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45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从下向上依次是下TAC膜、下PVA膜、上PVA膜、上TAC膜和补偿膜,各层膜之间粘合连接;下PVA膜和上PVA膜的吸收轴角度为相互垂直角度进行对贴,补偿膜的光轴的贴合角度取决于补偿膜使用的特性;当下PVA膜和上PVA膜中的其中一层PVA膜加工处理时,则另一层PVA膜的对应位置不能加工处理,所述加工处理指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PVA膜去除或者处理后形成上下贯穿的孔或槽或无孔去偏部位,使其没有偏振作用或者存在低偏振作用;形成左旋的圆偏光或右旋的圆偏光;以及形成左旋光和右旋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边缘漏光、烧边、3D显示效果更精细等问题,厚度可以做到更低,降低两层偏光片堆叠位置的高度差,从而增大视角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偏光片,尤其涉及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led显示屏上涉及的3d显示技术已成为新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利用视差原理,观看者观看画面时,只要提供拍摄位置稍微错开的两组图像,分别供左、右眼观看,便可以看到一组具有立体感的画面。万变不离其宗,以视差原理为基础,目前共有4种方法实现3d显示,分别为分色、分光、分时和光栅方法。

2、一、分色方法实现。分色技术是利用色差来显示的3d显示技术。其通过红蓝、红绿、棕蓝三种分色眼镜(互补色眼镜)实现两眼观看图像的交替与叠加,通过两眼观看不同图像从而实现立休成像。分色眼镜的主要区别在于镜片的不同,同时对片源的要求与对眼镜的要求是一样的,比如,红蓝的眼镜要红蓝的片源,红绿的眼镜要红绿的片源,棕蓝的眼镜要棕蓝的片源;其中又以红蓝的片源居多。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部分图像是送给左眼,蓝色部分图像送给右眼,然后在大脑里融合便形成了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虽然分色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2d到3d转换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实现的led显示屏3d显示使用到的三种滤色镜一样都会降低到达观看者眼睛的图像亮度及特定的颜色信息。观看时,左右两眼接收到的输入信息不能做到平衡一致,虽然经大脑的后期加工可以将两侧眼睛观看到的信息重新组合在一起,但会引起视神经的疲劳,所以分色眼镜不能长时间使用。由于led显示屏在亮度方面先天性的优势,因此这种方法是实现起来最简单的具有3d效果的显示方法。

3、二、分光方法实现。分光实现3d显示的原理同分色原理具有一定的类似 ,只是分光显示利用光具有的方向性通过左右眼佩戴偏光滤镜或偏光片过滤掉某个角度偏振光以外的所有光,让部分图像光线只进入左眼,部分图像光线只进入右眼。通过led显示屏上两种方向的偏振光分别输出两套画面,从而实现3d效果的显示。观看者需佩戴偏光眼镜进行观看,眼镜的左右镜片可以分别让方向相互垂直偏振光通过,这样就实现了左右眼观看图像的立体效果。但分光技术应用于led显示屏上,存在的问题是偏振光的产生,只有通过左右眼观看经过偏光后的两幅不同图像,通过左右两片镜片分别让各自的偏振光线通过,才能使不同的两幅图像分别进入左右眼,最终通过人脑内视觉系统合成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但分光技术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该技术应用到led显示屏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led显示屏的技术原理决定了这种屏幕很难实现两种方向的偏振光分别输出两套画面,由于led显示屏的图像叠加在一起无法分开, 所以到目前为止,偏光技术还不能应用到led显示屏上。现有的3d显示偏光片存在厚度大、边缘烧边严重、容易出现漏光且精度不够等问题。

4、三、光栅方法实现。光栅技术和前面的两种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别,具有不同的实现原理。这种方法根据视差障碍原理使影像交互排列,先通过细长的纵列光栅后再由两眼进行观看,由于进入左、右眼的纵向影像因视差障碍器被分开,造成左、右眼所捕捉的影像产生微小偏离,最后实现大脑内的三维成像。具体实现方法是通过在led显示屏上加装平行的栅格将屏幕纵向分为一条条垂直方向上的栅条来实现3d显示效果,栅条交错显示左眼和右眼画面,如奇数条显示左眼画面,偶数条显示右眼画面,然后通过在屏幕和观众之间设置同样为垂直方向上的栅条组成的视差障碍,通过遮挡两眼视线交点以外部分的视线,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的显示。但光栅方法实现立体显示有其特有的局限性,如果观看者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话,那么视差障碍位置也要随之改变。目前采用多视点技术解决这一问题,使用这种方法不影响观看效果,同时实现起来较为简单。目前可使用tn玻璃覆盖在led显示屏上的办法,通过加电控制是否生成光栅,从而实现在一个显示屏中既可以显示2d画面,也可以显示3d画面。但光栅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光栅式显示屏如果使用双视点技术,观看者对应的显示屏的水平像素就会减半,如果使用多视点技术,水平像素就会变为1/n,因此采用这种方法,为了实现较佳的图像显示质量,就必须成倍的增加显示水平像素,极大地增加了成本。

