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22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包括:外筒体,包括外筒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体本体开口处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围沿,所述外筒体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体;内筒体,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包括内筒体本体,所述内筒体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体,所述内筒体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内筒体底部设置有中空的固定件,所述内筒体底部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过滤膜;盖体,包括盖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边缘可翻折的密封部,所述盖体本体下端设置有塞头,所述塞头固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顶部。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可提高过滤效率,并且过滤完成后,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减少试剂瓶的使用,使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应用于过滤试剂领域。


技术介绍

1、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谱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区分各种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命名,如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液相色谱,其中对于溶液的过滤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2、现有的试剂瓶通常采用第一瓶体对接第二瓶体的方式进行过滤,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之间设置过滤膜,通过重力使上方的瓶体内的溶液流入下方瓶体内实现过滤,但是这样的过滤方式效率太低,其次需要较多的试剂瓶进行过滤操作,并且现有的试剂瓶瓶口密封性太差,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研发一种可提高过滤效率并且还能便于对试剂瓶瓶口密封的试剂瓶是本技术的研发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包括:

4、外筒体,包括外筒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体本体开口处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围沿,所述外筒体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

5、内筒体,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包括内筒体本体,所述内筒体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筒体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内筒体底部设置有中空的固定件,所述内筒体底部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过滤膜;

6、盖体,包括盖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边缘可翻折的密封部,所述盖体本体下端设置有塞头,所述塞头固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顶部。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筒体本体开口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围沿,当所述固定件触碰到第一容置腔底部时,所述第一围沿与第二围沿之间预留有空隙,该空隙的高度为3~7mm。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塞头包括连接所述盖体本体的直线部和设置于远离所述盖体本体一端的连接所述直线部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直线部之间的夹角α=5~10°。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盖体本体的上端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盖体本体轴心上的第一弧形凹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1,所述盖体本体下端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相对的第二弧形凹部,所述第二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2,其中,r1>r2。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筒体本体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固定件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块,所述内筒体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块对应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固定件底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块,所述内筒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块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当过滤膜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底部,扣合所述内筒体和固定件,使所述第一环形凸块抵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从而固定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二环形凸块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并紧压所述过滤膜。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筒体本体底部呈弧形状,所述过滤孔为若干组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内筒体本体底部的通孔,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从内往外依次增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外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可滑动的内筒体,按压所述内筒体由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从上至下滑动,对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溶液进行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可提高过滤效率,并且过滤完成后,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减少试剂瓶的使用,使操作更加方便;当所述固定件触碰到第一容置腔底部时,盖上所述盖体,向下翻折所述密封部围合所述第一围沿从而密封试剂瓶,防止试剂暴露于空气中,影响检测结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本体(21)开口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围沿(22),当所述固定件(25)触碰到第一容置腔(13)底部时,所述第一围沿(12)与第二围沿(22)之间预留有空隙,该空隙的高度为3~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33)包括连接所述盖体本体(31)的直线部(331)和设置于远离所述盖体本体(31)一端的连接所述直线部(331)的弯折部(332),所述弯折部(332)与直线部(331)之间的夹角α=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3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盖体本体(31)轴心上的第一弧形凹部(311),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1,所述盖体本体(31)下端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相对的第二弧形凹部(312),所述第二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2,其中,R1>R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本体(21)外侧壁设置有密封圈(211),所述固定件(25)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块(251),所述内筒体(20)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51)对应的第一环形凹槽(212),所述固定件(25)底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块(252),所述内筒体(20)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块(252)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213),当过滤膜(26)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5)底部,扣合所述内筒体(20)和固定件(25),使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51)抵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2)从而固定所述固定件(25),所述第二环形凸块(252)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213)内并紧压所述过滤膜(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本体(21)底部呈弧形状,所述过滤孔(24)为若干组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内筒体本体(21)底部的通孔,所述过滤孔(24)的直径从内往外依次增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本体(21)开口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围沿(22),当所述固定件(25)触碰到第一容置腔(13)底部时,所述第一围沿(12)与第二围沿(22)之间预留有空隙,该空隙的高度为3~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33)包括连接所述盖体本体(31)的直线部(331)和设置于远离所述盖体本体(31)一端的连接所述直线部(331)的弯折部(332),所述弯折部(332)与直线部(331)之间的夹角α=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过滤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3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盖体本体(31)轴心上的第一弧形凹部(311),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1,所述盖体本体(31)下端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部相对的第二弧形凹部(312),所述第二弧形凹部的直径为r2,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民林民锋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美时美克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