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760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风机、风筒、制冷器、降温装置,所述外部风机通过风筒与降温装置相连,所述风筒上设有制冷器,所述风筒上设有风袖并通过风袖与降温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降温装置能够折叠拼接并与巷道底壁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仓体结构。本技术中,将能形成密闭仓体的降温装置通过风袖与风筒相连,且风袖与降温装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的工况下,对密闭仓体进行移动,同时将降温装置通过风筒与外部风机相连,并在风筒上设置制冷器,能够为降温装置提供冷量,使得降温装置内形成一个降温环境从而满足人员的降温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降温设备,更具体涉及一种井下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煤炭资源开采逐步向深部延伸,深部岩层地温逐渐升高,目前矿井巷道普遍有降温设施,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巷道内部空气发生热交换,导致降温设备产生热量损失,且随传输距离越远损失越大,目前掘进巷道采用局部通风机加风筒的通风方式,风筒出口处温度较低,但距离风筒出口越远,温度越高,且巷道内无避暑降温场所。工作面回风巷风流是由局部通风机配合风筒送入工作面进风巷,风流经工作面吸收工作面热量、机器热量、工人人体热量后进入回风巷,导致回风巷道空气闷热,温度过高,超过井下工人身体热平衡所能忍受的正常温度,且巷道无较好的避暑降温场所,易导致工人身体不适,工作效率低下,严重时甚至引发中暑,危及身体健康,造成安全事故,同时随着采进工作面的推进,该降温场所需要满足能够移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移动的井下降温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风机、风筒、制冷器、降温装置,所述外部风机通过风筒与降温装置相连,所述风筒上设有制冷器,所述风筒上设有风袖并通过风袖与降温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降温装置能够折叠拼接并与巷道底壁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仓体结构,所述降温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能够致使仓体敞开或关闭的仓门。

3、将能形成密闭仓体的降温装置通过风袖与风筒相连,且风袖与降温装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的工况下,能对密闭仓体进行移动,同时将降温装置通过风筒与外部风机相连,并在风筒上设置制冷器,能够为降温装置提供冷量,使得降温装置内形成一个降温环境从而满足人员的降温需求。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且均能够沿其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二网片顶部连接有第五网片,所述第五网片能够沿其与第二网片的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第五网片、仓门外侧均包设有风筒布。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依次通过扎丝连接固定并形成一个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顶部与第五网片固定,底部与巷道底壁固定,并形成所述仓体结构。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底部均通过底脚螺栓与巷道底壁连接紧固。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网片上开设有与风袖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风袖经通孔伸入仓体内并向仓体内延伸。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网片上转动连接有仓门,所述第四网片上开设有与仓门相适配的活动孔。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通过铰链相连。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相连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仓门与第四网片相连的一端设有与转轴相适配的铁环。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仓门的自由端通过扎丝与第四网片可拆卸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高度相同。

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本技术中,将能形成密闭仓体的降温装置通过风袖与风筒相连,且风袖与降温装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的工况下,能对密闭仓体进行移动,同时将降温装置通过风筒与外部风机相连,并在风筒上设置制冷器,能够为降温装置提供冷量,使得降温装置内形成一个降温环境从而满足人员的降温需求。

15、(2)本技术中,将降温装置设置为一个能够折叠的一体式结构,便于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风机、风筒、制冷器、降温装置,所述外部风机通过风筒与降温装置相连,所述风筒上设有制冷器,所述风筒上设有风袖并通过风袖与降温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降温装置能够折叠拼接并与巷道底壁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仓体结构,所述降温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能够致使仓体敞开或关闭的仓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且均能够沿其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二网片顶部连接有第五网片,所述第五网片能够沿其与第二网片的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第五网片、仓门外侧均包设有风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依次通过扎丝连接固定并形成一个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顶部与第五网片固定,底部与巷道底壁固定,并形成所述仓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底部均通过底脚螺栓与巷道底壁连接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网片上开设有与风袖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风袖经通孔伸入仓体内并向仓体内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网片上转动连接有仓门,所述第四网片上开设有与仓门相适配的活动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通过铰链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网片与仓门相连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仓门与第四网片相连的一端设有与转轴相适配的铁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的自由端通过扎丝与第四网片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高度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风机、风筒、制冷器、降温装置,所述外部风机通过风筒与降温装置相连,所述风筒上设有制冷器,所述风筒上设有风袖并通过风袖与降温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降温装置能够折叠拼接并与巷道底壁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仓体结构,所述降温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能够致使仓体敞开或关闭的仓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且均能够沿其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二网片顶部连接有第五网片,所述第五网片能够沿其与第二网片的连接处折叠,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第五网片、仓门外侧均包设有风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片、第二网片、第三网片、第四网片依次通过扎丝连接固定并形成一个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顶部与第五网片固定,底部与巷道底壁固定,并形成所述仓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帅肖殿才罗勇童政郑筱萸余国锋任波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