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摆轮结构及应用其的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66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8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摆轮结构及应用其的窗体,防摆轮结构安装于窗扇与边框之间,防摆轮结构包括主板组件以及与主板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主板组件包括主板,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部和第一滑轮部,调节部的一端与第一滑轮部连接,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连接且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可相对调节,使第一滑轮部远离或靠近边框的其中一边。本技术通过调节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带动第一滑轮部进行移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滑轮部与窗扇的间距,实现防摆轮结构的可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尤其涉及一种防摆轮结构及应用其的窗体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提升窗由于其特殊的传动结构,窗户能够上下运动,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窗扇左右不平衡或不垂直于地面的问题,导致窗扇与边框摩擦与碰撞,进而引发型材和胶条的损坏等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增加防摆轮的解决方案,以防止窗扇左右不平衡或不垂直于地面时窗扇与边框直接摩擦和碰撞。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防摆轮都是固定结构,无法调节。这意味着如果窗扇宽度存在误差,防摆轮则无法很好进行适配,只能通过更换其他规格的防摆轮来进行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摆轮结构及应用其的窗体,旨在解决现有技中防摆轮无法根据窗扇宽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防摆轮结构,安装于窗扇与边框之间,所述防摆轮结构包括主板组件以及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部和第一滑轮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且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可相对调节,使所述第一滑轮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边框的其中一边;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条形孔或者弧形孔,或者所述第一调节孔设置有多个;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为弧形孔,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调节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孔处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孔;在可调状态下,所述调节部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为转动中心转动时,所述第二调节孔可在所述弧形孔的弧形范围内转动,在调节到位状态下,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第一滑轮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轮孔,所述第一滑轮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轮孔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主板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侧边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第一转动孔设置于所述突出部上,所述第一滑轮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分别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滑轮部,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于所述主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定位板对应开设有第二滑轮孔,所述第二滑轮部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滑轮孔连接,所述第二滑轮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轮部的轴线方向垂直;

8、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板和第三滑轮部,所述第二定位板设置于所述主板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板对应开设有第三滑轮孔,所述第三滑轮部通过第五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滑轮孔连接,所述第三滑轮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轮部的轴线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三滑轮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滑轮部的轴线平行;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朝向相反;

1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窗体,包括窗扇与边框,所述窗扇与边框之间设置如上所述的防摆轮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第六连接件与所述窗扇连接。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摆轮结构及应用其的窗体,防摆轮结构安装于窗扇与边框之间,防摆轮结构包括主板组件以及与主板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主板组件包括主板,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部和第一滑轮部,调节部的一端与第一滑轮部连接,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连接且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可相对调节,使第一滑轮部远离或靠近边框的其中一边。本技术通过调节调节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带动第一滑轮部进行移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滑轮部与窗扇的间距,实现防摆轮结构的可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摆轮结构,安装于窗扇与边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摆轮结构包括:主板组件以及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部和第一滑轮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且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可相对调节,使所述第一滑轮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边框的其中一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条形孔或者弧形孔,或者所述第一调节孔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为弧形孔,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调节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孔处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第一滑轮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轮孔,所述第一滑轮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轮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侧边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第一转动孔设置于所述突出部上,所述第一滑轮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分别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滑轮部,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于所述主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定位板对应开设有第二滑轮孔,所述第二滑轮部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滑轮孔连接,所述第二滑轮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轮部的轴线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板和第三滑轮部,所述第二定位板设置于所述主板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板对应开设有第三滑轮孔,所述第三滑轮部通过第五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滑轮孔连接,所述第三滑轮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轮部的轴线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三滑轮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滑轮部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朝向相反。

9.一种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与边框,所述窗扇与边框之间设置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摆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第六连接件与所述窗扇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摆轮结构,安装于窗扇与边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摆轮结构包括:主板组件以及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部和第一滑轮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且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连接处可相对调节,使所述第一滑轮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边框的其中一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条形孔或者弧形孔,或者所述第一调节孔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为弧形孔,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调节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孔处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第一滑轮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轮孔,所述第一滑轮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轮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摆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对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侧边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第一转动孔设置于所述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红徐睿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