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60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正上方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料机构前后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料机构转动安装于一支架上;所述压料机构包括连接板及多个压轮,所述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压轮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下方;所述连接板经两根连接件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根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支架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杆,每一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及第一连接杆转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压合的便利性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纸箱主要是用于产品的包装,起到一个运输保护、美观等作用。而纸箱在制作完成之后,其表面没有标识,因此,需要进行印刷,将标识、图案、字体等印刷在纸箱上面。

2、其中,为了便于纸箱上面进行印刷,纸箱在制作完成之后,其初始状态为纸板,等待印刷完成之后,再将其进行折叠、折叠之后,再通过纸箱订书针进行装订连接。

3、而现有技术中,在纸箱折叠的时候,先沿着折叠缝进行折叠,由于折叠之后,其折叠处还会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折叠之后的纸板处会翘起,一般是人工折叠一定数量的纸板之后,再将其堆叠到一起,放到压机下面下压,使得折叠后的纸板处不会翘起。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4、1.叠板之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堆叠在一起,然后再将其压板,这个时候,人工需要叠板、堆放,压板之后再移走,效率比较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比较高;

5、2.由于叠板之后,会翘起,这样每一次压合的时候,堆叠的纸箱板数量比较少,这样压合之后的搬运频率比较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比较高,同时效率也比较低,为了提高效率,则需要两个操作人员进行配合,成本又会比较高昂;

6、3.堆叠的时候,上层的纸板会处在翘起处,在压合的时候,容易出现翘起处被压弯、压坏的问题,导致有一些纸箱损坏的问题。

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压料机构,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叠合便利性及质量,也保证了合格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包括输送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正上方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料机构前后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料机构转动安装于一支架上;

3、所述压料机构包括连接板及多个压轮,所述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压轮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下方;

4、所述连接板经两根连接件与所述支架转动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根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支架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杆,每一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及第一连接杆转动相连。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撑板及驱动所述输送带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带的顶部由左向右输送;

6、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底面抵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根所述连接件左右间隔设置,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侧连接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右侧与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下方相连,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拉簧给予左侧所述连接件底部朝左转动的拉力。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左侧的支架上螺接有一挂接螺栓,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挂接环,多个所述挂接环由下至上间隔设置,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所述挂接螺栓挂接相连,所述拉簧的右端与一个所述挂接环挂接相连。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板、上连接环及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的右侧与所述连板的顶部左侧相连,所述下连接环的左侧与所述连板的底部右侧相连;

10、所述上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下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相连。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压轮的中部经转轴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转动相连。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轮的外表面上设有橡胶层。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输送机构对产品进行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压料机构压在输送过程中的产品上面,对其进行压合,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能够进行连续的叠合,有效的提高叠合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每次只对一个产品进行压合,保证产品叠合的合格率;

15、2.本专利技术中多个压轮安装在连接板上面,连接板则经过连接件和支架转动连接,不同产品叠合处即使存在高度差,也能够通过连接板围绕支架转动而进行摆动,保证压合稳定性和质量,防止对产品的损坏,保证产品压合的合格率;

16、3.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拉簧给予左侧连接件的底部朝左下方转动的拉力,这样能够通过拉簧的拉力给予压轮朝下的压力,使得压轮始终压在产品上面,保证压合的稳定性和质量,又防止产品的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正上方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料机构前后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料机构转动安装于一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撑板及驱动所述输送带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带的顶部由左向右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接件左右间隔设置,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侧连接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右侧与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下方相连,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拉簧给予左侧所述连接件底部朝左转动的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左侧的支架上螺接有一挂接螺栓,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挂接环,多个所述挂接环由下至上间隔设置,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所述挂接螺栓挂接相连,所述拉簧的右端与一个所述挂接环挂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板、上连接环及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的右侧与所述连板的顶部左侧相连,所述下连接环的左侧与所述连板的底部右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压轮的中部经转轴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转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的外表面上设有橡胶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正上方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料机构前后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料机构转动安装于一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撑板及驱动所述输送带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带的顶部由左向右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接件左右间隔设置,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侧连接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右侧与左侧所述连接件的左下方相连,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拉簧给予左侧所述连接件底部朝左转动的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雪娟郭玉晖宗志刚郑艳严甲芬
申请(专利权)人:高登利盛影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