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简称功率模块)由于其高效、高功率密度、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开关特性是评价功率模块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功率模块进行动态测试是在其出厂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对功率模块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外接直流电源、驱动信号和负载,对模块上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测量。
2、随着功率模块产业的发展,针对开关速度并不快的igbt模块(一般为几十到几百khz)的动态测试装置已经比较成熟,通常只需要设置电解电容作为直流母线电压的滤波和支撑电容。但电解电容较大的回路寄生电感导致了高开关速度下过大的开关电压尖峰,限制了测试装置的开关速度。这使得传统功率模块动态测试装置很难满足宽禁带半导体功率模块测试的需求(开关速度为mhz)。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用于解决传统的功率模块动态测试装置难以满足宽禁带半导体功率模块测试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包括pcb板;
3、pcb板上设置有正极连接孔、负极连接孔、输出电极连接孔、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上管源极连接孔、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下管源极连接孔、热敏电阻测试连接孔、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输出电极端子、上管驱动信号测试孔、上管源极测试孔、下管驱动信号测试孔、下管源极测试孔、上管驱动回路插座
4、正极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正极的电连接;
5、负极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负极的电连接;
6、输出电极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输出电极的电连接;
7、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的上管驱动信号电连接;
8、上管源极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的上管源极电连接;
9、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的下管驱动信号电连接;
10、下管源极连接孔用于pcb板与待测功率模块的下管源极电连接;
11、热敏电阻测试连接孔用于作为待测功率模块的热敏电阻电压测试接口;
12、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输出电极端子用于为测量待测功率模块的正极与输出电压电极、负极与输出电压电极之间的电压提供接口,正极端子通过铺铜连接到正极连接孔,负极端子通过铺铜连接到负极连接孔,输出电极端子通过铺铜连接到输出电极连接孔;
13、上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上管源极测试孔用于为上管驱动电压测量提供连接接口;
14、下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下管源极测试孔用于为下管驱动电压测量提供连接接口;
15、上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上管源极测试孔分别通过走线连接到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和上管源极连接孔,下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下管源极测试孔分别通过走线连接到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和下管源极连接孔;
16、上管驱动回路插座用于为上管驱动回路与pcb板上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上管源极测试孔的连接提供接口;
17、下管驱动回路插座用于下管驱动回路与pcb板下管驱动信号测试孔和下管源极测试孔的连接提供接口;
18、直流电源接口用于与外部直流电源进行连接,为功率模块动态测试提供能量;
19、分流器靠近直流电源接口设置,用于测量流过待测功率模块的电流信号;
20、过渡电容组设置在分流器两侧,用于为电解电容与解耦电容之间达到电压平衡提供缓冲,过渡电容组的容值与等效串联电阻大于解耦电容组;
21、解耦电容组靠近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设置,用于减小直流母线换流回路的寄生电感;
22、过渡电容均压电阻用于平衡过渡电容组串联电容之间的电压;
23、解耦电容均压电阻用于平衡解耦电容组串联电容之间的电压。
24、可选地,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地,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与过渡电容组并联;
25、解耦电容均压电阻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负电压,解耦电容均压电阻与解耦电容组并联。
26、可选地,过渡电容组以两串四并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组,过渡电容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地;
27、解耦电容组以两串两并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负电压。
28、可选地,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之间的pcb板区域开槽处理。
29、可选地,解耦电容组和过渡电容组为多层陶瓷电容组。
3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正极连接孔、负极连接孔、输出电极连接孔、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上管源极连接孔、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下管源极连接孔、热敏电阻测试连接孔、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输出电极端子、上管驱动信号测试孔、上管源极测试孔、下管驱动信号测试孔、下管源极测试孔、上管驱动回路插座、下管驱动回路插座、直流电源接口、分流器、过渡电容组、过渡电容均压电阻、解耦电容组、解耦电容均压电阻和待测功率模块。通过设置靠近功率模块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解耦电容组,降低直流母线换流回路的寄生电感,同时在直流电源接口处设置电容容量与等效电阻阻值略大与解耦电容组的过渡电容组,用于为供能的电解电容与解耦电容之间达到电压平衡提供缓冲,能够降低开关瞬间功率模块开关管上的过电压,实现高开关频率下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解决了传统的功率模块动态测试装置难以满足宽禁带半导体功率模块测试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32、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设置多层陶瓷电容组,能够降低开关瞬间功率模块开关器件上的过电压,提高功率模块动态测试的开关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地,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与过渡电容组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电容组以两串四并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组,过渡电容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连接孔和负极连接孔之间的PCB板区域开槽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解耦电容组和过渡电容组为多层陶瓷电容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电压,另一端连接地,过渡电容均压电阻与过渡电容组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电容组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鹏,陈材,朱双喜,周月宾,张恒,吴越,李巍巍,康勇,袁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