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703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包括:框架,框架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百叶片,若干百叶片竖直设于框架内,百叶片的顶边与底边分别连接于框架的上下侧,若干百叶片平行,相邻百叶片间形成导流腔,导流腔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百叶片包括:第一百叶片及第二百叶片,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朝向第一开口,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连接于第二百叶片的一面,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朝向第二开口,第二百叶片的另一侧边朝向第一开口,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与第二百叶片的另一侧边间形成槽口朝向第一开口的挡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挡水槽顺利遮挡由第一开口进入的流体,提高了挡雨防进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百叶,尤其涉及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


技术介绍

1、目前,考虑到建筑局部通风及设备层等要求,玻璃幕墙上需要部分设置百叶。传统的幕墙百叶虽然达成了通风效果,但在挡雨防进水方面还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幕墙百叶挡雨防进水方面效果不好的弊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百叶片,若干所述百叶片竖直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百叶片的顶边与底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上下侧,若干所述百叶片平行,相邻所述百叶片间形成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百叶片包括:第一百叶片及第二百叶片,所述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面,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百叶片的另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百叶片的另一侧边间形成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挡水槽。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百叶片包括:第一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一弯弧部和第二弯弧部,所述第一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弧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正反面两侧方向,以致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在所述第一弯弧部和所述第二弯弧部的连接处存在一次变向。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朝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百叶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存在重叠。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百叶片包括:第二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三弯弧部和第四弯弧部,所述第三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四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弯弧部与所述第四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百叶片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四弯弧部与所述第一弯弧部的弧心均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面一侧或反面一侧。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弯弧部与所述第三弯弧部的弧心分别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反面两侧方向,且所述第三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弧心均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面一侧或反面一侧。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右框,所述下框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的边缘高度高于所述下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的边缘高度。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设有朝向所述框架左框或右框方向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的第一内勾。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设有分别朝向所述框架左框和右框方向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的第二内勾。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百叶片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上框和下框。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百叶片上设有至少两个供螺钉穿设的连接槽,其中一个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一百叶片上,另一个设于所述第二百叶片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百叶片与所述第二百叶片的连接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通过若干百叶片间形成的导流腔可以顺利实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互通以实现换气,又通过第一百叶片与第二百叶片间形成的挡水槽可以顺利遮挡由第一开口进入的流体,提高了百叶系统的挡雨防进水性能。

14、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叶片包括:第一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一弯弧部和第二弯弧部,所述第一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弧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正反面两侧方向,以致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在所述第一弯弧部和所述第二弯弧部的连接处存在一次变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朝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百叶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存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百叶片包括:第二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三弯弧部和第四弯弧部,所述第三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四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弯弧部与所述第四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百叶片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四弯弧部与所述第一弯弧部的弧心均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面一侧或反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弯弧部与所述第三弯弧部的弧心分别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反面两侧方向,且所述第三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弧心均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面一侧或反面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右框,所述下框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的边缘高度高于所述下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的边缘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设有朝向所述框架左框或右框方向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一百叶片的一侧边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的第一内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设有分别朝向所述框架左框和右框方向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二百叶片的一侧边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的第二内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上框和下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上设有至少两个供螺钉穿设的连接槽,其中一个连接槽设于所述第一百叶片上,另一个设于所述第二百叶片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百叶片与所述第二百叶片的连接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叶片包括:第一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一弯弧部和第二弯弧部,所述第一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弯弧部与所述第二弯弧部的弧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正反面两侧方向,以致所述第一百叶片本体在所述第一弯弧部和所述第二弯弧部的连接处存在一次变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叶片的另一侧边朝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百叶片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在面的投影存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百叶片包括:第二百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百叶片本体上的第三弯弧部和第四弯弧部,所述第三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四弯弧部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弯弧部与所述第四弯弧部的截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百叶片具有正反两面,所述第四弯弧部与所述第一弯弧部的弧心均位于所述百叶片的正面一侧或反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系统百叶的排水构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君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