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573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包括设备组架、制冷源压缩机组以及冷风源导引机组,所述设备组架安装有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制冷风源分配端、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以及汇流风向驱散端;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设定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的功率,通过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沿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面以及出风口下方形成脱流风道,将冷风源导引机组产生的侧向流出气流以及冲击返回气流回收至中间存储模块,进而避免与冷风源导引机组正常出风口产生气流汇聚干扰,减少设备组架上层涡旋的形成,确保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吹出的冷气流稳定沿设备组架上层内部的型线结构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1、制冷设备主要是依靠冷冻风道系统作为冷空气的循环,进而得以保持冷藏腔内制冷效果,传统制冷设备通常是由冷空气经过蒸发器降温以后,通过冷冻风道的叶轮旋转将冷空气引入冷藏风道、冷藏箱体以及冷冻箱体内部,最后由冷藏/冷冻箱体的回风口回到蒸发器降温,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冷空气循环流动制冷流程,由于冷空气经叶轮流入冷冻风道内部之后,部分沿叶轮侧向引送的气流会与叶轮出风道直出气流汇聚,容易造成出风口区域堵塞,一旦产生堵塞现象,汇聚的气流会直接由风道上层区域沿叶轮流出方向与冷冻风道壁面产生冲击,此时,与风道壁面冲击后的冷空气与叶轮出风口流出的冷空气因相互影响,形成局部涡旋,增大了上层区域的流动损失,而因现有制冷设备不具备对该部分的应急干预手段,其主要通过短暂停机重启消除该误差,该技术手段容易导致各支路的实际有效的过流面积减少,并且,频繁的中断也不易保持制冷温度的维持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及制冷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备组架、制冷源压缩机组以及冷风源导引机组,所述设备组架安装有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制冷风源分配端、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以及汇流风向驱散端,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用于获取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沿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获取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之后,通过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分析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是否干涉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输出冷空气,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与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信号连接,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与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信号连接,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输出冷空气受侧向流出的气流干涉时,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向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发送处理信号,通过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干预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气流与出风口气流的干涉面,降低气流过度汇聚产生的流动损失。

2、优选的,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包括侧向回收通道、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和中间存储模块,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的回收端口均延伸至所述设备组架的上层位置,所述侧向回收通道的回收端口设置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面,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的回收端口位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的出风口下方,所述中间存储模块与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相连通,所述中间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回收冷气流的暂存。

3、优选的,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包括通过量引出通路、返回涡旋消散通路和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的内侧,通过所述电磁控制阀控制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导通闭合,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的上方,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的上方,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用于将所述中间存储模块内侧回收的冷气流输出至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辅助散热,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用于将所述中间存储模块内侧回收的冷气流小流量回送至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的上方。

4、优选的,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包括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和风道过风量传感单元,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和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均设置于所述设备组架上层侧向壁面,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位于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的下方,所述风道过风量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内侧。

5、优选的,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包括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和回收返回量控制模块,所述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获取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和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的监测数据之后,分析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是否干涉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输出的冷空气流向,流向干涉现象产生时,通过所述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向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发送回收执行信号,进而通过所述侧向回收通道将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的风源吸引至所述中间存储模块,通过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将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下方受冲击返回的风源吸引至所述中间存储模块,所述回收返回量控制模块与所述中间存储模块和所述电磁控制阀信号连接。

6、优选的,所述设备组架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安装于所述设备组架下层位置,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安装于所述设备组架上层位置。

7、优选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制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s1、冷空气经冷风源导引机组流入设备组架上层内部之后,通过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监测获取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气流产生的风速,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监测获取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气流吹送至所述设备组架壁面后因冲击返回产生的风速,之后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依据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和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获取的监测数据判断当前异常产生量是否超出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量受最大干涉量的阈值;

9、步骤s2、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气流对正常出风口产生干涉时,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向侧向回收通道以及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发送回收信号,即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根据异常气流与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量受最大干涉量阈值的超出量,设定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的功率,通过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沿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面以及出风口下方形成脱流风道,将冷风源导引机组产生的侧向流出气流以及冲击返回气流回收至中间存储模块,避免与冷风源导引机组正常出风口产生气流汇聚干扰,减少设备组架上层涡旋的形成,确保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口吹出的冷气流稳定沿设备组架上层内部的型线结构流动;

