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梯形继电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梯形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91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形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包括轭铁上固定的公共端子,骨架上安装有静簧片,公共端子与静簧片之间设置有两条电流通路用于分担负载;公共端子与静簧片之间设置有动簧片,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轭铁上,另一端固定在与轭铁转动连接的衔铁上,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动簧片进行限位和/或位置检测的簧片结构;通过设置两条电流通路实现负载的分流,使动簧片可选用较薄厚度或者较窄宽度的尺寸,以让继电器有较大的触点间隙,减小高负载对动簧片的压力,同时保障了继电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通过在有限空间内设置簧片结构,构成辅助检测电路对动簧片进行位置检测和限位,从而可以实现动簧片的位置检测,同时具有限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具体为一种梯形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作为电路控制元件,在电力、通信、自动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继电器,特别是梯形继电器,由于内部空间狭小,所以动簧片与端子触点之间的距离较小,在使用过程中负载较大时容易出现电弧,导致继电器失效,且现有的梯形继电器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难以安装动簧片的位置检测结构。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梯形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梯形继电器。

2、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3、(1)如何通过设置两条电流通路实现负载的分流,从而使动簧片的尺寸缩小,解决现有技术中动簧片厚度和大小尺寸偏大而触点之间间隙小的问题;

4、(2)如何通过在有限空间内设置簧片结构,构成辅助检测电路对动簧片进行位置检测和限位,解决现有技术中梯形继电器无法对动簧片位置进行检测的问题。

5、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梯形继电器,包括外壳和侧板形成的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固定有骨架,骨架上安装有外部电路驱动的电磁铁,电磁体外部半包裹设置有轭铁,轭铁上固定有公共端子,骨架上安装有静簧片,公共端子与静簧片之间设置有两条电流通路用于分担负载;

7、公共端子与静簧片之间设置有动簧片,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轭铁上,另一端固定在与轭铁转动连接的衔铁上,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动簧片进行限位和/或位置检测的簧片结构。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一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动簧片和静簧片,动簧片与公共端子固定,与静簧片之间通过触点开闭实现电路状态切换。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二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编织线、辅助动簧片和静簧片,其中辅助动簧片固定在动簧片位于衔铁上的一端,编织线的两端分别与辅助动簧片和公共端子电性连接。

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动簧片一侧设置有与簧片结构配合的延伸片,延伸片与衔铁之间设置有均匀的缓冲间隙。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当对动簧片进行限位和位置检测时,簧片结构设置为辅助静簧片,辅助静簧片对外提供引脚形成辅助检测电路,且辅助静簧片与延伸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触点。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当对动簧片仅限位时,簧片结构设置为假静簧片,在限位时,直接与动簧片顶部的辅助动簧片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两条电流通路实现负载的分流,从而使动簧片可选用较薄厚度或者较窄宽度的尺寸,以让继电器有较大的触点间隙,减小高负载对动簧片的压力,同时保障了继电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15、2、通过在有限空间内设置簧片结构,构成辅助检测电路对动簧片进行位置检测和限位,从而可以实现动簧片的位置检测,同时具有限位作用。

16、3、在动簧片上设置延伸片,并使延伸片与衔铁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从而形成一定缓冲,减小触点接触时的回弹效应,提升了接触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继电器,包括外壳(1)和侧板(2)形成的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固定有骨架(3),骨架(3)上安装有外部电路驱动的电磁铁,电磁体外部半包裹设置有轭铁(6),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6)上固定有公共端子(8),骨架(3)上安装有静簧片(13),公共端子(8)与静簧片(13)之间设置有两条电流通路用于分担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8)、动簧片(10)和静簧片(13),动簧片(10)与公共端子(8)固定,与静簧片(13)之间通过触点开闭实现电路状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8)、编织线(12)、辅助动簧片(11)和静簧片(13),其中辅助动簧片(11)固定在动簧片(10)位于衔铁(9)上的一端,编织线(12)的两端分别与辅助动簧片(11)和公共端子(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10)一侧设置有与簧片结构配合的延伸片,延伸片与衔铁(9)之间设置有均匀的缓冲间隙(101)。</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对动簧片(10)进行限位和位置检测时,簧片结构设置为辅助静簧片(14),辅助静簧片对外提供引脚形成辅助检测电路,且辅助静簧片(14)与延伸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对动簧片(10)仅限位时,簧片结构设置为假静簧片(15),在限位时,直接与动簧片(10)顶部的辅助动簧片(11)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继电器,包括外壳(1)和侧板(2)形成的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固定有骨架(3),骨架(3)上安装有外部电路驱动的电磁铁,电磁体外部半包裹设置有轭铁(6),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6)上固定有公共端子(8),骨架(3)上安装有静簧片(13),公共端子(8)与静簧片(13)之间设置有两条电流通路用于分担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8)、动簧片(10)和静簧片(13),动簧片(10)与公共端子(8)固定,与静簧片(13)之间通过触点开闭实现电路状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条电流通路包括公共端子(8)、编织线(12)、辅助动簧片(11)和静簧片(13),其中辅助动簧片(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宇邓真玉戴位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震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