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01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包括供料架、回收架和钻孔架,供料架和回收架分别设置在钻孔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两处群钻机构的多个钻孔机构进行安装,并进行对称状设置,摆正后的保温板送入输入端的承载下模上并加以固定,保证钻孔时的稳定性,控制多个钻孔机构下行,利用驱动钻头件和刮削刀盘对保温板一侧进行钻孔以及边缘倒角并打磨,随后翻转对应准确后实现翻面钻孔精加工,实现同步群钻的效果,外观品质和产品成品率大大提高,且多个钻孔机构以田字格轮廓分区,各分区旋转方向不同,在与保温板接触时,受力均匀,解决了钻孔偏差以及挤压力过大使保温板变形的问题,提高保温板钻孔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加工,具体涉及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


技术介绍

1、保温板是保温用的板子,它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合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保温板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打孔,以便于保温板的安装,由于保温板打孔数量较多,所以常使用现有群钻打孔设备,通过多个驱动装置带动多个钻头对保温板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打孔。

2、如申请号为202210506714.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生产线用自动化群钻设备,包括底板、固定板、输送定位单元、支撑架和变速打孔单元;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群钻设备在对保温板进行打孔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现有群钻设备钻头之间的位置固定,不易进行调节;且群钻设备打孔过程中钻头的进给速度不变,导致钻头刚接触保温板时,钻头会在保温板上发生滑动,容易导致孔眼的偏斜以及钻头弯折崩裂,影响保温板的加工质量以及钻头的使用寿命等问题;该专利技术提高了钻头之间距离调节的灵活性,保证了保温板加工的质量,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3、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该方式通过保温板单侧钻孔的方式,实现对保温板上多个孔的同时加工,在保温板的表面容易出现破口,影响外观品质,且多个钻头的旋转方向一致,保温板受到单向扭转力容易发生滑动现象,从而导致出现钻孔偏差以及挤压力过大使保温板变形的问题;另外该方案的多个钻头仅能实现单向上钻头之间距离的调节,不能适应复杂的钻孔布局需要。

4、因此,专利技术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包括供料架、回收架和钻孔架,供料架和回收架分别设置在钻孔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且供料架和回收架分别用于保温板在加工前上料和加工后收纳,所述供料架和回收架与钻孔架之间均设有摆正架,所述摆正架上设有转运部,且转运部用于将保温板在供料架、摆正架、钻孔架和回收架的工作区域之间进行挪移;

3、所述钻孔架顶部两侧均设有承载下模,两个承载下模的正上方均设有安装上模,所述安装上模上安装有多个钻孔机构,且钻孔机构用于在保温板上钻设通孔,两个承载下模上的多个钻孔机构呈轴对称分布,位于两个承载下模之间设有机械手,用于将保温板在两个承载下模之间进行转运并实现180°镜像翻转,所述承载下模的顶端外侧设有夹持部,所述钻孔架两侧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承载下模的外侧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液压缸,同一侧的四个第一液压缸输出端之间共同连接有梁板,所述梁板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贯穿梁板并固定连接有吊盘,吊盘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滑杆,且滑杆底端与安装上模固定连接,滑杆贯穿梁板并与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连接端均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液压机构;

4、所述安装上模内侧贯穿有通槽,安装上模两侧且位于通槽的外侧位置均一体设置有凸出板,两侧的所述凸出板分别贯穿有呈垂直状分布的条形滑槽,所述安装上模内侧且位于条形滑槽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安装上模两侧的条形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条板和第二限位条板,第一限位条板与第二限位条板呈垂直状分布,所述第一限位条板和第二限位条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且凸块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第一限位条板和第二限位条板表面均开设有槽口,所述钻孔机构安装于第一限位条板与第二限位条板的槽口交叉部位;

5、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轴套件,所述轴套件轴心处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底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钻头件,且钻头件外侧顶部一体设置有刮削刀盘,所述驱动杆顶端安装有平齿轮,且平齿轮顶部设有平行分布的链轮,将保温板以田字格轮廓划分为a、b、c和d四部分,位于田字格轮廓中间位置的四个平齿轮以两两啮合分布,其中一个平齿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且位于a、b、c和d四个区域内的链轮分别通过四个链条传动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套件由棱柱段和螺纹套组成,且两个螺纹套分别一体设置于棱柱段两端轴心部位,棱柱段外侧滑动套接有两个抵套,两个抵套之间设有与棱柱段活动套接的弹性支撑件,两个螺纹套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件,且棱柱段的外侧边缘尺寸与相对应的两个槽口交叉组成的安装轮廓相匹配,两个抵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条板和第二限位条板上,两个螺母件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条板和第二限位条板的外侧;

7、所述驱动杆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第一棱柱丝头件,第一棱柱丝头件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棱柱丝头件,第二棱柱丝头件顶端螺纹连接有扣合压头件,平齿轮和链轮的轴心处均开设有棱形贯穿孔,且平齿轮和链轮均通过棱形贯穿孔安装在第一棱柱丝头件和第二棱柱丝头件外侧。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供料架和回收架侧面开设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底端开设有凹口,所述输送通道端部两侧均贯穿有下料口,所述输送通道的顶端且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匚形框板,所述匚形框板内侧用于叠合放置保温板,所述匚形框板底端开设有通口,所述供料架和回收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延伸进输送通道内部并传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开口正下方且于通口内通过使顶部的保温板与开口上壁对齐。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摆正架顶部安装有放置板,且放置板表面开设有边缘槽,放置板顶部且位于边缘槽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摆正件;

