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97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3
申请提出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软管,第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连通,第二端向二衬台车拱形模板顶部浇筑混凝土,还包括设于软管一侧的动滑轮组件,以及驱动动滑轮组件移动的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动力组件,使用时,软管绕设在动滑轮组件上,混凝土从第一端送入软管,从第二端排出浇筑在二车台车的拱形模板顶部,随着动滑轮组件被动力组件驱动朝远离第一端方向移动,带动第二端同步移动,根据动滑轮原理,本申请驱动动滑轮组件费力省距离,使沿第一方向上,第二端移动的距离是动滑轮组件移动距离的两倍,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驱动第二端移动,其距离更短,节省空间,方便其他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固定后,需要进行二次衬砌施工,需要在初期支护内侧设置二衬台车,现有的二衬台车主要包括拱形模板、门架、辅助支撑等结构,拱形模板外壁与初期支护的位置关系如图8所示,二次衬砌施工是在拱形模板外壁与初期支护之间浇筑混凝土,现有的浇筑顺序是先对拱形模板两侧进行浇筑,最后对拱形模板顶部进行浇筑,从而形成二衬结构,专利cn 215949499u公开的一种用于隧道纵向连续灌注的二衬台车系统,其具有灌注枪和灌注小车,灌注枪一端与灌注小车连通,另一端向拱形模板外壁与初期支护之间浇筑混凝土,灌注枪水平放置且可深入拱形模板与初期支护的最深处,浇筑时,通过灌注小车水平移动,带动灌注枪的浇筑端由拱形模板与初期支护结构的最深处向外水平移动,灌注枪在移动过程中其浇筑端持续灌注;

2、为了保证灌注枪可以对拱形模板最深处的位置浇筑,灌注枪需要保证足够的长度,进而需要预留满足灌注枪完全退出拱形模板的移动距离,其施工前后均占用较大空间,影响其他设备设施进入施工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用于二衬台车顶部的浇筑,所述二衬台车包括拱形模板,所述拱形模板内部具有第一空间,所述浇筑装置包括:

2、软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混凝土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拱形模板外壁顶端;

3、动滑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一侧,所述软管绕设在所述动滑轮组件一侧;

4、动力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动力组件可驱动所述动滑轮组件沿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滑轮组件包括弧形的第一导轮组,其开口朝向所述动力组件侧,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导轮,所述软管置于所述第一导轮组远离所述动力组件端,各所述第一导轮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软管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一导轮的外壁抵接。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滑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侧的弧形的第二导轮组,所述第二导轮组形成的弧形与所述第一导轮组形成的弧形分别位于两个同心圆上,所述第二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导轮,各所述第二导轮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二导轮抵接。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靠近所述动滑轮组件端还设有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动滑轮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丝杆,所述丝杆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杆外套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动滑轮组件连接,所述滑块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所述第三液压马达。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轨道小车,所述轨道小车上设有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丝杆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包括通过安装套管与所述轨道小车连接的外齿环,所述外齿环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齿环外设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外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外齿环啮合;所述第一液压马达靠近所述输出轴端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带动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以所述第二轴线为中心转动。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转支撑上设有调高组件,所述调高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丝杆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位置。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外齿环端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调高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一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臂、驱动所述第一臂转动的第一液压组件,和驱动所述第二臂转动的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转动轴的轴线延长线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轨道小车上的第二液压马达,所述二衬台车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门架,所述门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液压马达驱动所述轨道小车沿所述第一轨道延伸方向移动。

