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07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0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扩裂中不能有效控制球囊移动、无法实时进行扩列效果观察以及存在较大的水囊膨胀偏差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扩列导管,扩列导管一端作为置入端,另一端作为操作端,扩列导管内部设置有由操作端延伸至置入端的导尿腔和冲洗腔;扩列导管内设置有高压水囊腔,高压水囊腔由靠近置入端位置起始延伸至操作端;设置在扩列导管外壁靠近置入端处的高压水囊,高压水囊腔通过通孔和高压水囊内部连通;设置在扩列导管外壁上的定位凸,高压水囊位于定位凸和扩列导管的置入端之间;以及电子内窥镜系统,由扩列导管的操作端置入并延伸至置入端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1、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危害性在于引起下尿路梗阻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对症状轻微的患者无需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方法特别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仍为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方法。前列腺电切术存在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大出血、膀胱及尿道穿孔、水中毒等;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尿失禁、膀胱颈挛缩、逆行性射精、尿道狭窄等。

2、近年来前列腺扩裂术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成为一种解决前列腺增生备受推荐的治疗方法。前列腺扩裂术是通过将前列腺扩裂导管插入患者前列腺部尿道,利用球囊注水充盈的方式进行治疗。

3、前列腺扩裂术在当前技术与在扩裂定位上一般采用双囊结构或者定位凸进行定位,这只是在扩裂前进行定位,若扩裂中球囊发生移动则并不能有效控制;当前技术与产品不能对扩裂效果进行实时的观察从而确定手术终点;当前技术与产品仍存在较大的水囊膨胀偏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扩裂中不能有效控制球囊移动、无法实时进行扩列效果观察以及存在较大的水囊膨胀偏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包括:

3、扩列导管,所述扩列导管一端作为置入端,另一端作为操作端,所述扩列导管内部设置有由操作端延伸至置入端的导尿腔和冲洗腔;所述扩列导管内设置有高压水囊腔,所述高压水囊腔由靠近置入端位置起始延伸至操作端;

4、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外壁靠近置入端处的高压水囊,所述高压水囊和所述高压水囊腔靠近置入端的一端相对应,所述扩列导管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高压水囊腔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高压水囊内部连通;

5、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外壁上的定位凸,所述高压水囊位于所述定位凸和所述扩列导管的置入端之间;

6、以及电子内窥镜系统,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由扩列导管的操作端置入并延伸至置入端端部。

7、所述高压水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距离0.5-2厘米,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依次设置;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内部连通。

8、所述高压水囊的数量为两个,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一个相对较小的作为小水囊,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外壁上,另一个相对较大的作为大水囊,包裹在所述小水囊外部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外壁上;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内部连通。

9、两个所述高压水囊相对较小的小水囊的尺寸为相对较大的大水囊尺寸的1/3。

10、所述扩张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操作端的外部导管,所述外部导管包括:

11、冲洗导管,扩列导管的冲洗腔位于操作端的一端和冲洗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冲洗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冲洗端接头;

12、导尿导管,扩列导管的导尿腔位于操作端的一端和导尿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尿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喇叭口接头,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由喇叭口接头伸入,依次经导尿导管和导尿腔延伸至扩列导管的置入端;

13、以及第一充气导管和第二充气导管;扩列导管的两个高压水囊腔位于操作端的一端分别和第一充气导管和第二充气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充气导管和第二充气导管另一端作为第一高压水囊充气口和第二高压水囊充气口,所述第一高压水囊充气口和第二高压水囊充气口处分别设置鲁尔接头。

14、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包括:

15、成像数据线;

16、设置在所述成像数据线外部的保护套;

17、设置在成像数据线一端的镜头;

18、设置在所述成像数据线另一端的手柄;

19、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末端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通过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的转轴和所述手柄转动配合实现拨动动作,通过所述控制杆调整所述成像数据线设置镜头的一端弯曲状态。

20、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保护套内的拉力钢丝,所述拉力钢丝一端和保护套靠近镜头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控制杆位于手柄内的一端连接,控制杆向靠近镜头方向或远离镜头方向拨动调整拉力钢丝位于保护套内的长度。

21、所述扩张导管还包括开关夹,两个所述开关夹分别设置在第一充气导管和第二充气导管上。

22、高压水囊材料为tpu、pa或乳胶材料。

23、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外径为2.8±0.5mm。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中,可视电子内窥镜外径为2.8mm,可提供照明冷光源,支持术中视野光亮度。成像像素8-16万,彩色成像,可有效提高术中组织与括约肌辨认,对于水囊扩张位置判断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以实时进行扩列效果观察,为确定手术终点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手动带动电子内窥镜系统在扩列导管中的位置,通过实时的可视数据可观察扩列过程中球囊位置,进而实时调整。另外,本申请的高压水囊采用tpu材料,可以保证最大膨胀量,避免出现膨胀偏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实时图像传输,并且可以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摄录、拍照记录等操作,降低球囊扩张术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改变前列腺扩张术的手术方式,精准定位,有效扩张前列腺,降低对括约肌的过度损伤,避免尿失禁的并发症,实时观察病灶部位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囊(2)的数量为两个,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依次设置;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2)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囊(2)的数量为两个,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一个相对较小的作为小水囊,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外壁上,另一个相对较大的作为大水囊,包裹在所述小水囊外部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外壁上;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相对较小的小水囊的尺寸为相对较大的大水囊尺寸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操作端(102)的外部导管(5),所述外部导管(5)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导管还包括开关夹(7),两个所述开关夹(7)分别设置在第一充气导管(503)和第二充气导管(50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4)还包括设置在保护套(402)内的拉力钢丝,所述拉力钢丝一端和保护套(402)靠近镜头(403)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控制杆(405)位于手柄(404)内的一端连接,控制杆(405)向靠近镜头方向或远离镜头方向拨动调整拉力钢丝位于保护套内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囊(2)材料为TPU、PA或乳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内窥镜系统(4)外径为2.8±0.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囊(2)的数量为两个,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依次设置;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2)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囊(2)的数量为两个,高压水囊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一个相对较小的作为小水囊,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外壁上,另一个相对较大的作为大水囊,包裹在所述小水囊外部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外壁上;两个高压水囊腔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和两个高压水囊(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高压水囊(2)相对较小的小水囊的尺寸为相对较大的大水囊尺寸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列导管(1)操作端(102)的外部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文大成汤勇彭浩陈松涛熊志勇林萍王秋狄柏涛尹睿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艾迪尔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