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02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4
本申请属于光、电拖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包括与钢丝铠装缆连接的承载上外套和与水下设备壳体连接的承载下外套,承载下外套内具有密封舱;密封舱和承载上外套的内壁面组成空腔,伸入承载上外套空腔内的外层钢丝呈伞状由伸入端向密封舱方向渐扩并固定在空腔内壁;剥离钢丝层所露出的护套呈松弛状态由承载上外套的空腔向密封舱的引入口伸入,经密封舱内盘线后由密封舱的引出口伸出,钢丝铠装缆的护套与密封舱的引出口密封固定。本申请承载能力高、可靠性高、耐腐蚀性能好,在民用水下搜救打捞设备、水下巡检设备以及军用水下侦查设备、水下渗透设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拖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探测和研究在不断深入,其中一些船载拖曳的水下设备在人类海洋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与海洋相关的诸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了海洋探测和开发的重要手段。

2、拖曳水下设备作业时,钢丝铠装缆用于传输光电信号和承受拖曳力。在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连接处,若采用水密连接器直接连接,连接器不能满足承载要求,容易损坏连接器。在水下目标搜寻、水文勘测等应用场合,密封性能好、承载大,若光电缆破损时可较便捷完成承重头维修、制作,这样的承重结构便成了迫切需要的海洋作业设备。

3、在海洋环境作业中,钢丝铠装拖曳缆与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一方面要满足传输光电信号的要求,一方面要能承受恶劣海况的大载荷,这样才能确保作业任务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该承重结构耐腐蚀性能好、承载能力高、可靠性高,同时制作承重头工艺过程便携,外场作业环境可进行维修、制作,可大幅度提升设备作业的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性。在民用水下搜救打捞设备、水下巡检设备以及军用水下侦查设备、水下渗透设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所述钢丝铠装缆包括外层铠装钢丝、位于所述铠装钢丝内层的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内的光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承载上外套和承载下外套,所述承载下外套与水下设备壳体连接,所述承载下外套内具有密封舱;所述密封舱和所述承载上外套的内壁面组成空腔,所述钢丝铠装缆的一端与外部收缆设备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的空腔、且与所述承载上外套的结合处密封固定,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空腔内的外层钢丝呈伞状由伸入端向所述密封舱方向渐扩、且通过结构胶均匀黏贴在空腔内壁面;

4、所述密封舱具有光电线束的引入口和引出口,剥离钢丝层所露出的护套呈松弛状态由所述承载上外套的空腔向密封舱的引入口伸入,经所述密封舱内盘线后由所述密封舱的引出口伸出与水下设备通过光电线束电连接,所述钢丝铠装缆的护套与所述密封舱的引出口密封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舱包括接线舱壳体和密封盖;所述接线舱壳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安装在所述接线舱壳体的开口处;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密封盖上的密封接头。

6、进一步地,还包括盘线盒;所述盘线盒位于所述密封舱内,所述盘线盒设有光电线束的走线槽。

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和所述第二护套均具有光电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护套安装在所述承载上外套和钢丝铠装缆上,所述第二护套安装在述密封接头和引出的光电线束上。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开有光电线束过孔,所述光电线束过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承载上外套的端口中心轴共线。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安装在所述承载上外套内的光电线束和所述密封盖的光电线束过孔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安装在所述密封接头的引出端口内壁和引出的光电线束之间。

10、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安装在所述密封盖具有光电线束过孔的面外侧,用于夹紧所述承载上外套内的光电线束。

11、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铠装缆和所述承载上外套的端部采用结构胶密封,散开的钢丝和所述承载上外套的内腔采用结构胶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上外套、所述承载下外套、所述接线舱壳体、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密封接头均采用良好的耐腐蚀性材料。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套和所述第二护套采用模具灌封而成。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承重结构受到的拖曳力经由承载下外套传递至承载上外套和伞状钢丝上,再传递至钢丝铠装缆上,通过伞状钢丝对拖曳力导向传递,避免对承载上外套内的光电线束产生拖曳力,而伸入密封舱内的光电线束呈松弛状态引出,承载下外套直接和水下设备连接承载了大部分载荷,大大降低拖曳力对光电线束造成的损坏,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水密连接器直接连接,具有承载能力高、耐腐蚀性好、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既能满足传输光电信号要求,又能承受恶劣海况的大载荷的承重结构,在民用水下搜救打捞设备、水下巡检设备以及军用水下侦查设备、水下渗透设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16、第二、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通过承载下外套承载了水下设备的主要拖曳力,通过散开的钢丝、钢丝铠装缆与承载上外套固定牢固,进一步提高了承载拖曳力,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水密连接器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承载能力高、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大载荷承载需求和光电信号传输需求;