5、四、分时方法实现。前面三种方法是外置设备实现3d立体显示,分时方法则是挖掘显示屏自身的潜力实现三维效果。 这种方法通过将两套画面在极短的时间内交替播放,具体说就是 led显示屏在第一次刷新时播放进入观看者左眼的画面,同时通过观看者佩戴的眼镜遮住观看者的右眼,下一次刷新时交换左右方向。将上述两个动作连续交换,即将两套快门画面进行高速切换,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和大脑的合成作用最终形成连续的3d画面。目前,广泛使用的眼镜是可高速连续遮挡左右眼的液晶快门眼镜。这种方法对led显示屏和液晶快门眼镜的同步要求很高,需要增加专用的无线发射设备来同对led显示屏及液晶快门眼镜进行同步。分时技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不会损失亮度,同时依赖led显示屏的高刷新率能力无需对原led显示系统进行大的改动,只要增加信号同步设备就可以实现3d效果的完美呈现,具有较低的设备购置及使用维护成本,是目前占据统治地位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在于:克服现有的3d显示偏光片存在厚度大、边缘烧边严重、容易出现漏光且精度不够等问题,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出一种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很好地解决边缘漏光、烧边、3d显示效果更精细等问题,且厚度可以做到更低。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圆偏 3d显示偏光片,从下向上依次是下tac膜、下pva膜、上pva膜、上tac膜和补偿膜,各层膜之间粘合连接;

3、下pva膜和上pva膜的吸收轴角度为相互垂直角度进行对贴,补偿膜的光轴的贴合角度取决于补偿膜使用的特性,能够使其光轴角度与下pva膜和上pva膜分别形成左旋和右旋的光;

4、当下pva膜和上pva膜中的其中一层pva膜加工处理时,则另一层pva膜的对应位置不能加工处理,所述加工处理指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pva去除或者处理后形成上下贯穿的孔或槽或无孔去偏部位,使其没有偏振作用或者存在低偏振作用,所述孔或槽或无孔去偏部位大小相同,所述孔的形状为方形孔、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

5、从下tac膜和下pva膜出来的线偏光经过上pva膜和上tac膜去偏部位后再经过补偿膜后形成左旋或右旋的圆偏光,从上pva膜和上tac膜出来的线偏光与从下tac膜和下膜去偏部位出来的线偏光经过补偿膜后形成与上述圆偏光相反的右旋或左旋的圆偏光;

6、从下tac膜和下pva膜没有去偏位置与上pva膜和上tac膜没有去偏位置穿过的光将会被吸收而不会经过补偿膜;

7、分别从下tac膜和下pva膜去偏部位经过pva膜和上tac膜以及下tac膜和下pva膜经过上pva膜和上tac膜去偏部位出来的两束角度互相垂直的线偏光,经过补偿膜之后,分别形成左旋光和右旋光。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物理手段包括打孔、高温或蒸汽处理、挖空、去除或穿透孔,所述化学手段包括侵蚀、氧化、还原或络合。

9、上述技术方案中:下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从下向上依次是下TAC膜(1)、下PVA膜(2)、上PVA膜(3)、上TAC膜(4)和补偿膜(5),各层膜之间粘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手段包括打孔、高温或蒸汽处理、挖空、去除或穿透孔,所述化学手段包括侵蚀、氧化、还原或络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下PVA膜(2)上开设有若干列以相等距离间隔分布的下PVA膜穿孔纵列(22),每一列下PVA膜穿孔纵列(22)包括有若干个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等距离间隔分布的正方形的下PVA膜穿孔(222),下PVA膜穿孔(222)即为上述的在下PVA膜(2)上形成的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下PVA膜(2)上开设有若干列以相等距离间隔分布的下PVA膜开孔纵列(24),每一列下PVA膜开孔纵列(24)包括有若干个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等距离间隔分布的长方形的下PVA膜开孔(242),下PVA膜开孔(242)即为上述的在下PVA膜(2)上形成的孔;

<p>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下PVA膜(2)上开设有若干列平行的长条形的等距离间隔分布的下PVA膜开槽(26),下PVA膜开槽(26)即为上述的在下PVA膜(2)上形成的槽;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圆偏3D显示偏光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偏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从下向上依次是下tac膜(1)、下pva膜(2)、上pva膜(3)、上tac膜(4)和补偿膜(5),各层膜之间粘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手段包括打孔、高温或蒸汽处理、挖空、去除或穿透孔,所述化学手段包括侵蚀、氧化、还原或络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 3d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下pva膜(2)上开设有若干列以相等距离间隔分布的下pva膜穿孔纵列(22),每一列下pva膜穿孔纵列(22)包括有若干个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等距离间隔分布的正方形的下pva膜穿孔(222),下pva膜穿孔(222)即为上述的在下pva膜(2)上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聪黄邓军霍丙忠张建军李翰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