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777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申请豆豆纱具体流程包括:前纺——花捻——倒筒——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改进了豆豆纱的织造流程,在花捻步骤中外增加了一个平衡捻度的纤维长丝,避免了在花捻过程中产生片斜现象,极大的增加了花捻纱线的可纺性,减少了后续步骤,增加了纺织效率。同时本豆豆纱随机出现大小不一致的花式豆豆,用横机织造布片呈现豆豆坚挺立体、豆豆稞粒参差不齐分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尤其涉及一种羊绒纱线的织造。


技术介绍

1、羊绒纤维是一种珍稀的动物纤维,以其优越的性能备受青睐,一直都是高档纺织品的首选纤维。纺织品轻薄化,是世界纺织品潮流趋势,羊绒纤维无论是细度还是柔软滑糯的质感,都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我国盛产羊绒,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是世界首位,所以对羊绒纤维的开发利用,多功能的整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2、近三四十年的发展,花式纱应用基本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被制成穿着用的服饰,或被用来装饰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温暖与舒适。所使用的原料基本涵盖的所用常规使用的纤维:棉、毛、丝、麻和化学纤维及纤维素纤维;衣用穿着方面的应用大多使用较好的原料以满足人们舒适触感的要求,较差的原料大多用于装饰居住环境。时至今日,在花式纱产品类型中,圈圈纱和豆豆纱堪称数量最多、应用最大的产品。为此,申请人特意开发出一种新式羊绒纱线,纱线表面呈现豆豆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改进了豆豆纱的织造流程,在花捻步骤中外增加了一个平衡捻度的纤维长丝,避免了在花捻过程中产生片斜现象,极大的增加了花捻纱线的可纺性,减少了后续步骤,增加了纺织效率。同时本豆豆纱随机出现大小不一致的花式豆豆,用横机织造布片呈现豆豆坚挺立体、豆豆稞粒参差不齐分布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用细度在30微米~40微米、长度在90毫米~100毫米的羊毛;步骤b:对羊毛进行并条处理,并条分四段,采用小条重多根并合原则,提升条干均匀度,在第一段并条喷洒油水,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不低于羊毛重量的10%,牵伸控制在5-7之间,条干cv%控制在4%以下;步骤c:进行粗纱处理,期中,条干cv%控制在8%以下,最后出备出纱支在1.5nm-3nm、捻度在70捻/米-90捻/米、捻向为z的羊毛粗纱;步骤d:选择羊毛粗纱作为饰纱,选择300d/96f涤纶长丝纤维为芯线,选择150d/48f涤纶长丝纤维为固线,采用长纤维花捻设备,并在输出罗拉中再喂入1根150d/48f涤纶长丝纤维平衡捻度,制成豆豆随机出现大小不一的豆豆花式纱线,豆豆花式纱线内捻为350t/m-400t/m,捻向为s向,外捻250 t/m-300 t/m,捻向为z,芯线超喂为1.00-1.10,饰线超喂为1.5-2.0,纱支在0.8nm-1.2nm之间;步骤f:将豆豆花式纱进行倒筒处理,倒筒速度在150米/分以下,倒筒结束后进行清纱处理,清纱结束后对豆豆纱进行上蜡。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选用细度为33μm,羊毛平均长度为95mm的青海大白色粗羊毛。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b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包括1.5%抗静电剂fx-as301、2%和毛油fx-906和96.5%水。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d中,豆豆花式纱线内捻为380t/m,捻向为s向,外捻为260 t/m,捻向为z。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d中,芯线超喂为1.05,饰线超喂为1.6。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b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为羊毛重量的13%。

