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567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按要求对以基桩为中心的区域进行场平;对场平区域开挖深0.6~2.0m,直至挖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0kPa的原状土层;在原状土层上满铺一层金属板或路基箱,形成垫板层;根据场平区域开挖深度,在垫板层上满铺一层或两层钢筋混凝土块,形成混凝土块层;将场平区域开挖与堆载后形成的孔缝、坑或放坡面用级配良好的土或者砂石填满压实至与混凝土块层表面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混凝土块替代换填及现浇筏板,无需进行换填分层碾压及现浇混凝土处理,减少了处理工序,且无需等待龄期即可进行试验,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目前建筑朝高度高、体量大、埋置深的方向发展,对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法作为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最为直观的方法,在不断提高承载力的情况下,实施难度也不断加大,随之对检测前的场地处理的要求也大大增加。

2、目前大吨位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方法为,场平检测桩为中心16.5m*14.5m的区域,对于杂填土、淤泥质土、淤泥或因开挖扰动而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不到230kpa的土质,通常做法是换填良好级配土或砂石并分层碾压处理,为保证安全,再在换填面上浇筑0.4~0.6m厚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待一周龄期后方可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此外,传统法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进行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处理的费用高昂,特别是检测桩数量多的情况下。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试验时间短(通常约为24小时),试验完后,换填压实的良好级配土或砂石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废弃,无法回收重复利用。综上所述,现有的大吨位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场地处理方法,存在处理工序多,且费用成本高和时间成本高(筏板浇筑后需等一周龄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按要求对以基桩为中心的区域进行场平;对场平区域开挖深0.6~2.0m,直至挖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0kpa的原状土层;在原状土层上满铺一层金属板或路基箱,形成垫板层;根据场平区域开挖深度,在垫板层上满铺一层或两层钢筋混凝土块,形成混凝土块层;将场平区域开挖与堆载后形成的孔缝、坑或放坡面用级配良好的土或者砂石填满压实至与混凝土块层表面齐平。

4、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按要求对以基桩为中心的区域进行场平;对场平区域开挖深0.6~2.0m,直至挖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0kpa的原状土层;在原状土层上满铺一层金属板或路基箱,形成垫板层;根据场平区域开挖深度,在垫板层上满铺一层或两层钢筋混凝土块,形成混凝土块层;在混凝土块层上满铺一层金属板或路基箱,形成顶板层;将场平区域开挖与堆载后形成的孔缝、坑或放坡面用级配良好的土或者砂石填满压实至与顶板层表面齐平。

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利用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块替代换填及现浇筏板,处理过程中无需进行换填分层碾压及现浇混凝土处理,减少了处理工序,处理后无需等待龄期即可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钢筋混凝土块可回收重复利用,既节约了费用成本,又节约了时间成本,高效环保,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此外,在钢筋混凝土块下方设置金属板或路基箱,由于金属板或路基箱的平面尺寸大于钢筋混凝土块的平面尺寸,可以更好地将钢筋混凝土块的受力均匀分散,使得原状土层的受力更加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50中,当在垫板层上满铺两层钢筋混凝土块时,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块错位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尺寸为2.4m*1.2m*0.6m或者2.4m*0.6m*0.6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0中,按要求对以桩为中心的16.5m*14.5m区域进行场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0中,利用挖机对场平区域开挖深0.6~2.0m,直至到达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0kPa的原状土层。

6.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50中,当在垫板层上满铺两层钢筋混凝土块时,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块错位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采用钢板、钛合金板或者铝合金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尺寸为长5.0~6.0m、厚0.05~0.14m、宽1.5~2.2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箱为由钢材制备的空心箱体,路基箱的尺寸是长5.0~5.5m、高0.14m、宽1.3~1.4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50中,当在垫板层上满铺两层钢筋混凝土块时,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块错位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尺寸为2.4m*1.2m*0.6m或者2.4m*0.6m*0.6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0中,按要求对以桩为中心的16.5m*14.5m区域进行场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大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支墩反力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0中,利用挖机对场平区域开挖深0.6~2.0m,直至到达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李承宗叶俊廷黄建辉张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