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14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包括内护板主体、金属板、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和增强杆,金属板设置在内护板主体表面,且金属板通过定位螺丝与内护板主体固定连接,金属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镂空区,且第一镂空区下方的金属板表面设置有第二镂空区,第一加强杆皆固定在第一镂空区的内部,第二加强杆皆固定在第二镂空区的内部,增强杆皆固定在第一加强杆之间和第二加强杆之间,内护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固定有阻燃板,阻燃板两侧的空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本技术不仅使得车门轻量化,安全、环保,提升了防撞缓冲性能,而且提升了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为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门体是汽车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汽车门体结构包括外层的金属面板、内层的车门内护板、以及一些必要附件,其中车门内护板的主要功能是包覆金属门板,提供优美外观,并满足人机工程、舒适性、功能性和方便性,在侧碰时提供适当的吸能保护。

2、车门内护板一般为塑料材质,被加工成与外层金属面板对应的形状后,通过螺丝安装于外层金属面板上,由于塑料材质的强度不高,在受到撞击时很容易裂损,而金属材质的内护板虽然强度提升了,但是自重较重,导致门体重量大,而且内护板的防撞缓冲性能一般,阻燃结构单一,导致阻燃性能一般,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包括内护板主体、金属板、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和增强杆,所述金属板设置在内护板主体表面,且所述金属板通过定位螺丝与内护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镂空区,且所述第一镂空区下方的金属板表面设置有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一加强杆皆固定在第一镂空区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杆皆固定在第二镂空区的内部,所述增强杆皆固定在第一加强杆之间和第二加强杆之间,所述内护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有阻燃板,所述阻燃板两侧的空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一侧与空腔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弹性板的另一侧与阻燃板粘黏。

3、进一步的,所述内护板主体表面的边缘位置处粘黏有密封胶条,提高了内护板主体的密封性。

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表面设置有面饰板,面饰板与金属板粘黏,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增强杆均为木纤维材质,具有高强度、重量轻的特点。

6、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壁上粘黏有隔音棉,起到了隔音的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阻燃板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内腔,且所述阻燃内腔的内部粘黏有阻燃气囊,阻燃气囊的内部充有惰性气体,并且所述阻燃气囊外侧的阻燃内腔内部设置有阻燃填充物,提升了内护板的阻燃性能。

8、进一步的,所述阻燃板两侧的外表面上皆粘黏有等间距的吸音体,便于吸收噪音。

9、进一步的,所述吸音体为半球形结构,且所述吸音体的内部皆设有吸音孔,吸音降噪效果好。

10、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后,本技术方案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如下:

11、该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不仅使得车门轻量化,安全、环保,提升了防撞缓冲性能,而且提升了阻燃性能;通过设置有金属板、定位螺丝、第一镂空区、第一加强杆、第二镂空区、第二加强杆、增强杆,由于金属板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镂空区、第二镂空区两处镂空,减轻了金属板的重量,并在第一镂空区、第二镂空区中固定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均通过增强杆进行进一步加强,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增强杆均为木纤维材质,木纤维是利用木碎屑和纤维热压成的,具有高强度、重量轻的特点,在保证车门强度的前提下,使得车门轻量化,从而减轻了整车的重量,同时木纤维还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木纤维产品在被动撞击情况下无碎片和锋利边缘产生,因此具有更佳安全效果,此外,木纤维材料可以有效降低voc,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通过设置有阻燃板、第一弹性板、第二弹性板,当内护板主体受到挤压或碰撞时,空腔内部的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对挤压或碰撞力进行吸收,当力消失后,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回弹使得内护板主体恢复至原状,从而提升了内护板的防撞缓冲性能;通过设置有阻燃内腔、阻燃气囊、阻燃填充物,由于阻燃板内部的阻燃内腔中设有阻燃气囊和阻燃填充物,阻燃填充物具有阻燃的特性,同时,当阻燃气囊破裂后会释放惰性气体,可抑制火情,从而提升了内护板的阻燃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护板主体(1)、金属板(4)、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9)和增强杆(10),所述金属板(4)设置在内护板主体(1)表面,且所述金属板(4)通过定位螺丝(5)与内护板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镂空区(6),且所述第一镂空区(6)下方的金属板(4)表面设置有第二镂空区(8),所述第一加强杆(7)皆固定在第一镂空区(6)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杆(9)皆固定在第二镂空区(8)的内部,所述增强杆(10)皆固定在第一加强杆(7)之间和第二加强杆(9)之间,所述内护板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1),且所述空腔(11)的内部固定有阻燃板(12),所述阻燃板(12)两侧的空腔(1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板(13)和第二弹性板(14),第一弹性板(13)和第二弹性板(14)的一侧与空腔(11)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弹性板(13)的另一侧与阻燃板(12)粘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板主体(1)表面的边缘位置处粘黏有密封胶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4)表面设置有面饰板(2),面饰板(2)与金属板(4)粘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9)、增强杆(10)均为木纤维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内壁上粘黏有隔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板(12)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内腔(17),且所述阻燃内腔(17)的内部粘黏有阻燃气囊(18),阻燃气囊(18)的内部充有惰性气体,并且所述阻燃气囊(18)外侧的阻燃内腔(17)内部设置有阻燃填充物(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板(12)两侧的外表面上皆粘黏有等间距的吸音体(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体(15)为半球形结构,且所述吸音体(15)的内部皆设有吸音孔(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护板主体(1)、金属板(4)、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9)和增强杆(10),所述金属板(4)设置在内护板主体(1)表面,且所述金属板(4)通过定位螺丝(5)与内护板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镂空区(6),且所述第一镂空区(6)下方的金属板(4)表面设置有第二镂空区(8),所述第一加强杆(7)皆固定在第一镂空区(6)的内部,所述第二加强杆(9)皆固定在第二镂空区(8)的内部,所述增强杆(10)皆固定在第一加强杆(7)之间和第二加强杆(9)之间,所述内护板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1),且所述空腔(11)的内部固定有阻燃板(12),所述阻燃板(12)两侧的空腔(1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板(13)和第二弹性板(14),第一弹性板(13)和第二弹性板(14)的一侧与空腔(11)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弹性板(13)的另一侧与阻燃板(12)粘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体内侧护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板主体(1)表面的边缘位置处粘黏有密封胶条(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优全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