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01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淬火上料架和淬火炉,在淬火炉的出料侧设有回火炉,淬火炉与回火炉之间布置有用于移送抽油杆的传送滚轮装置和回火自动上料架,与淬火炉对应的传送滚轮装置延伸至淬火炉的内部,部分传送滚轮装置处设有用于降低抽油杆温度的淬火水圈,回火炉的出料侧依次设有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且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传送滚轮装置;整个过程人为干预少,处理过程中无需人工搬运周转场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周转中对抽油杆的伤损,大幅提升了生产质量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设备的配套部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


技术介绍

1、抽油杆是目前油田采油设备中重要的配套部件之一,其在加工过程中需经过热处理、矫直处理、抛丸处理等工艺。抽油杆的热处理是借助独立箱式炉完成的,受量产及加工厂房空间影响,热处理后一般通过堆放完成冷却,堆放冷却过程中容易导致杆体弯曲,待杆体空冷后,还需要人工使用矫直机进行矫直处理。矫直处理后的杆体通过人工周转至抛丸机处,对抽油杆进行抛丸处理以达到强化杆体表面、消除残余应力等的目的。由此可见,上述生产模式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周转能耗大且周转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产品周转中易损伤、矫直不彻底等技术问题。同时,抽油杆空冷时的堆放还会对杆体的散热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抽油杆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也严重的影响了其使用寿命,也会在抽检时因力学性能不合格而造成二次修复处理,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可集中、稳定地完成抽油杆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其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淬火上料架,所述淬火上料架的一侧设有淬火炉,且所述淬火上料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在所述淬火炉的出料侧设有回火炉,所述淬火炉与所述回火炉之间布置有用于移送抽油杆的传送滚轮装置和回火自动上料架,与所述淬火炉对应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延伸至所述淬火炉的内部,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处设有用于降低抽油杆温度的淬火水圈,所述回火炉的出料侧依次设有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且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所述抛丸机和所述自动卸料机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淬火上料架包括顶端水平设置的杆体存放架,所述杆体存放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的杆体码放架,且所述杆体码放架与所述淬火炉传动连接设置。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淬火炉包括淬火炉本体,贯穿所述淬火炉本体布置装配有淬火输送绞龙,所述淬火输送绞龙的上料端转动支撑于所述杆体码放架上且传动连接有淬火输送电机,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在所述淬火炉本体侧部与所述杆体码放架相对设置。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火自动上料架包括上料架本体,所述上料架本体上也设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上料架本体的侧部设有杆体检测架,所述杆体检测架上安装有杆体检测装置,且所述杆体检测装置正对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转动安装有翻料架,所述翻料架部分延伸至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下方,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还均布有朝向所述回火炉送料的回火上料绞龙,各所述回火上料绞龙远离所述回火炉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至回火上料电机,所述杆体检测装置与所述翻料架配合使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火炉包括回火炉本体,所述回火炉本体朝向所述回火上料绞龙的一侧设有进杆口,所述回火炉本体内布置有与各所述回火上料绞龙对应传动连接的回火输送绞龙。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包括矫直机架,所述矫直机架朝向所述回火炉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上料动力摆架,所述矫直机架的中部设有承接抽油杆的杆槽,所述杆槽内安装有杆体感应元件,所述矫直机架上相对设有活动安装的杆体动力夹具,各所述杆体动力夹具分别对应连接有拉伸动力装置,所述矫直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上料动力摆架相对设置的出料动力摆架,所述上料动力摆架、所述杆体感应元件、所述杆体动力夹具、所述拉伸动力装置和所述出料动力摆架分别连接至拉伸矫直控制器。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包括双层结构的空冷排杆机架,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各层对应布置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下层均布有空冷输送绞龙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的进料端固定安装有由外向内渐低倾斜设置的上料导杆,部分所述上料导杆的侧部活动安装有摆动上料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的出料端设有配合使用的杆体上顶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所述摆动上料装置和所述杆体上顶装置分别连接至空冷控制器,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上层均布有朝向出料端渐低倾斜设置的出料导轨,各所述出料导轨的上料端侧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杆体上顶装置配合使用的杆体承接装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体承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且倾斜设置的杆体承接支撑,且所述杆体承接支撑延伸至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外侧,所述杆体承接支撑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杆体承接头,且所述杆体承接头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杆体上顶装置配合的过渡弧面。