14、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软管,第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连通,第二端向二衬台车拱形模板顶部浇筑混凝土,还包括设于软管一侧的动滑轮组件,以及驱动动滑轮组件移动的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动力组件,使用时,软管绕设在动滑轮组件上,混凝土从第一端送入软管,从第二端排出浇筑在二车台车的拱形模板顶部,随着动滑轮组件被动力组件驱动朝远离第一端方向移动,带动第二端同步移动,根据动滑轮原理,本申请驱动动滑轮组件费力省距离,使沿第一方向上,第二端移动的距离是动滑轮组件移动距离的两倍,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驱动第二端移动,其距离更短,节省空间,方便其他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用于二衬台车(1)顶部的浇筑,所述二衬台车(1)包括拱形模板(11),所述拱形模板(11)内部具有第一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件(3)包括弧形的第一导轮组,其开口朝向所述动力组件(4)侧,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导轮(31),所述软管(2)置于所述第一导轮组远离所述动力组件(4)端,各所述第一导轮(31)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软管(2)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一导轮(31)的外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件(3)还包括设于所述软管(2)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侧的弧形的第二导轮组,所述第二导轮组形成的弧形与所述第一导轮组形成的弧形分别位于两个同心圆上,所述第二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导轮(32),各所述第二导轮(32)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软管(2)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二导轮(32)抵接。

<p>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靠近所述动滑轮组件3端还设有直线驱动组件(6),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动滑轮组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包括壳体(61),和设于壳体(61)内的丝杆(63),所述丝杆(63)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杆(63)外套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64),所述滑块(64)通过第三连接杆(65)与所述动滑轮组件(3)连接,所述滑块(64)外壁与所述壳体(61)内壁贴合,所述壳体(61)一侧设有驱动所述丝杆(63)转动的第三液压马达(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轨道小车(43),所述轨道小车(43)上设有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连接的旋转组件(5),所述旋转组件(5)用于限制所述丝杆(63)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5)包括回转支撑(52),所述回转支撑(52)包括通过安装套管(51)与所述轨道小车(43)连接的外齿环(55),所述外齿环(55)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齿环(55)外设有第一液压马达(53),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3)的输出轴外套设有第二齿轮(56),所述第二齿轮(56)与所述外齿环(55)啮合;所述第一液压马达(53)靠近所述输出轴端连接有端盖(57),所述端盖(57)带动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以所述第二轴线为中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撑(52)上设有调高组件(7),所述调高组件(7)用于调节所述丝杆(63)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7)远离所述外齿环(55)端设有第一安装座(71),所述调高组件(7)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71)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臂(72)、与所述第一臂(7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71)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臂(75)、驱动所述第一臂(72)转动的第一液压组件,和驱动所述第二臂(75)转动的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一臂(72)和所述第二臂(75)的转动轴的轴线延长线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轨道小车(43)上的第二液压马达(44),所述二衬台车(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门架(12),所述门架(12)上设有第一轨道(41),所述第一轨道(41)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液压马达(44)驱动所述轨道小车(43)沿所述第一轨道(41)延伸方向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用于二衬台车(1)顶部的浇筑,所述二衬台车(1)包括拱形模板(11),所述拱形模板(11)内部具有第一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件(3)包括弧形的第一导轮组,其开口朝向所述动力组件(4)侧,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导轮(31),所述软管(2)置于所述第一导轮组远离所述动力组件(4)端,各所述第一导轮(31)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软管(2)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一导轮(31)的外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件(3)还包括设于所述软管(2)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侧的弧形的第二导轮组,所述第二导轮组形成的弧形与所述第一导轮组形成的弧形分别位于两个同心圆上,所述第二导轮组包括多个周向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导轮(32),各所述第二导轮(32)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软管(2)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壁与各所述第二导轮(3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靠近所述动滑轮组件3端还设有直线驱动组件(6),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动滑轮组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6)包括壳体(61),和设于壳体(61)内的丝杆(63),所述丝杆(63)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丝杆(63)外套设有螺纹连接的滑块(64),所述滑块(64)通过第三连接杆(65)与所述动滑轮组件(3)连接,所述滑块(64)外壁与所述壳体(61)内壁贴合,所述壳体(61)一侧设有驱动所述丝杆(63)转动的第三液压马达(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二衬顶部均匀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轨道小车(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强京工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