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81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底部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风道罩和设置于风道罩内部的散热器本体、电感组件和风扇组件,电感组件的电感外壳以及散热器本体上设置有散热翅片组,风道罩的两个安装侧面分别与电感组件的侧面和散热器本体的侧面紧固连接,风道罩的顶面与散热器本体上的散热翅片组的端部紧固连接,散热翅片组内部的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风扇组件的出风口及风道罩的出风孔。本申请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增扩逆变器整机内部空间,占用空间小,布局紧凑,散热性能较佳,并且成本不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逆变器箱体结构大多采用钣金拉伸或压铸一体成型,针对箱体内各部件的散热大多由风扇组件实现,对于小功率逆变器尚且能够满足散热需求,但是中大功率的逆变器散热要求较高,仅由风扇组件实现散热的方案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2、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散热性能更佳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通过对箱体、散热器和电感外壳以及风扇组件进行结构优化,能够显著地提高散热效率,提升散热效果,满足逆变器箱体的散热需求。

2、本申请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电感组件、风扇组件和罩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所述电感组件和所述风扇组件外部的风道罩,所述风道罩的出风端开设有出风孔,所述电感组件的电感外壳以及所述散热器本体均设置有散热翅片组,所述散热翅片组内部具有连通于所述风扇组件的出风口及所述出风孔的至少一处散热通道。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翅片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垂直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且平行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外壳的散热翅片组包括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垂直于所述电感外壳的底面且平行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外壳的散热翅片组还包括若干第三散热翅片,所述第三散热翅片平行于所述电感外壳的底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散热翅片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为由铝制型材一体挤拉成型结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外壳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及所述第三散热翅片为由铝制型材一体压铸成型结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侧面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紧固连接。

10、本申请所提供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通过在电感组件的电感外壳以及散热器本体上分别设置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风扇组件的出风口及风道罩的出风孔的散热通道。如此设置,风扇组件由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散热器本体和电感外壳处的散热通道时,将散热器本体和电感外壳中的热量带走,并从风道罩的出风孔排出;循环吹风中实现对散热器本体和电感组件的冷却。另外,风道罩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电感组件的侧面、散热器本体上的散热翅片组的侧面紧固连接,风道罩的底面内侧与散热器本体上的散热翅片组的端部紧固连接。风道罩紧贴于散热器本体及电感组件设置,可以避免由于存在间隙而损失部分风冷气流流量。此外,本方案中的散热器本体和电感组件均集成安装于风道罩内部,散热器本体和电感组件两者具有相同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两者的散热风道方向相同,由此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11、本申请所提供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结构简单,不额外增扩变器整机内部空间,占用空间小,布局紧凑,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成本不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设置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风道罩(5)和设置于所述风道罩(5)内部的散热器本体(2)、电感组件和风扇组件(4),所述风道罩(5)的出风端开设有出风孔(51),所述电感组件的电感外壳(3)以及所述散热器本体(2)均设置有散热翅片组;所述风道罩(5)的两个安装侧面分别与所述电感组件的侧面和所述散热器本体(2)上的散热翅片组的侧面紧固连接,所述风道罩(5)的底面与所述散热器本体(2)上的散热翅片组的端部紧固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组内部的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风扇组件(4)的出风口及所述出风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翅片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2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垂直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且平行于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外壳(3)的散热翅片组包括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31),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1)垂直于所述电感外壳(3)的底面且平行于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1)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外壳(3)的散热翅片组还包括若干第三散热翅片(32),所述第三散热翅片(32)平行于所述电感外壳(3)的底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散热翅片(32)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2)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为由铝制型材一体挤拉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外壳(3)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1)及所述第三散热翅片(32)为由铝制型材一体压铸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2)的侧面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紧固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设置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风道罩(5)和设置于所述风道罩(5)内部的散热器本体(2)、电感组件和风扇组件(4),所述风道罩(5)的出风端开设有出风孔(51),所述电感组件的电感外壳(3)以及所述散热器本体(2)均设置有散热翅片组;所述风道罩(5)的两个安装侧面分别与所述电感组件的侧面和所述散热器本体(2)上的散热翅片组的侧面紧固连接,所述风道罩(5)的底面与所述散热器本体(2)上的散热翅片组的端部紧固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组内部的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风扇组件(4)的出风口及所述出风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2)的散热翅片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2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垂直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且平行于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凡章浩玄祁尔杰潘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