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点离焦接触镜及其加工方法和模具技术_技高网

多点离焦接触镜及其加工方法和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414872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点离焦接触镜及其加工方法和模具,所述接触镜具有前表面S<subgt;前</subgt;和后表面S<subgt;后</subgt;,并且包括:第一屈光区域和第二屈光区域,其中第一屈光区域具有被配置用于为受试者提供最佳矫正视力的基础屈光力和构成S<subgt;后</subgt;的一部分的后表面S1,第二屈光区域具有不同于所述基础屈光力的第二屈光力和后表面S2,其中所述接触镜包括多个第二屈光区域,并且S2相对于S<subgt;后</subgt;向所述接触镜的内部凹陷,由此使得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边缘相对于接触镜的后表面S<subgt;后</subgt;具有深度H,所述深度H大于0。在各种情况下,本申请接触镜上的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都不会突出于镜片后表面,该接触镜配戴舒适、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眼科镜片,具体涉及一种多点离焦接触镜及其加工方法和模具


技术介绍

1、微透镜离焦镜片是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近视防控或近视管理镜片。这类镜片主要在表面上分布有多个毫米级微小透镜,各个微透镜或者彼此独立,或者至少部分相接。微透镜通常凸出于镜片表面,具有球面或非球面表面轮廓,由此通过该部分的入射光将聚焦或近似聚焦在视网膜前,不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微透镜离焦镜片通常需要包括中央光学区,在该结构范围内不设置任何微透镜,从而确保实现清晰的最佳矫正视力。在中央光学区以外的范围设置微透镜,使得周边的像不会聚焦在视网膜后,不会促进眼轴增长,从而达到近视防控的效果。

2、现有技术基本专注于微透镜框架镜片,例如cn104678572a、cn111095083a、cn216434562u、cn113900275a等均描述了多种包含微透镜阵列的眼镜片。

3、cn106461969a描述了一种微透镜接触镜,该接触镜在前表面或镜片中间层中设置有微透镜。然而,接触镜前表面的凸起不仅可能影响配戴的舒适感,引起睑结膜增生性反应、泪膜分布异常等,而且还可能影响美观,因为在以深色虹膜作为背景的时候,接触镜表面的微透镜特征将额外显著。此外,多层微透镜存在加工复杂的缺点。

4、因此,对于配戴舒适、安全有效且加工方便的具有微透镜结构特征的多点离焦的接触镜,仍然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延缓近视发展或者促进眼球正视化的新型接触镜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离焦的接触镜,所述接触镜具有前表面s前和后表面s后,并且所述接触镜包括:第一屈光区域以及第二屈光区域,其中第一屈光区域具有被配置用于为受试者提供最佳矫正视力的基础屈光力和构成s后的一部分的后表面s1,第二屈光区域具有不同于所述基础屈光力的第二屈光力和后表面s2,其中所述接触镜包括多个第二屈光区域,并且其中s2相对于s后向所述接触镜的内部凹陷,由此使得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具有深度h,所述深度h大于0。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具有深度h,所述深度h小于110μm。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彼此间隔开,或者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彼此相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屈光力相对于所述基础屈光力更正。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具有选自圆形、卵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面型是球面或非球面。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形状的最大尺寸选自0.06至2.0mm。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镜的光学区包括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或者由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构成。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被布置在所述接触镜的中央光学区之外的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是围绕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的圆形、卵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的最大尺寸在0.5mm以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央光学区构成第一屈光区域或第一屈光区域的部分。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图案上,所述第一图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屈光区域之间的间距等于零;和/或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部分被布置在第二图案上,所述第二图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屈光区域之间的间距大于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图案和/或所述第二图案与所述接触镜的中心同中心地布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比,距离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更近。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镜还包括第三屈光区域,所述第三屈光区域是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不同的光学元件。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接触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接触镜坯料;在所述接触镜坯料的第一侧上形成凹形表面,所述凹形表面是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以及在所述凹形表面中形成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接触镜坯料的第二侧上形成凸形表面,所述凸形表面是所述接触镜的前表面s前。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形成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通过车床加工、铣加工或激光消融来进行。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又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接触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具有临时后表面st2的第一接触镜层的所述临时后表面st2与具有临时前表面st1和后表面s后的第二接触镜层的所述临时前表面st1复合,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镜层包括多个通孔,所述临时后表面st2与所述临时前表面st1的轮廓完全互补,由此在复合后所述第一接触镜层与所述第二接触镜层之间无间隙。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临时后表面st2的光学区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后表面s后的光学区曲率半径。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通过交联或粘合来进行。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镜层是具有前表面s前和临时后表面st2的成品接触镜。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镜层是具有临时后表面st2和与之相对的未被加工的表面的接触镜坯料。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复合后,将所述接触镜坯料的未被加工的表面形成为需要的接触镜前表面s前的步骤。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镜层,所述接触镜层包括多个通孔并被配置用于复合至另一接触镜层的后表面,从而将所述另一接触镜层转变为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接触镜。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镜层的厚度选自0.1μm至110μm。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接触镜层是成品接触镜。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镜层的前表面的光学区曲率半径大于其后表面的光学区曲率半径。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接触镜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阳模,所述阳模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被配置用于形成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由此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被配置用于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的边缘具有高度h,所述高度h大于0。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的横截面具有选自0.06至2.0mm的最大尺寸。

