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52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3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包括两个覆铜板本体,所述两个覆铜板本体之间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接安装在两个覆铜板本体前侧外壁之间且数量为两个的卡板,所述卡板的背侧耳外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卡座,两个所述覆铜板本体背侧外壁之间卡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阻尼环。该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通过卡板和卡座的作用,将两个覆铜板本体进行初步的固定,通过覆铜板本体和阻尼环的作用,提高了卡座固定的稳定性,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将延伸杆卡入至覆铜板本体的内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工作,大量的减少了安装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覆铜板拼接,具体为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


技术介绍

1、铝基覆铜板即铝基板,是原材料的一种,它是以电子玻纤布或单一树脂等为绝缘粘接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被称为覆铜箔层压铝基板,简称为铝基覆铜板。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422403u公开了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基覆铜板,技术方案为:“包括铝基覆铜板主体,所述铝基覆铜板主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铝基覆铜板主体的右端表面皆设置有卡合装置,所述铝基覆铜板主体的表面皆设置有增强结构”。

3、上述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铝基覆铜板有薄有厚,其中针对与厚的铝基覆铜板,人们在需要将两个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安装时,需要人们使用螺栓和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拼装,较为麻烦,非常耗费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本申请中则是针对上述专利申请中的缺点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具备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解决了要人们使用螺栓和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拼装,较为麻烦,非常耗费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包括两个覆铜板本体,所述两个覆铜板本体之间设有安装机构;

3、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接安装在两个覆铜板本体前侧外壁之间且数量为两个的卡板,所述卡板的背侧耳外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卡座,两个所述覆铜板本体背侧外壁之间卡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阻尼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杆,同侧两个所述延伸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复位弹簧。

4、进一步,两个所述覆铜板本体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卡槽,所述卡板卡接在两个相邻的卡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形状为矩形。

5、进一步,所述覆铜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卡孔,所述卡座的形状为圆柱,所述卡座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6、进一步,所述覆铜板本体的背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槽,所述卡座贯穿卡孔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且与覆铜板本体的背侧外壁位于同一平面。

7、进一步,所述阻尼环的内径与卡座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卡座套接在阻尼环的内周壁,所述固定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

8、进一步,所述覆铜板本体的背侧背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延伸杆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9、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覆铜板本体之间的最短距离不会小于一厘米。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周壁套接有防护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通过卡板和卡座的作用,将两个覆铜板本体进行初步的固定,通过覆铜板本体和阻尼环的作用,提高了卡座固定的稳定性,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将延伸杆卡入至覆铜板本体的内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工作,大量的减少了安装的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包括两个覆铜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覆铜板本体(1)之间设有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覆铜板本体(1)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卡槽,所述卡板(2)卡接在两个相邻的卡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板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卡孔,所述卡座(3)的形状为圆柱,所述卡座(3)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板本体(1)的背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槽,所述卡座(3)贯穿卡孔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且与覆铜板本体(1)的背侧外壁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环(5)的内径与卡座(3)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卡座(3)套接在阻尼环(5)的内周壁,所述固定板(4)位于安装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板本体(1)的背侧背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延伸杆(7)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与覆铜板本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不会小于一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的周壁套接有防护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包括两个覆铜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覆铜板本体(1)之间设有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覆铜板本体(1)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卡槽,所述卡板(2)卡接在两个相邻的卡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板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卡孔,所述卡座(3)的形状为圆柱,所述卡座(3)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立体结构的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板本体(1)的背侧外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槽,所述卡座(3)贯穿卡孔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且与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荣梅曹小进陈佳伟何亚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荣进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