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自动卸料机包括卸料机架,所述卸料机架上布置安装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卸料机架远离所述抛丸机的一侧设有杆体限位臂,所述杆体限位臂上设有杆体感应元件,所述卸料机架的一侧设有卸料承接架,所述卸料承接架朝向所述卸料机架一侧活动安装有卸料动力架,且所述卸料动力架与所述杆体感应元件配合。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淬火上料架,所述淬火上料架的一侧设有淬火炉,且所述淬火上料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在所述淬火炉的出料侧设有回火炉,所述淬火炉与所述回火炉之间布置有用于移送抽油杆的传送滚轮装置和回火自动上料架,与所述淬火炉对应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延伸至所述淬火炉的内部,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处设有用于降低抽油杆温度的淬火水圈,所述回火炉的出料侧依次设有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且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所述抛丸机和所述自动卸料机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抽油杆通过淬火上料架进行存料及上料至所述淬火炉,在进入至回火炉时通过淬火水圈冷却并通过回火自动上料架进行转向送料调节,回火完成后由自动拉伸矫直机进行自动拉伸后送至自动空冷排杆机,抽油杆在自动空冷排杆机上的行程较大以完成自然空气冷却,自动送入抛丸机进行残余应力及表面杂质的消除,并自动输送至所述自动卸料机上完成自动卸料,整个过程人为干预少,形成了热处理、矫直、抛丸、卸料的自动且连续的生产,处理过程中无需人工搬运周转场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周转中对抽油杆的伤损,大幅提升了生产质量及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淬火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上料架的一侧设有淬火炉,且所述淬火上料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在所述淬火炉的出料侧设有回火炉,所述淬火炉与所述回火炉之间布置有用于移送抽油杆的传送滚轮装置和回火自动上料架,与所述淬火炉对应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延伸至所述淬火炉的内部,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处设有用于降低抽油杆温度的淬火水圈,所述回火炉的出料侧依次设有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且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所述抛丸机和所述自动卸料机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上料架包括顶端水平设置的杆体存放架,所述杆体存放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的杆体码放架,且所述杆体码放架与所述淬火炉传动连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包括淬火炉本体,贯穿所述淬火炉本体布置装配有淬火输送绞龙,所述淬火输送绞龙的上料端转动支撑于所述杆体码放架上且传动连接有淬火输送电机,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在所述淬火炉本体侧部与所述杆体码放架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自动上料架包括上料架本体,所述上料架本体上也设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上料架本体的侧部设有杆体检测架,所述杆体检测架上安装有杆体检测装置,且所述杆体检测装置正对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转动安装有翻料架,所述翻料架部分延伸至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下方,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还均布有朝向所述回火炉送料的回火上料绞龙,各所述回火上料绞龙远离所述回火炉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至回火上料电机,所述杆体检测装置与所述翻料架配合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包括回火炉本体,所述回火炉本体朝向所述回火上料绞龙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回火炉本体内布置有与各所述回火上料绞龙对应传动连接的回火输送绞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包括矫直机架,所述矫直机架朝向所述回火炉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上料动力摆架,所述矫直机架的中部设有承接抽油杆的杆槽,所述杆槽内安装有杆体感应元件,所述矫直机架上相对设有活动安装的杆体动力夹具,各所述杆体动力夹具分别对应连接有拉伸动力装置,所述矫直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上料动力摆架相对设置的出料动力摆架,所述上料动力摆架、所述杆体感应元件、所述杆体动力夹具、所述拉伸动力装置和所述出料动力摆架分别连接至拉伸矫直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包括双层结构的空冷排杆机架,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各层对应布置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下层均布有空冷输送绞龙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的进料端固定安装有由外向内渐低倾斜设置的上料导杆,部分所述上料导杆的侧部活动安装有摆动上料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的出料端设有配合使用的杆体上顶装置,所述空冷输送绞龙装置、所述摆动上料装置和所述杆体上顶装置分别连接至空冷控制器,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上层均布有朝向出料端渐低倾斜设置的出料导轨,各所述出料导轨的上料端侧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杆体上顶装置配合使用的杆体承接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承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且倾斜设置的杆体承接支撑,且所述杆体承接支撑延伸至所述空冷排杆机架的外侧,所述杆体承接支撑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杆体承接头,且所述杆体承接头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杆体上顶装置配合的过渡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卸料机包括卸料机架,所述卸料机架上布置安装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卸料机架远离所述抛丸机的一侧设有杆体限位臂,所述杆体限位臂上设有杆体感应元件,所述卸料机架的一侧设有卸料承接架,所述卸料承接架朝向所述卸料机架一侧活动安装有卸料动力架,且所述卸料动力架与所述杆体感应元件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淬火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上料架的一侧设有淬火炉,且所述淬火上料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在所述淬火炉的出料侧设有回火炉,所述淬火炉与所述回火炉之间布置有用于移送抽油杆的传送滚轮装置和回火自动上料架,与所述淬火炉对应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延伸至所述淬火炉的内部,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处设有用于降低抽油杆温度的淬火水圈,所述回火炉的出料侧依次设有自动拉伸矫直机、自动空冷排杆机、抛丸机和自动卸料机,且所述自动拉伸矫直机、所述自动空冷排杆机、所述抛丸机和所述自动卸料机上分别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所述传送滚轮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上料架包括顶端水平设置的杆体存放架,所述杆体存放架靠近所述淬火炉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淬火炉渐低倾斜设置的杆体码放架,且所述杆体码放架与所述淬火炉传动连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包括淬火炉本体,贯穿所述淬火炉本体布置装配有淬火输送绞龙,所述淬火输送绞龙的上料端转动支撑于所述杆体码放架上且传动连接有淬火输送电机,部分所述传送滚轮装置在所述淬火炉本体侧部与所述杆体码放架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自动上料架包括上料架本体,所述上料架本体上也设有所述传送滚轮装置,所述上料架本体的侧部设有杆体检测架,所述杆体检测架上安装有杆体检测装置,且所述杆体检测装置正对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转动安装有翻料架,所述翻料架部分延伸至所述传送滚轮装置的下方,所述上料架本体上还均布有朝向所述回火炉送料的回火上料绞龙,各所述回火上料绞龙远离所述回火炉的一端分别传动连接至回火上料电机,所述杆体检测装置与所述翻料架配合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热处理、矫直、抛丸自动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包括回火炉本体,所述回火炉本体朝向所述回火上料绞龙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回火炉本体内布置有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庆吴法祥杜忠凯付辉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