10、步骤s3、中间存储模块回收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气流以及冲击返回气流之后,将该部分冷气流进行暂存,同时风道过风量传感单元获取侧向回收通道以及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回收的通过量,即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回收时的气流通过量过大,造成冷风源导引机组正常出风量无法满足制冷时,回收返回量控制模块向电磁控制阀发送控制信号,使电磁控制阀控制通过量引出通路或返回涡旋消散通路启闭,进而通过返回涡旋消散通路将中间存储模块回收的气流呈小流量回返至设备组架上层,而余出的气流则由通过量引出通路导通至冷风源导引机组,用以辅助冷风源导引机组完成散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侧向流出气流对正常出风口产生干涉时,通过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向侧向回收通道以及冲击降阻回收通道发送回收信号,即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根据异常气流与冷风源导引机组出风量受最大干涉量阈值的超出量,设定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的功率,通过侧向回收通道和冲击降阻回收通道沿冷风源导引机组侧向流出面以及出风口下方形成脱流风道,将冷风源导引机组产生的侧向流出气流以及冲击返回气流回收至中间存储模块,进而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备组架(1)、制冷源压缩机组(11)以及冷风源导引机组(1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架(1)安装有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制冷风源分配端(3)、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以及汇流风向驱散端(5),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用于获取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沿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获取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之后,通过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分析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是否干涉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输出冷空气,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与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信号连接,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与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信号连接,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输出冷空气受侧向流出的气流干涉时,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向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发送处理信号,通过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干预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侧向流出气流与出风口气流的干涉面,降低气流过度汇聚产生的流动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包括侧向回收通道(41)、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和中间存储模块(43),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的回收端口均延伸至所述设备组架(1)的上层位置,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的回收端口设置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侧向流出面,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的回收端口位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的出风口下方,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与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相连通,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用于将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回收冷气流的暂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包括通过量引出通路(51)、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和电磁控制阀(53),所述电磁控制阀(53)设置于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的内侧,通过所述电磁控制阀(53)控制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导通闭合,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11)的上方,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的上方,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用于将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内侧回收的冷气流输出至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11)辅助散热,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用于将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内侧回收的冷气流小流量回送至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包括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21)、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22)和风道过风量传感单元(23),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21)和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22)均设置于所述设备组架(1)上层侧向壁面,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22)位于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21)的下方,所述风道过风量传感单元(23)设置于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包括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和回收返回量控制模块,所述偏差补充命令分析模块获取所述上层进流面传感单元(21)和所述下层对流面传感单元(22)的监测数据之后,分析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是否干涉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输出的冷空气流向,流向干涉现象产生时,通过所述流动损失回收控制模块向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发送回收执行信号,进而通过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将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侧向流出的风源吸引至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通过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将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下方受冲击返回的风源吸引至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所述回收返回量控制模块与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和所述电磁控制阀(53)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架(1)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制冷源压缩机组(11)安装于所述设备组架(1)下层位置,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安装于所述设备组架(1)上层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备组架(1)、制冷源压缩机组(11)以及冷风源导引机组(1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架(1)安装有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制冷风源分配端(3)、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以及汇流风向驱散端(5),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用于获取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沿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所述冷冻风道壁面监测端(2)获取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之后,通过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分析侧向流出的气流风速是否干涉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输出冷空气,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与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信号连接,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与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信号连接,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出风口输出冷空气受侧向流出的气流干涉时,所述制冷风源分配端(3)向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发送处理信号,通过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和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干预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侧向流出气流与出风口气流的干涉面,降低气流过度汇聚产生的流动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冷源配给执行端(4)包括侧向回收通道(41)、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和中间存储模块(43),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的回收端口均延伸至所述设备组架(1)的上层位置,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的回收端口设置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侧向流出面,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的回收端口位于所述冷风源导引机组(12)的出风口下方,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与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相连通,所述中间存储模块(43)用于将所述侧向回收通道(41)和所述冲击降阻回收通道(42)回收冷气流的暂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风向驱散端(5)包括通过量引出通路(51)、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和电磁控制阀(53),所述电磁控制阀(53)设置于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52)的内侧,通过所述电磁控制阀(53)控制所述通过量引出通路(51)和所述返回涡旋消散通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飞司福民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佰斯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