30、本专利技术的接触镜具有多个微型离焦区域,能够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形成多点离焦,所述接触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不存在凸起结构,配戴安全、舒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点离焦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具有前表面S前和后表面S后,并且所述接触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具有深度H,所述深度H小于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彼此间隔开,或者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彼此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力相对于所述基础屈光力更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具有选自圆形、卵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面型是球面或非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形状的最大尺寸选自0.06至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的光学区包括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或者由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被布置在所述接触镜的中央光学区之外的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是围绕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的圆形、卵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的最大尺寸在0.5m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区构成第一屈光区域或第一屈光区域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图案上,所述第一图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屈光区域之间的间距等于零;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和/或所述第二图案与所述接触镜的中心同中心地布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比,距离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更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还包括第三屈光区域,所述第三屈光区域是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不同的光学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接触镜坯料的第二侧上形成凸形表面,所述凸形表面是所述接触镜的前表面S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通过车床加工、铣加工或激光消融来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后表面ST2的光学区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后表面S后的光学区曲率半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通过交联或粘合来进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镜层是具有前表面S前和临时后表面ST2的成品接触镜。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镜层是具有临时后表面ST2和与之相对的未被加工的表面的接触镜坯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复合后,将所述接触镜坯料的未被加工的表面形成为需要的接触镜前表面S前的步骤。

22.一种接触镜层,所述接触镜层包括多个通孔并被配置用于复合至另一接触镜层的后表面,从而将所述另一接触镜层转变为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触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层的厚度选自0.1μm至110μm。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接触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接触镜层是成品接触镜。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接触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层的前表面的光学区曲率半径大于其后表面的光学区曲率半径。

26.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阳模,所述阳模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被配置用于形成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由此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被配置用于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的边缘具有高度H,所述高度H大于0。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中的每个的横截面具有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离焦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具有前表面s前和后表面s后,并且所述接触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接触镜的后表面s后具有深度h,所述深度h小于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彼此间隔开,或者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彼此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力相对于所述基础屈光力更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具有选自圆形、卵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面型是球面或非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后表面s2的形状的最大尺寸选自0.06至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的光学区包括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或者由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被布置在所述接触镜的中央光学区之外的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是围绕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的圆形、卵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区域,所述中央光学区的最大尺寸在0.5m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区构成第一屈光区域或第一屈光区域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屈光区域中的至少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图案上,所述第一图案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屈光区域之间的间距等于零;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和/或所述第二图案与所述接触镜的中心同中心地布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比,距离所述接触镜的光学中心更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镜还包括第三屈光区域,所述第三屈光区域是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不同的光学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菲特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