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及运行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及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728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5
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及运行方法,属于新能源自动化无人机智能机库领域。针对海洋岛礁缺乏可靠的无人机补给平台的现状,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主要包括能源收集与储存模块、补给平台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海洋波浪能转化为电能,对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进行不间断供能;根据电池的需求和充电状态,能源储存装置将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对无人机进行充电;平台会向每台无人机自动匹配最适合的机库,引导无人机精确停在充电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因地制宜,利用我国海域的波浪能资源和无人驻守的岛屿,切实解决了海域事态感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属于新能源自动化无人机智能机库领域。


技术介绍

1、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无人机技术,无人机作为能把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三者完美结合的武器装备,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应用无人机的能源供应设施、通讯导航设施、维护检测设施等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亟需解决。

2、近几年,针对无人机智能机库问题提出了不少的解决方法。专利cn206829740u与cn107060447a介绍了利用日常供电系统供电、兼有备用供电系统的无人机智能机库,但便携性差,在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海洋岛礁无法使用。专利cn116692070a介绍了带有自动归中装置的机库,同样缺乏便携性,同时对基础设施有较高的要求不适应岛礁的恶劣环境。而专利cn107905603a介绍了带有保护罩空腔的无人机库,解决了应对恶劣环境的问题,但原本使用外接充电式能源供给,依旧无法解决长期的能源供应问题,难以适应岛礁基础设施建设。

3、针对海洋岛礁缺乏可靠的无人机补给平台的现状,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产品便携性强、隐藏性强,使用波浪能自发电作为能源、自带蓄电系统,搭载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海洋岛礁环境基础设施要求低、可设置范围广,可以实现从无人机自识别空闲机库、无线充电、满电自动放飞无人机等功能,同时检修周期长;可为我国海洋防线建设提供一定无人机技术理论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系统由能源收集与储存模块、补给平台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三部分组成;

2、其中能源收集与储存模块由缓冲垫1、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第一动子组3、第一定子组4、主轴5、浮标6、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第二动子组8、第二定子组9、电线10、能源储存装置11、电源输出接口12、主轴第一缓冲垫21、主轴挡片22、润滑油23、主轴第二缓冲垫24等组成;该系统中缓冲垫1置于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顶部与主轴第一缓冲垫21接触处,第一动子组3在主轴5一端固定,且10个单独动子间距相同,第一定子组4共有10个单独的定子,使10个定子等间距地固定在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的内部,确保第一动子组3外径小于与第一定子组4的内径,主轴5贯通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与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主轴5中间部分与浮标6相连,通过主轴挡片22对浮标6进行固定,浮标6中心部分与主轴5接触壁间含有润滑油23,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通过主轴5与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相连,第二动子组8在主轴5另一端固定,同样确保10个单独动子间距相同,第二定子组9共有10个单独的定子,使10个定子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的内部上,同样确保第二动子8外径小于与第二定子组9的内径,能源储存装置11上端装有电源输出接口12,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固定在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上方,且上下间距固定不变,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和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的整体固定在海岛周围的海床上,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下部与放在海岛上的能源储存装置11通过电线10进行软连接。

3、其中补给平台模块由无人机13、第一充电模块14、检测装置15、机库舱盖16、第一电动合页17、第二充电模块18、第一停机坪19、机库侧盖20、第二停机坪27、第二电动合页30、机库32组成;该系统中机库舱盖16通过电动合页17连接在机库上,第一充电模块14置于第一停机坪19上,无人机13停靠在第一充电模块14上,检测装置15固定在机库32内壁四周,第二充电模块18位于机库32底部第二停机坪27上,机库侧盖20通过第二电动合页30连接在底部,由上方打开进行作业。

4、其中无线充电模块由第一归中装置25、第一视觉识别标签26、第二归中装置28、第二视觉识别标签31组成;该系统中第一归中装置25与第一视觉识别标签26集成在第一充电模块14上,第一充电模块14下方与第一停机坪19相连,使第一充电模块14处于停机坪中心,第二归中装置28与第二视觉识别装置31集成在第二充电模块18上,同样使第二充电模块18处于第二停机坪27的中心,第一停机坪19与第二停机坪27之间存在高度差,以满足无人机13入舱需求。

5、浮标6的材质为玻璃钢;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与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外壳材质为耐海水腐蚀钢,外涂聚氨酯防腐涂料;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与主轴连接处用“o”型橡胶圈进行密封;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内部第一定子组4、第二定子组9为励磁绕组,由导线绕制而成;第一圆筒式发电机2、第二圆筒式发电机7内部第一动子组3、第二动子组8材质均为钦铁硼,10个动子之间用非导磁材料隔开。

6、第一充电模块14、第二充电模块18,两无人机13的充电模块中均为矩形耦合线圈.耦合实验采用的具体参数为线圈长度160mm、线圈匝数为8匝、线圈材料为横截面积为3平方毫米的500股利兹线、系统传输频率为60khz;无人机13充电部位上安装了轻量型耦合线圈,可以配合第一充电模块14、第二充电模块18进行高效充电。

7、第一充电模块14与第一停机坪19相连,并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箱体,第二充电模块18与第二停机坪27相连以滑轨固定于箱体的机库侧盖20,机库32通过智能系统控制机库舱盖16与机库侧盖20的开合;所述的补给平台模块可智能探测所适配无人机13靠近,实现自动开合机库舱盖16、机库侧盖20与第二停机坪27滑出;所述的补给平台模块可根据机库内无人机13存放情况和存电量,智能引导无人机13分别降落于第一停机坪19或第二停机坪27。

8、无人机13自身集成的接收器由一个或多个线圈组成,与发射器的线圈相互感应。

9、当无人机13未进行任务且进入战备状态时,无人机13的机库舱盖16与机库侧盖20为关闭状态,以防杂物进入影响无人机13充电补给,能源储存装置11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暂不进行升压操作;同时,信息网络控制中心将时刻准备接受指令进行任务行动,机库的自动化装置待命,收到任务指令后将迅速打开机库舱盖16与机库侧盖20让无人机13起飞。

10、当无人机13进行巡航时,平台信息控制中心将充当信息中转站,利用卫星加密向控制中心转发无人机13所探测到的信息;此外,平台自动化设备将对充电平台进行自检并向控制中心反馈自检结果,无人机13将组成集群配合完成任务,同时进行相关海域的事态感知与环境检测。

11、当无人机13结束任务返回补给时,平台会向每台无人机13自动匹配最适合的机库,补给平台的顶部设计有机库舱盖16,可以自动感应无人机13的接近,当无人机13接近补给平台时,感应顶盖会检测到无人机13的信号,并触发操作,机库舱盖16与机库侧盖20将会迅速打开,第一充电模块14、第二充电模块18处集成了第一归中装置25、第二归中装置28,用于引导无人机13准确停靠在补给平台上,第一归中装置25、第二归中装置28可以通过使用视觉标记、红外线或其他定位技术,帮助无人机13对准并停靠在正确的位置,无人机13降落在第一充电模块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岛的海上小型无人机自维持补给平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铭唐文辉王瑜白航潇薛煜轩徐鹏飞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