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60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涉及旋转接头领域,包括空心轴,所述轴承壳的内壁设置有空心轴。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通过设置的空心轴、油封、轴承壳、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螺母、第一密封圈、p1壳体、外静环、第二密封圈、外平垫、第一弹簧、第三密封圈、p2壳体、第二弹簧、内平垫、第四密封圈、内静环和螺钉,使该旋转接头内部两通路间均是机械密封相互隔离,旋转接头内两通路相互独立,安全性可靠有效避免介质互混及内泄内窜问题,满足设备功能的实现,适用于以液压油、乳化液及水等为传输介质且两种介质不能内串内漏的工作环境中,此设备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接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一通路小通径(dn150mm以下)旋转接头多为机械密封结构,现有二通路以上的液压类旋转接头主要采用机械密封与径向密封圈密封复合结构,机械密封结构负责防止旋转接头向外泄露,橡塑密封圈负责将内部隔离形成两个独立通路,在长时运行中,密封磨损后,橡塑密封圈的补偿量远小于机械密封的补偿量,造成旋转接头虽然没有外漏,但内漏严重,两通路间介质互窜,影响介质传输功能。

2、因此,提出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包括轴承壳,所述轴承壳的内壁设置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和轴承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第一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与空心轴之间设置有螺母,所述空心轴外壁设置有油封,所述轴承壳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1壳体,所述p1壳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2壳体,所述p1壳体与p2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和螺钉,所述螺钉位于第三密封圈的下方,所述轴承壳与设置有p1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p1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外静环和内静环,所述内静环位于外静环的一侧,所述外静环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平垫,所述外平垫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内静环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内平垫,所述内平垫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

4、优选的,所述轴承壳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空心轴的外壁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螺母的一端外表面与空心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空心轴的外壁与油封的内壁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轴承壳的一端外表面通过第一密封圈与p1壳体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p1壳体的一端外表面与p2壳体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p1壳体的内壁均与外静环和内静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外静环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密封圈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外表面与外平垫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外平垫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静环的一端外表面与第四密封圈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四密封圈的一端外表面与内平垫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平垫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该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通过设置的空心轴、油封、轴承壳、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螺母、第一密封圈、p1壳体、外静环、第二密封圈、外平垫、第一弹簧、第三密封圈、p2壳体、第二弹簧、内平垫、第四密封圈、内静环和螺钉,使该旋转接头内部两通路间均是机械密封相互隔离,旋转接头内两通路相互独立,安全性可靠有效避免介质互混及内泄内窜问题,满足设备功能的实现,适用于以液压油、乳化液及水等为传输介质且两种介质不能内串内漏的工作环境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包括轴承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3)的内壁设置有空心轴(1),所述空心轴(1)和轴承壳(3)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4)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5)与空心轴(1)之间设置有螺母(6),所述空心轴(1)外壁设置有油封(2),所述轴承壳(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1壳体(8),所述p1壳体(8)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2壳体(14),所述p1壳体(8)与p2壳体(1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3)和螺钉(19),所述螺钉(19)位于第三密封圈(13)的下方,所述轴承壳(3)与设置有p1壳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p1壳体(8)的内壁设置有外静环(9)和内静环(18),所述内静环(18)位于外静环(9)的一侧,所述外静环(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二密封圈(10)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平垫(11),所述外平垫(1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内静环(18)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7),所述第四密封圈(17)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内平垫(16),所述内平垫(1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3)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与空心轴(1)的外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的一端外表面与空心轴(1)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空心轴(1)的外壁与油封(2)的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3)的一端外表面通过第一密封圈(7)与p1壳体(8)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p1壳体(8)的一端外表面与p2壳体(14)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1壳体(8)的内壁均与外静环(9)和内静环(18)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静环(9)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密封圈(10)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10)的一端外表面与外平垫(11)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平垫(11)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一弹簧(12)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静环(18)的一端外表面与第四密封圈(17)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密封圈(17)的一端外表面与内平垫(16)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平垫(16)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弹簧(15)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包括轴承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3)的内壁设置有空心轴(1),所述空心轴(1)和轴承壳(3)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4)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5)与空心轴(1)之间设置有螺母(6),所述空心轴(1)外壁设置有油封(2),所述轴承壳(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1壳体(8),所述p1壳体(8)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p2壳体(14),所述p1壳体(8)与p2壳体(1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3)和螺钉(19),所述螺钉(19)位于第三密封圈(13)的下方,所述轴承壳(3)与设置有p1壳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p1壳体(8)的内壁设置有外静环(9)和内静环(18),所述内静环(18)位于外静环(9)的一侧,所述外静环(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二密封圈(10)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平垫(11),所述外平垫(1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内静环(18)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7),所述第四密封圈(17)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内平垫(16),所述内平垫(1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双通路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3)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与空心轴(1)的外壁活动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刘征谢涛韩辛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飞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