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600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5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14%S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Sn;B、将铸态Mg‑Sn二元合金进行退火处理;C、将经过退火处理的Mg‑Sn二元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0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30:1;D、将热挤压加工后的Mg‑Sn二元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50‑640℃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保温0.1‑4h,水冷淬火;E、将Mg‑Sn二元合金在2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二次挤压,即得;二次挤压的挤压温度为200‑40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60:1。该方法制备的Mg‑Sn二元合金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1、镁合金作为一种绿色金属材料,兼备低密度、高比刚度、优良的降噪抗震性能和良好的铸造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然而,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高温强度较差,其室温力学性能也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更广泛的使用需求。现阶段主要通过合金化和热变形来有效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其中经热变形后的镁合金性能虽能得到一定提高,但仍不理想;合金化作为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强化手段,通过在mg-sn二元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能有效的改善其微观组织,从而提高合金性能,但同时也使合金成本提高,制备工艺愈发复杂。因此应用新型加工工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镁合金具有重大意义。

2、非析出mg2sn颗粒的粒径和分布状态对于mg-sn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变形态mg-sn合金中mg2sn颗粒多为微米级,现有变形技术很难进一步细化mg2sn颗粒的尺寸。为了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颗粒增强mg-sn合金,现有方法可通过提高mg的含量增加mg-sn合金中的共晶相体积分数,但相应的会导致合金的延伸率降低,且将显著提高合金成本。在实际应用中,要求镁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开发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mg-sn合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结合半固态等温处理和热挤压工艺,制备的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2、本专利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所述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14%s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sn;

4、b、将步骤a制备的铸态mg-sn二元合金进行退火处理;

5、c、将步骤b得到的经过退火处理的mg-sn二元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0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30:1;

6、d、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sn二元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50-640℃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保温0.1-4h,然后水冷淬火;

7、e、将步骤d得到的mg-sn二元合金在200-400℃下保温2-4h后,然后进行二次挤压,即可得到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所述二次挤压的挤压温度为200-400℃,挤压速度为0.1-5mm/s,挤压比为9-60:1。

8、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原理是:步骤a得到的铸态mg-sn二元合金中共晶相形貌为微米级层片间距的共晶(α-mg+mg2sn)组织,经步骤b退火处理和步骤c热挤压加工后,使层片间距为微米级的共晶组织破碎为微米级mg2sn颗粒;然后再通过步骤d处理使微米级mg2sn颗粒转变为层片间距为纳米级的共晶(α-mg+mg2sn)组织;最后经过步骤e二次挤压后,使层片间距为纳米级的共晶组织破碎为纳米级mg2sn颗粒,弥散的分布于α-mg基体上,作为强化相提高mg-sn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出了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mg-sn合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一、步骤a设定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保证了通过后续步骤b、c、d的加工处理,可获得共晶(α-mg+mg2sn)层片间距为纳米级的mg-sn二元合金。

11、二、对铸态mg-sn二元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可去除合金的应力,使其具有更好的变形加工性;再经过步骤c的热挤压处理即可获得具有微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

12、三、步骤d对步骤c得到具有微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进行半固态处理,通过对半固态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共晶(α-mg+mg2sn)层片间距为纳米级的mg-sn二元合金。

13、四、本专利技术在获得共晶(α-mg+mg2sn)层片间距为纳米级的mg-sn二元合金后,选择二次挤压的方法,使得纳米共晶相碎化成纳米级mg2sn颗粒,弥散的分布于α-mg基体上,获得了具有纳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

14、总之,本专利技术在由传统铸造制备的mg-sn二元合金的基础上,结合一次挤压、半固态处理和二次挤压工艺,实现了合金中第二相由微米级层片状至微米级颗粒状,再至纳米级层片状,最后至纳米级颗粒状的转变,获得了具有纳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显著提高了mg-sn二元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大大扩展了mg-sn二元合金的工业应用范围。

15、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所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5-7.5%s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mg。

16、试验验证,上述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可制备稳定的共晶(α-mg+mg2sn)层片间距小于100nm的mg-sn二元合金,同时无其它强化合金元素的添加也大大简化了合金的制备,并降低了合金的制备成本。

1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的具体操作是: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比,将纯m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300-400℃时通入co2+sf6混合保护气体,待纯mg全部融化后,将纯sn置于纯mg熔体中,继续加热至720-760℃,搅拌2-5min后打渣,静置5-15min,待温度降至700-750℃时,进行浇注,即得铸态mg-sn二元合金。

1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b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90-460℃,退火时间为10-24h。

1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c中的对步骤b得到的经过退火处理的mg-sn二元合金进行热挤压的挤压比为9-15:1。

20、试验验证,上述挤压比可以使后续制备的半固态mg-sn二元合金的层片厚度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备稳定的纳米级层片厚度的mg-sn二元合金,从而有利于制备各方面性能优异的具有纳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

2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d中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sn二元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80-620℃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保温0.1-1h,然后水冷淬火。

22、试验验证,上述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更有利于制备稳定的纳米级层片间距的mg-sn二元合金,从而有利于制备各方面性能优异的具有纳米级mg2sn颗粒的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

2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述步骤d中水冷淬火的淬火介质为20-80℃的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所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5-7.5%S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的具体操作是: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比,将纯M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300-400℃时通入CO2+SF6混合保护气体,待纯Mg全部融化后,将纯Sn置于纯Mg熔体中,继续加热至720-760℃,搅拌2-5min后打渣,静置5-15min,待温度降至700-750℃时,进行浇注,即得铸态Mg-Sn二元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90-460℃,退火时间为10-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对步骤B得到的经过退火处理的Mg-Sn二元合金进行热挤压的挤压比为9-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Sn二元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80-620℃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保温0.1-1h,然后水冷淬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水冷淬火的淬火介质为20-80℃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二次挤压的挤压比为9-30:1。

9.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所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5-7.5%s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0.1%,其余为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sn二元合金的具体操作是: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比,将纯m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300-400℃时通入co2+sf6混合保护气体,待纯mg全部融化后,将纯sn置于纯mg熔体中,继续加热至720-760℃,搅拌2-5min后打渣,静置5-15min,待温度降至700-750℃时,进行浇注,即得铸态mg-sn二元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增强mg-sn二元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90-4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波吴东亮胡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