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602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查保护接地导线的连接;步骤2:检查螺栓连接的组件的保护接地;步骤3:检查保护接地线的截面;步骤4:检查子系统和部件的绝缘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提供了接地保护工艺,以防止用电危险,解决了车辆因接地不规范而导致的各种故障,减少了因不规范的接地给人带来安全隐患,以及对电路上的其它设备影响,例如接地不良带来的有害电流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非等电位问题给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影响等,避免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查找故障,避免了接地问题导致零部件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造,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以往的轨道客车制造过程中,由于车辆上的用电设备较少,总的功率也很低,所以对车辆上电源的要求也不高,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对出行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的车辆电气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从强电到弱电,从硬线控制到网络控制,从人工驾驶到自动驾驶,这些功能现在几乎全部实现。控制模式的提升,对车辆电气要求越来越高,从设计阶段,到制造生产,再到载客运营,车辆电路任何一点小问题都有可能给车辆运营带来大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引起忽视的就是车辆的接地不规范带来的车辆隐患以及各种问题。保护连接和安全导体系统是保护人免受极高的接触电压的主要措施,该措施用以确保车辆内所有部分电位相同。所有可触及的且故障时可能带有高电压的导电零件,必须与车体或车体的某部件直接连接或通过一安全引线连接。这意味着所有导电零件具有相同电位,可被视为车体。其中也包括电气设备附近的可接触导电零件。

2、目前在轨道客车制造过程仍然存在因接地不规范带来的各种问题,不规范的接地给人带来安全隐患,对电路上的其它设备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接地不良带来的有害电流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非等电位问题给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影响,以及其它相关的控制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具有隐蔽性,查找起来费时费力,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检查保护接地导线的连接;

5、保护接地导线从部件的接地点直接与车体相连,或者从某位置到部件呈星形铺设;

6、步骤2:检查螺栓连接的组件的保护接地;

7、检查螺栓连接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在涂漆面设置接触垫圈;检查干路元件或故障情况下是否直接或间接与原电源相连的元件借助车体侧面接地线接地;

8、步骤3:检查保护接地线的截面;

9、基于可能出现的故障电流和故障时间确定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面积;

10、步骤4:检查子系统和部件的绝缘情况;

11、检查铁轨到车辆的支路是否绝缘。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对于组件来说,如果至少有两个紧固元件且能保证持续的电气连接,直接将组件固定在车体上进行保护接地。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对于设备来说,若其固定元件不能作为完整的保护接地连接,在设备上预设的连接点及车体上适合的接地点之间设置保护接地线。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检查干路元件或故障情况下是否直接或间接与原电源相连的元件借助车体侧面接地线接地时,检查包括:

15、高压设备及放置高压设备的架/箱体;

16、布置于车顶外围或在故障时与接触网导线相连的部件;

17、车体的接地线;

18、车辆间的接地线;

19、车体与转向架间的接地线;

20、包含直流电路或其他储能设备的接地。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为:有机械保护时,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面积为2.5mm2以上;无机械保护时,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面积为4mm2以上。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具体为:通过绝缘点使转向架相对轨道的总电阻>100ω来进行确认。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检查的铁轨到车辆的支路包括:轴承;电机或电机轴承;齿轮箱和齿轮箱悬挂装置;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发射器。

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提供了接地保护工艺,以防止用电危险,解决了车辆因接地不规范而导致的各种故障,减少了因不规范的接地给人带来安全隐患,以及对电路上的其它设备影响,例如接地不良带来的有害电流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非等电位问题给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影响等,避免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查找故障,避免了接地问题导致零部件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组件来说,如果至少有两个紧固元件且能保证持续的电气连接,直接将组件固定在车体上进行保护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设备来说,若其固定元件不能作为完整的保护接地连接,在设备上预设的连接点及车体上适合的接地点之间设置保护接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检查干路元件或故障情况下是否直接或间接与原电源相连的元件借助车体侧面接地线接地时,检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有机械保护时,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面积为2.5mm2以上;无机械保护时,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面积为4mm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通过绝缘点使转向架相对轨道的总电阻>100Ω来进行确认。

<p>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检查的铁轨到车辆的支路包括:轴承;电机或电机轴承;齿轮箱和齿轮箱悬挂装置;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发射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组件来说,如果至少有两个紧固元件且能保证持续的电气连接,直接将组件固定在车体上进行保护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设备来说,若其固定元件不能作为完整的保护接地连接,在设备上预设的连接点及车体上适合的接地点之间设置保护接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接地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检查干路元件或故障情况下是否直接或间接与原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陈建兆丛建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