11、所述放置板顶部且位于边缘槽一端通过螺丝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摆正架位于边缘槽远离限位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且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推块。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摆正件由组合框、定位块和组合架组成,定位块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销孔,组合架插接在同一侧的多个销孔内部;

1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与组合框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框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压槽,位于两侧的定位块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压槽匹配的压块。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运部包括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摆正架顶部固定的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底部滑动连接有转运架板,所述滑轨两侧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且转运架板两侧的端部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桩,且两个第二气缸分别传动连接两个基桩;

15、所述转运架板两端以及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位于两端的第三气缸输出端安装有负压泵,且负压泵输入端设有负压吸附板,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三气缸输出端安装有调整件。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整件设置为气囊,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连接端均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且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包括供料架(1)、回收架(2)和钻孔架(3),供料架(1)和回收架(2)分别设置在钻孔架(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且供料架(1)和回收架(2)分别用于保温板(4)在加工前上料和加工后收纳,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与钻孔架(3)之间均设有摆正架(5),所述摆正架(5)上设有转运部(6),且转运部(6)用于将保温板(4)在供料架(1)、摆正架(5)、钻孔架(3)和回收架(2)的工作区域之间进行挪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件(901)由棱柱段(9011)和螺纹套(9012)组成,且两个螺纹套(9012)分别一体设置于棱柱段(9011)两端轴心部位,棱柱段(9011)外侧滑动套接有两个抵套(909),两个抵套(909)之间设有与棱柱段(9011)活动套接的弹性支撑件(910),两个螺纹套(9012)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件(911),且棱柱段(9011)的外侧边缘尺寸与相对应的两个槽口(24)交叉组成的安装轮廓相匹配,两个抵套(90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条板(20)和第二限位条板(21)上,两个螺母件(911)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条板(20)和第二限位条板(2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侧面开设有输送通道(25),输送通道(25)的底端开设有凹口(26),所述输送通道(25)端部两侧均贯穿有下料口(27),所述输送通道(25)的顶端且对应下料口(27)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25)内滑动连接有匚形框板(29),所述匚形框板(29)内侧用于叠合放置保温板(4),所述匚形框板(29)底端开设有通口(30),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1),且第一电动推杆(31)输出端延伸进输送通道(25)内部并传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开口(28)正下方且于通口(30)内通过使顶部的保温板(4)与开口(28)上壁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架(5)顶部安装有放置板(32),且放置板(32)表面开设有边缘槽,放置板(32)顶部且位于边缘槽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3),两个第二电动推杆(33)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摆正件(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件(34)由组合框(341)、定位块(342)和组合架(343)组成,定位块(34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定位块(342)的顶部开设有销孔,组合架(343)插接在同一侧的多个销孔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部(6)包括第一气缸(601),且第一气缸(601)固定安装在摆正架(5)顶部固定的支撑板(602)上,所述第一气缸(601)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滑轨(603),所述滑轨(603)底部滑动连接有转运架板(604),所述滑轨(603)两侧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610),且转运架板(604)两侧的端部呈中心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桩(605),且两个第二气缸(610)分别传动连接两个基桩(6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609)设置为气囊,且第一气缸(601)、第二气缸(610)和第三气缸(606)的连接端均设有用于提供动能的气动机构,且多个气动机构的控制电路并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包括四个第四电动推杆(111),且四个第四电动推杆(111)均匀分布在承载下模(7)的四侧边缘,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11)的输出端安装有卡板(112),用于固定并压紧保温板(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载下模(7)一侧均设有电动气泵(38),且电动气泵(38)输出端安装有喷气嘴,且喷气嘴朝向承载下模(7)轴心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包括供料架(1)、回收架(2)和钻孔架(3),供料架(1)和回收架(2)分别设置在钻孔架(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且供料架(1)和回收架(2)分别用于保温板(4)在加工前上料和加工后收纳,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与钻孔架(3)之间均设有摆正架(5),所述摆正架(5)上设有转运部(6),且转运部(6)用于将保温板(4)在供料架(1)、摆正架(5)、钻孔架(3)和回收架(2)的工作区域之间进行挪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件(901)由棱柱段(9011)和螺纹套(9012)组成,且两个螺纹套(9012)分别一体设置于棱柱段(9011)两端轴心部位,棱柱段(9011)外侧滑动套接有两个抵套(909),两个抵套(909)之间设有与棱柱段(9011)活动套接的弹性支撑件(910),两个螺纹套(9012)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件(911),且棱柱段(9011)的外侧边缘尺寸与相对应的两个槽口(24)交叉组成的安装轮廓相匹配,两个抵套(90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在第一限位条板(20)和第二限位条板(21)上,两个螺母件(911)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条板(20)和第二限位条板(2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侧面开设有输送通道(25),输送通道(25)的底端开设有凹口(26),所述输送通道(25)端部两侧均贯穿有下料口(27),所述输送通道(25)的顶端且对应下料口(27)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群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25)内滑动连接有匚形框板(29),所述匚形框板(29)内侧用于叠合放置保温板(4),所述匚形框板(29)底端开设有通口(30),所述供料架(1)和回收架(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1),且第一电动推杆(31)输出端延伸进输送通道(25)内部并传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开口(28)正下方且于通口(30)内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刘新华吕萍丽
申请(专利权)人:卓冠徐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