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2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具体涉及安全联锁技术领域,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腔设置有盲板,所述盲板的上端设置有锁环,所述盲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手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可以使设备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且操作简单方便,安装较为方便,安全可靠,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拆卸维修;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可以使设备能够提醒操作者设备内仍有残余压力,避免再容器存有残余压力的情况下打开盲板的情况,避免设备内气体对操作者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联锁,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


技术介绍

1、压力容器具有爆炸危险性,内部带压时开门(盖)或门(盖)未完全关闭时升压会危及人身安全,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快开门(盖)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需确保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完全释放后才能打开,然后才能打开快开门(盖)。

2、中国专利文献cn204312699u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快开门安全联锁装置,该装置的主面板安装在密封壳体内部,主面板上固定有电机和减速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主面板,且减速器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齿轮,主面板的底部固定有l型板,l型板和主面板围成活动槽,活动槽内安装有锁杆,锁杆延伸至密封壳体外部,锁杆后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锁杆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安装在主面板上,固定螺杆与调整螺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密封挡条和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齿条的后端设置有弹簧室。

3、上述文献中安全联锁装置均采用弹簧进行回弹复位,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弹簧的弹性会逐渐下降,导致活塞杆回弹后,无法确认容器内的压力是否完全释放,使用周期短,难以准确进行操控,且结构装置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腔设置有盲板,所述盲板的上端设置有锁环,所述盲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手柄。

3、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一侧与锁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二。

4、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一的一侧上端与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插孔的下端焊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弧形且两端均传动连接有连接块一、连接块二。

6、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张紧块,所述张紧块的外壁与锁环的一侧插接,所述张紧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腔贯穿连接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7、优选的,所述张紧块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下壳体的上端套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下壳体及上壳体均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

9、优选的,所述盲板的外壁与压力容器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盲板的上端与锁环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可以使设备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且操作简单方便,安装较为方便,安全可靠,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拆卸维修。

12、2、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可以使设备能够提醒操作者设备内仍有残余压力,避免再容器存有残余压力的情况下打开盲板的情况,避免设备内气体对操作者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的内腔设置有盲板(2),所述盲板(2)的上端设置有锁环(3),所述盲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手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块一(41),所述连接块一(41)的一侧与锁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4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的上端设置有插孔(43),所述支撑杆(4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二(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41)的一侧上端与支撑杆(4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2)的上端与插孔(43)的下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4)的形状为弧形且两端均传动连接有连接块一(41)、连接块二(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张紧块(51),所述张紧块(51)的外壁与锁环(3)的一侧插接,所述张紧块(5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53),所述下壳体(5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4),所述下壳体(5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55),所述下壳体(5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壳体(56),所述上壳体(56)的内腔贯穿连接有通气孔(511),所述通气孔(5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头(512),所述活塞头(5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13),所述活塞杆(513)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514),所述活塞杆(5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块(51)的一侧与连接板(5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2)的下端与下壳体(53)的上端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下壳体(53)及上壳体(56)均固定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板(2)的外壁与压力容器(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盲板(2)的上端与锁环(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的内腔设置有盲板(2),所述盲板(2)的上端设置有锁环(3),所述盲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手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块一(41),所述连接块一(41)的一侧与锁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4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的上端设置有插孔(43),所述支撑杆(4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二(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41)的一侧上端与支撑杆(4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2)的上端与插孔(43)的下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4)的形状为弧形且两端均传动连接有连接块一(41)、连接块二(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压铸安全事故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幸陈德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共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