需要翻身时,只需对左气垫或者右气垫进行充气即可辅助患者完成翻身动作,当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可以通过第一导气管只对左气垫进行充气;当需要向左侧翻身时,可以通过第二导气管只对右气垫进行充气,操作简单方便。

3、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样的辅助翻身结构虽可通过充气垫块用于辅助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充气垫与患者的接触部位较少,辅助翻身过程中稳定性不佳,且充气过程较为缓慢,为提高患者翻身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现提出一种辅助翻身结构,通过多个电动撑杆进行驱动,通过大面积的翻身板块支撑患者进行翻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使得后续护理工作能够更加方便。

4、有鉴于此,本创作改善并解决上述问题,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翻身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多个电动撑杆进行驱动,通过大面积的翻身板块支撑患者进行翻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使得后续护理工作能够更加方便。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包括承重底座、电动撑杆、主床板,所述电动撑杆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承重底座对应电动撑杆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与电动撑杆旋转连接,多组所述电动撑杆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主床板固定安装在承重底座的顶部,所述主床板的两侧均旋转连接有连接轴,两侧所述连接轴均旋转连接有翻身床板,两侧所述翻身床板的底部均对应限位滑块固定安装有滑动架。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所述承重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5、进一步,所述承重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6、进一步,所述安置槽的内壁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

7、进一步,所述滑动架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限位滑块开设有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动孔,且滑动孔的内壁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主床板和翻身床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顶部对应主床板和翻身床板的连接处绘制有指示线。

9、进一步,所述翻身床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承重底座相适配的连接槽。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1、承重底座可置于床位上,承重底座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能够有效防止承重底座在床位上偏移,承重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握把便于搬运,在需要对主床板顶部的患者进行翻身时可先将患者挪至海绵垫的指示线处,启动安置槽内的电动撑杆伸缩可带动限位滑块在滑动杆的内壁滑动,限位滑块在滑动架的外壁滑动,使得翻身床板可稳定在主床板的连接轴处旋转,从而可辅助海绵垫顶部的患者进行翻身,这样的辅助翻身结构通过多个电动撑杆进行驱动,通过大面积的翻身板块支撑患者进行翻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包括承重底座(1)、电动撑杆(4)、主床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撑杆(4)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承重底座(1)对应电动撑杆(4)开设有安置槽(5),所述安置槽(5)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6),所述旋转底座(6)与电动撑杆(4)旋转连接,多组所述电动撑杆(4)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7),所述主床板(8)固定安装在承重底座(1)的顶部,所述主床板(8)的两侧均旋转连接有连接轴(10),两侧所述连接轴(10)均旋转连接有翻身床板(9),两侧所述翻身床板(9)的底部均对应限位滑块(7)固定安装有滑动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5)的内壁底部设置为倾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11)开设有与限位滑块(7)相适配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动杆(12),所述限位滑块(7)开设有与滑动杆(12)相适配的滑动孔,且滑动孔的内壁与滑动杆(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8)和翻身床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3),所述海绵垫(13)的顶部对应主床板(8)和翻身床板(9)的连接处绘制有指示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床板(9)的底部开设有与承重底座(1)相适配的连接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包括承重底座(1)、电动撑杆(4)、主床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撑杆(4)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承重底座(1)对应电动撑杆(4)开设有安置槽(5),所述安置槽(5)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6),所述旋转底座(6)与电动撑杆(4)旋转连接,多组所述电动撑杆(4)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7),所述主床板(8)固定安装在承重底座(1)的顶部,所述主床板(8)的两侧均旋转连接有连接轴(10),两侧所述连接轴(10)均旋转连接有翻身床板(9),两侧所述翻身床板(9)的底部均对应限位滑块(7)固定安装有滑动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翻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春雷梅珍邹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