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7326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包括地脚震动盘、地脚输送机构和地脚上料机构。地脚震动盘包括出料管,地脚输送机构包括进料管、前端地脚错位组件和输送气管,出料管与进料管可拆卸式连接;前端地脚错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三气管接口,进料管远离出料管的一端与第一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地脚上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管接口,输送气管与第四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输送气管远离所述第四气管接口的一端与第三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本设计采用多段式气管连接装置输送地脚,组装设备结构简单,上料时间短,速度快,且能耗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特别是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地线是在电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接大地、接外壳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线。在电源插头的三个脚中较长的脚是接地脚,即地线插脚。另外两个较短的脚是把家用电器接入电路,称为导电脚。在设计插头时,为考虑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识地将地线插脚比导电脚长几个毫米,使得在插电源时,接地插脚先接触接地线,形成接地保护,后接通电源;反之,在拔电源时,导电脚先与导电段分开,地线插脚后断开,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2、随着电子电器产品的大量使用,插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地线插脚用量也随之增大。传统的地线插脚的组装设备结构复杂,地脚上料耗时较长,生产效率较低,能耗较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解决了组装设备结构复杂和能耗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包括地脚震动盘、地脚输送机构和地脚上料机构,所述地脚震动盘包括出料管,所述地脚输送机构包括进料管、前端地脚错位组件和输送气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地脚上料机构包括第四气管接口,所述输送气管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

4、所述前端地脚错位组件包括前端地脚错位气缸,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的可滑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设置有所述滑台的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表面的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表面的第三气管接口,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相对接,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三气管接口相对设置;

5、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输送气管远离所述第四气管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管接口可拆卸式连接。

6、所述第一滑台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内径。

7、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内径、第二气管接口的内径和第三气管接口的内径均相等。

8、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设置有第一位置感应器。

9、所述地脚震动盘包括料斗,以及支撑料斗的支架,所述料斗的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一个出料管接口,所述出料管接口与所述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出料管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在所述气管接头处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10、所述地脚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地脚上料组件;

11、所述支撑架包括筒状支撑柱,所述筒状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嵌套在其外部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

12、所述地脚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升降气缸,所述上料升降气缸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锁紧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料升降气缸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地脚压入气缸,所述上料升降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地脚压入气缸的下方设置有“l”字形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水平块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水平块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表面的所述第四气管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座的水平块的下方设置有后端地脚错位气缸,所述后端地脚错位气缸的可滑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相对接;所述后端地脚错位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竖直块内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压柱,所述压柱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盘夹具。

13、所述第二滑台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与所述压柱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滑台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的内径。

14、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三通孔的孔径和第四气管接口的内径相等。

15、所述压柱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16、所述后端地脚错位气缸设置有第二位置感应器。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出料管、进料管和输送气管将地脚震动盘、地脚输送机构和地脚上料机构连通起来。地脚在地脚震动盘的震动作用下,沿着出料管和进料管进入地脚输送机构的第一滑台内。地脚输送机构设置前端地脚错位气缸,通过前端地脚错位气缸的错位,第一滑台移动位置,将地脚移动到输送气管内。在吹气设备的吹气作用下,地脚在输送气管内移动,被吹到地脚上料机构的第二滑台内。在地脚上料机构的后端地脚错位气缸的错位作用下,第二滑台移动位置,将地脚移动到旋转盘夹具上适当的位置,完成地脚的上料。本设计采用多段式气管连接装置输送地脚,组装设备结构简单,上料时间短,速度快,且能耗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包括地脚震动盘(1)、地脚输送机构(2)和地脚上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震动盘(1)包括出料管(13),所述地脚输送机构(2)包括进料管(21)、前端地脚错位组件(22)和输送气管(23),所述出料管(13)与所述进料管(2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地脚上料机构(3)包括第四气管接口(323),所述输送气管(23)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323)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22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和第二气管接口(227)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223)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4)的下表面到第二连接块(225)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22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的内径、第二气管接口(227)的内径和第三气管接口(228)的内径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222)设置有第一位置感应器(2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震动盘(1)包括料斗(11),以及支撑料斗(11)的支架(12),所述料斗(11)的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一个出料管接口(111),所述出料管接口(111)与所述出料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3)远离所述出料管接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接头(131),所述进料管(21)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13)在所述气管接头(131)处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上料机构(3)包括支撑架(31),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1)上的地脚上料组件(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台(32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323)与所述压柱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滑台(325)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323)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三通孔的孔径和第四气管接口(323)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地脚错位气缸(324)设置有第二位置感应器(32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包括地脚震动盘(1)、地脚输送机构(2)和地脚上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震动盘(1)包括出料管(13),所述地脚输送机构(2)包括进料管(21)、前端地脚错位组件(22)和输送气管(23),所述出料管(13)与所述进料管(2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地脚上料机构(3)包括第四气管接口(323),所述输送气管(23)与所述第四气管接口(323)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22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和第二气管接口(227)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223)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4)的下表面到第二连接块(225)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台(22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226)的内径、第二气管接口(227)的内径和第三气管接口(228)的内径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地脚错位气缸(222)设置有第一位置感应器(2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插脚自动组装机用的地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健罗明华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优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