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78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8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包括接入板和中间板,接入板内开设有空腔,接入板一侧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接入板内设置有用于将空腔分割的分层板,分层板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中间板内开设有换液腔,接入板和中间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换热管,若干换热管两端分别与空腔和换液腔连通。将换热器放置在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内浸泡,需要进行冷却的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接入板内,液体位于靠近进液口一侧的空腔内,液体经过换热管、中间板、换热管流入到靠近出液口一侧的空腔内并通过出液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液体流向为非固定方向流形式,流换热系数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

2、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流体在换热器的内腔中的流动形式主要为层流,换热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冷却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

2、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包括接入板和中间板,所述接入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接入板一侧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接入板内设置有用于将空腔分割的分层板,所述分层板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所述中间板内开设有换液腔,所述接入板和中间板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与空腔和换液腔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换热器放置在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内浸泡,需要进行冷却的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接入板内,液体位于靠近进液口一侧的空腔内,液体经过换热管、中间板、换热管流入到靠近出液口一侧的空腔内并通过出液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液体流向为非固定方向流形式,流换热系数较高,提高冷却效率,换热管之间间隔设置,在换热冷却过程中,相邻换热管之间不会互相摩擦,避免换热器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伤,减少换热管表面结垢的可能性。

5、可选的,所述分层板设置有两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进入板的空腔内,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两个分层板相背离方向,所述中间板内设置有用于将换液腔分割的分液板,所述分液板位于两个分层板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层板和分液板增加液体的流经路径长度,提高对液体的冷却效果。

7、可选的,若干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换热管管口一一对应的连接口,所述换热管通过连接口与连接板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板对应的连接口对换热管进行连接固定,方便将换热管与连接板进行连接。

9、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换热管一侧设置有保护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框对连接板与接入板以及连接板与换液板之间进行保护,避免连接板与接入板以及连接板与换液板之间发生碰撞,保护框进行缓冲,提高换热器使用寿命。

11、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互平行,若干所述换热管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将两个连接板进行连接,对换热管进行支撑,提高换热器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13、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横架,两个所述限位横架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限位竖杆,所述换热管位于相邻两个限位竖杆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位于相邻两个限位竖杆之间,限位竖杆为换热管水平方向两侧进行保护限位,避免相邻换热管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横向碰撞,对换热管进行保护。

15、可选的,所述限位横架两侧设置有限位竖架,两个所述限位竖架两端与限位横架两端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竖架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限位横杆,所述换热管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横杆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横杆之间,限位横杆为换热管竖直方向两侧进行保护限位,避免相邻换热管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竖向碰撞,对换热管进行保护。

17、可选的,所述接入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接入板一端设置有法兰盘。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法兰盘方便将换热器与输送液体的管道进行连接。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将换热器放置在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内浸泡,需要进行冷却的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接入板内,液体位于靠近进液口一侧的空腔内,液体经过换热管、中间板、换热管流入到靠近出液口一侧的空腔内并通过出液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液体流向为非固定方向流形式,流换热系数较高,提高冷却效率,换热管之间间隔设置,在换热冷却过程中,相邻换热管之间不会互相摩擦,避免换热器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伤,减少换热管表面结垢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板(1)和中间板(2),所述接入板(1)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接入板(1)一侧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所述接入板(1)内设置有用于将空腔分割的分层板(11),所述分层板(11)位于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之间,所述中间板(2)内开设有换液腔,所述接入板(1)和中间板(2)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换热管(3),若干所述换热管(3)两端分别与空腔和换液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11)设置有两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进入板的空腔内,所述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位于两个分层板(11)相背离方向,所述中间板(2)内设置有用于将换液腔分割的分液板(21),所述分液板(21)位于两个分层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热管(3)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开设有若干与换热管(3)管口一一对应的连接口(51),所述换热管(3)通过连接口(51)与连接板(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远离换热管(3)一侧设置有保护框(5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相互平行,若干所述换热管(3)位于两个支撑板(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6)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横架(7),两个所述限位横架(7)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限位竖杆(71),所述换热管(3)位于相邻两个限位竖杆(7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横架(7)两侧设置有限位竖架(8),两个所述限位竖架(8)两端与限位横架(7)两端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竖架(8)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限位横杆(81),所述换热管(3)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横杆(8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板(1)的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均连通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远离接入板(1)一端设置有法兰盘(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板(1)和中间板(2),所述接入板(1)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接入板(1)一侧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所述接入板(1)内设置有用于将空腔分割的分层板(11),所述分层板(11)位于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之间,所述中间板(2)内开设有换液腔,所述接入板(1)和中间板(2)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换热管(3),若干所述换热管(3)两端分别与空腔和换液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11)设置有两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进入板的空腔内,所述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位于两个分层板(11)相背离方向,所述中间板(2)内设置有用于将换液腔分割的分液板(21),所述分液板(21)位于两个分层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涡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热管(3)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开设有若干与换热管(3)管口一一对应的连接口(51),所述换热管(3)通过连接口(51)与连接板(5)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