17、第三、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舱内装有盘线盒,盘线盒为进入密封舱内的光电线束提供固定支撑,防止光电线束摆动;

18、第四、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的密封性,对钢丝铠装缆和第二端缆芯起到保护作用,采用聚氨酯材质,该材质满足在海水腐蚀环境下一定工作年限要求;

19、第五、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密封性能,为密封舱提供密封耐压的工作环境;

20、第六、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通过锁紧套夹紧第一端缆芯,有效限制光电线束的出缆方向,同时还能辅助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的灌封工艺过程,防止灌封是缆芯窜动,有效保证灌封的密封性能;。

21、第七、本专利技术对工作环境无特殊要求,对作业仪器无特殊要求,制作过程便捷、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所述钢丝铠装缆包括外层铠装钢丝、位于所述铠装钢丝内层的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内的光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承载上外套(2)和承载下外套(5),所述承载下外套(5)与水下设备壳体连接,所述承载下外套(5)内具有密封舱;所述密封舱和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内壁面组成空腔,所述钢丝铠装缆的一端与外部收缆设备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空腔、且与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结合处密封固定,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2)空腔内的外层钢丝呈伞状由伸入端向所述密封舱方向渐扩、且通过结构胶均匀黏贴在空腔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包括接线舱壳体(6)和密封盖(11);所述接线舱壳体(6)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11)安装在所述接线舱壳体(6)的开口处;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密封盖(11)上的密封接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线盒(7);所述盘线盒(7)位于所述密封舱内,所述盘线盒(7)设有光电线束的走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护套(1)和第二护套(14);所述第一护套(1)和所述第二护套(14)均具有光电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护套(1)安装在所述承载上外套(2)和钢丝铠装缆上,所述第二护套(14)安装在述密封接头(12)和引出的光电线束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1)上开有光电线束过孔,所述光电线束过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端口中心轴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13);所述第一密封垫(4)安装在所述承载上外套(2)内的光电线束和所述密封盖(11)的光电线束过孔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13)安装在所述密封接头(12)的引出端口内壁和引出的光电线束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套(3);所述锁紧套(3)安装在所述密封盖(11)具有光电线束过孔的面外侧,用于夹紧所述承载上外套(2)内的光电线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铠装缆和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端部采用结构胶密封,散开的钢丝和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内腔采用结构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上外套(2)、所述承载下外套(5)、所述接线舱壳体(6)、所述密封盖(11)和所述密封接头(12)均采用良好的耐腐蚀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1)和所述第二护套(14)采用模具灌封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所述钢丝铠装缆包括外层铠装钢丝、位于所述铠装钢丝内层的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内的光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承载上外套(2)和承载下外套(5),所述承载下外套(5)与水下设备壳体连接,所述承载下外套(5)内具有密封舱;所述密封舱和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内壁面组成空腔,所述钢丝铠装缆的一端与外部收缆设备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空腔、且与所述承载上外套(2)的结合处密封固定,伸入所述承载上外套(2)空腔内的外层钢丝呈伞状由伸入端向所述密封舱方向渐扩、且通过结构胶均匀黏贴在空腔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包括接线舱壳体(6)和密封盖(11);所述接线舱壳体(6)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11)安装在所述接线舱壳体(6)的开口处;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密封盖(11)上的密封接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线盒(7);所述盘线盒(7)位于所述密封舱内,所述盘线盒(7)设有光电线束的走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丝铠装缆和水下设备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护套(1)和第二护套(14);所述第一护套(1)和所述第二护套(14)均具有光电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护套(1)安装在所述承载上外套(2)和钢丝铠装缆上,所述第二护套(14)安装在述密封接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生汤羽昌陈龙钱斌毕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桑泰海洋仪器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