8、本申请中的豆豆羊绒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其主要特色是通过本申请纱线织造的面料会随机出现豆豆凸起,这种风格非常适用于衣物穿着以及羊绒装饰。本申请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花捻机织造豆豆纱的过程中采用了新的织造工艺,通过额外的1根150d/48f涤纶dty长丝纤维喂入输出罗拉进行捻度平衡。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制作花式纱线尤其是豆豆纱、豆豆纱时为了达到特殊的纱线效果,对内外捻度的要求极高,在本申请中豆豆纱上的豆豆需要随机出现,这时纱线的捻度变化就很大,如果纱线捻度失控,则影响到纱线的可纺性,对后续工序带来问题。为此,在本申请花捻操作时额外喂入一根涤纶,此条涤纶的作用是控制纱支的整体捻度,当豆豆纱捻度变化差异超出控制值后,通过调节此涤纶捻度让整体纱支捻度回恢复正常,豆豆纱和捻度平衡涤纶可以看成双股单支纱线。同时由于豆豆凸起存在以及捻度平衡涤纶本身较细,在正常视觉效果中只要羊绒和涤纶同色,普通消费者是无法发现额外捻度平衡涤纶存在的。这种工艺上改进,极大的方便了豆豆纱乃至羊绒花式纱线在花捻时的捻度控制,增加了纺织效率。

9、本申请具体流程包括:前纺——花捻——倒筒——成品。选用青海大白色毛条,前纺流程为:并条1——并条2——并条3——并条4——粗纱。并条工序:采用小条重多根并合原则,提升条干均匀度。在并条1处喷洒油水(1.5%抗静电剂、2%和毛油和96.5%的水),占原料重量的13%,占原料的和牵伸控制在5-7之间。条干cv%控制在4%以下。并条工序中并条1中采用低速生产,避免纤维的损伤,粗纱工序关键点在捻度设计上,捻度控制在80-100t/m,为后续花捻做准备。粗纱工序:为制得坚挺的圈圈,粗纱捻系数偏大控制,捻度设置为80t/m,粗纱条干cv控制8%以下,粗纱纱支设置为nm2。

10、花捻工序中芯线采用300d/96f涤纶dty长丝纤维,固线采用150d/48f涤纶dty长丝纤维,并在输出罗拉中在喂入1根150d/48f涤纶dty长丝纤维。内外捻度选择:呈现豆豆随机出现大小不一致需要合适捻度,经过多次试验内捻确定为380t/m,捻向为s向,外捻确定为260 t/m,捻向为z;形状更为美观,圈圈大小饱满坚挺。纱支控制:依据所选用的芯固线和内外捻度,纱支选择在nm1支之间。花捻芯线超喂、饰线超喂和内外捻度确定方案:花捻生产的豆豆纱通过控制花捻超喂粗纱的喂入量,内外捻度控制豆豆的大小和数量,经过反复试验确认芯线超喂为1.05,饰线超喂为1.6,内捻确定为380t/m,捻向为s向,外捻确定为260 t/m,捻向为z。一步捻度平衡:在花捻机生产中,在输出时增加一根涤纶dty长丝平衡捻度,便于下道生产织造。2.花捻:花捻为此纱线重要环节,捻度和饰线超喂的选择很重要,结合粗纱捻度,所以在粗纱捻度上比常规粗纱捻度偏大,花捻超喂和下机内外捻度的设计中追随成品要求的风格,本纱线使用内捻380t/m,外捻260t/m,纱支控制在nm1。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改进了豆豆纱的织造流程,在花捻步骤中外增加了一个平衡捻度的纤维长丝,避免了在花捻过程中产生片斜现象,极大的增加了花捻纱线的可纺性,减少了后续步骤,增加了纺织效率。同时本豆豆纱随机出现大小不一致的花式豆豆,用横机织造布片呈现豆豆坚挺立体、豆豆稞粒参差不齐分布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A中,选用细度为33μm,羊毛平均长度为95mm的青海大白色粗羊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B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包括1.5%抗静电剂FX-AS301、2%和毛油FX-906和96.5%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D中,豆豆花式纱线内捻为380T/M,捻向为S向,外捻为260 T/M,捻向为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D中,芯线超喂为1.05,饰线超喂为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B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为羊毛重量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a中,选用细度为33μm,羊毛平均长度为95mm的青海大白色粗羊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豆羊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b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油水包括1.5%抗静电剂fx-as301、2%和毛油fx-906和96.5%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会薛惊理薛娟丽秦保新殷小锋钱淼薛正利陈文浩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