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732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转动设置有收料辊,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从下到上分布的支撑轴、压轴、第一连接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压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压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优点是不仅能够防止涤纶线之间发生缠绕,同时确保涤纶线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涤纶线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1、涤纶线线是指以涤纶为原料纺成的纱线,涤纶是一类聚合物经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多指以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现有的涤纶线在收卷过程中,收料辊上的涤纶线经常松散的现象,涤纶线之间易发生打结,影响后续使用,进而降低生产效率。

2、如申请号为cn202320601406.x公开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绕轴,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设有绕轴的正下方。该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二螺纹杆带动限位轴上移,使得限位轴的顶部表面和绕轴的底部表面相接触,绕轴的表面缠绕的涤纶线会逐渐变多,造成绕轴的直径变大,在和限位轴旋转接触时,会对限位轴造成挤压,限位轴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实现限位轴和绕轴表面始终是相接触的状态,从而防止绕轴的表面涤纶线出现松散的现象,避免出现涤纶线之间缠绕的现象。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轴对支撑轴的表面涤纶线进行压实,减少松散和晃动,虽然压轴、支撑轴是可转动的,但是压轴、支撑轴的转动需要依靠涤纶线产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能会使涤纶线的表面发生磨损而变得粗糙,甚至产生静电,降低了涤纶线的品质,故还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不仅能够防止涤纶线之间发生缠绕,同时确保涤纶线的品质。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转动设置有收料辊,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从下到上分布的支撑轴、压轴、第一连接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压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压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3、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顶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压轴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上。

5、作为优选,所述压轴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所述支撑轴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环与两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限位环伸入到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棒。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转动电机、螺杆、导向杆、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置有穿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导向杆穿设所述穿孔,所述除静电棒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收料辊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压簧和顶杆,所述第一压簧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顶杆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凹槽内并压在所述第一压簧的上端,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上端伸出所述安装槽。

9、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为弧形板。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收料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收料辊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滑块通过拉簧与所述滑槽的上端相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压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使压轴转动,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使支撑轴转动,压轴和支撑轴在配合压实涤纶线的同时,也将涤纶线向后段推出,减小涤纶线与压轴、支撑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提高涤纶线的品质;

14、2、涤纶线经过除静电棒时,涤纶线上附着的静电将被消除,确保卷绕到收料辊上的涤纶线不附着有静电,有助于提高涤纶线的品质;

15、3、通过设置转动电机、螺杆、导向杆、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转动电机控制螺杆发生转动,带动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和除静电棒上下移动,以调节除静电棒所在的高度,使除静电棒压到涤纶线上进行预紧,涤纶线在收卷前更加紧绷,防止涤纶线之间发生缠绕,稳定性较好;

16、4、通过设置能够上下浮动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辊,托辊始终抵接在卷绕到收料辊上的涤纶线表面,以防止卷绕的涤纶线出现松散的情况,避免涤纶线之间发生缠绕,可靠性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上转动设置有收料辊(21),所述第二固定架(3)上设置有从下到上分布的支撑轴(31)、压轴(32)、第一连接架(33)和高度调节机构(34),所述支撑轴(31)与所述第二固定架(3)转动连接,所述压轴(3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底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架(33)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压轴(3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5),所述第二固定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轴(3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4)为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3)包括顶板(331)和两个第一侧板(332),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32)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331)下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压轴(3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32)一一对应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5)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3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3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321),所述支撑轴(31)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311),两个所述限位环(321)与两个所述限位槽(311)一一对应,所述限位环(321)伸入到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棒(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之间还设置有转动电机(51)、螺杆(52)、导向杆(53)、第一安装块(54)和第二安装块(55),所述转动电机(5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动电机(51)的驱动轴与所述螺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54)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52)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53)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55)上设置有穿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导向杆(53)穿设所述穿孔,所述除静电棒(4)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位于所述收料辊(21)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杆(61)的顶端设置有凹槽(611)、第一压簧(62)和顶杆(63),所述第一压簧(62)位于所述凹槽(611)内,所述顶杆(63)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凹槽(611)内并压在所述第一压簧(62)的上端,所述顶杆(6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64),所述安装板(6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641),所述安装槽(641)内转动设置有托辊(65),所述托辊(65)的上端伸出所述安装槽(6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4)为弧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包括呈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二侧板(22),所述收料辊(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2)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侧板(2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收料辊(21)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2)的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221),所述滑槽(221)内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块(222),所述滑块(222)与所述滑槽(22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223),所述滑块(222)通过拉簧(224)与所述滑槽(221)的上端相连接,两个所述滑块(222)之间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压辊(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上转动设置有收料辊(21),所述第二固定架(3)上设置有从下到上分布的支撑轴(31)、压轴(32)、第一连接架(33)和高度调节机构(34),所述支撑轴(31)与所述第二固定架(3)转动连接,所述压轴(3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底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架(33)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压轴(3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5),所述第二固定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轴(3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4)为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架(33)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3)包括顶板(331)和两个第一侧板(332),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32)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331)下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压轴(3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32)一一对应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5)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3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3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321),所述支撑轴(31)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311),两个所述限位环(321)与两个所述限位槽(311)一一对应,所述限位环(321)伸入到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棒(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涤纶线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之间还设置有转动电机(51)、螺杆(52)、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永佳毛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