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杰专利>正文

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91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3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U形框,所述U形框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两个缓冲槽。本技术可通过把U形框安装在风电塔筒的内部,使其电缆本体传入安装槽中,再把电缆一侧与绷直杆的一侧接触,实现对电缆左右固定,防止电缆之间互相碰撞摩擦,遇到恶劣时,塔筒摇晃电缆拉扯时,通过活动块挤压弹簧,使电缆本体可竖直伸长,当停止晃动时,通过弹簧顶压活动块,使其绷直杆继续对其电缆绷直,避免缠绕,降摩结构可降低电缆在安装槽中滑动的摩擦力,达到本装置可实现对电缆进行绷直避免缠绕,同时也对电缆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受到张力拉断,进而增加了其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塔是将风力转化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广义上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和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电机,风力发电机使用自然能源转化成电能,具有环保的特性,被广泛使用,风力发电塔组由风轮、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和安全系统、机舱、塔筒和基础组成,其中塔筒为风力发电的塔杆,通常为多节拼凑而成,内部为空心,内部会设有电缆便于进行对电路传输。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9242125u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风电塔筒,风电塔筒的内侧壁连接有弧形固定条,弧形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穿缆板,风电塔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性弹簧,第一钢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弧形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空槽。本技术通过风电塔筒、弧形固定片、第一钢性弹簧、连接板、贯穿孔、第二钢性弹簧、支撑块、活动夹和卡勾的搭配使用,使得弧形固定片能够快速和风电塔筒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磁性连接,受到周围磁场影响,导致其脱落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螺栓逐一拧动较为耗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整体装置安装的时间,加快工作的进度。

3、然而在实施以上方技术方案时,存在以下问题:以上技术方案可实现弧形固定片能够快速和风电塔筒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磁性连接,受到周围磁场影响,导致其脱落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螺栓逐一拧动较为耗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整体装置安装的时间,加快工作的进度,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目前陆地上风机的塔筒大多在50—120米之间,当遇到恶劣天气影响,其塔筒容易发生相对较大幅度晃动,解决办法是在筒体内预留足够长度电缆,在晃动时,使得晃动时不会对电缆进行造成撕扯,但是预留过长电缆在内部,容易造成电缆之间互相缠绕,由于其电缆的功率较大,若是缠绕一起容易发热,严重的可造成灾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当遇到恶劣天气时,筒体可能会发生摇晃,在其摇晃过程中会对内部的电缆造成撕扯,若是内部预留过长电缆其之间容易缠绕,之间发热,导致发生灾害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u形框,所述u形框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两个缓冲槽,两个所述缓冲槽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缓冲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绷直杆;

3、所述u形框内壁的前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铰接有挡板,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和所述挡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降摩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降摩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和挡板相近一侧的降摩槽、转动连接在所述降摩槽内部的滚轮。

5、进一步地,所述绷直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垫,所述隔离垫与所述绷直杆之间相粘接。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

7、进一步地,所述u形框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杆之间相匹配,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u形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呈为弧形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u形框之间相焊接。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之间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绷直杆的外侧壁相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通过设置u形框、缓冲槽、弹簧、活动块、绷直杆、固定座、挡板、安装槽、降摩结构,本技术可通过把u形框安装在风电塔筒的内部,使其电缆本体传入安装槽中,再把电缆一侧与绷直杆的一侧接触,实现对电缆左右固定,防止电缆之间互相碰撞摩擦,遇到恶劣时,塔筒摇晃电缆拉扯时,通过活动块挤压弹簧,使电缆本体可竖直伸长,当停止晃动时,通过弹簧顶压活动块,使其绷直杆继续对其电缆绷直,避免缠绕,降摩结构可降低电缆在安装槽中滑动的摩擦力,达到本装置可实现对电缆进行绷直避免缠绕,同时也对电缆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受到张力拉断,进而增加了其使用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U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两个缓冲槽(2),两个所述缓冲槽(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与所述缓冲槽(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绷直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摩结构(9)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8)和挡板(7)相近一侧的降摩槽(901)、转动连接在所述降摩槽(901)内部的滚轮(9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垫(10),所述隔离垫(10)与所述绷直杆(5)之间相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限位杆(11)的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孔(12),两个所述限位孔(12)与所述限位杆(11)之间相匹配,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一侧呈为弧形状,所述安装板(13)与所述U形框(1)之间相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座(6)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一侧开设有销孔(16),所述销孔(16)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与所述螺纹孔(15)之间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设置有电缆本体(18),所述电缆本体(18)的外侧壁与所述绷直杆(5)的外侧壁相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u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两个缓冲槽(2),两个所述缓冲槽(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与所述缓冲槽(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绷直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摩结构(9)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8)和挡板(7)相近一侧的降摩槽(901)、转动连接在所述降摩槽(901)内部的滚轮(9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垫(10),所述隔离垫(10)与所述绷直杆(5)之间相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限位杆(11)的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杰王兵李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