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及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45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磁滞电路、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磁滞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本技术通过设置磁滞电路,增加了主控芯片的阈值电压的磁滞区间,可用于恢复和控制电源风扇的运行和停转功能,提高了电源风扇的控制效率,提高了电源产品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风扇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及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1、在电源产品上,除了用于储存电能的电容、电感等电路元件外,通常会设置风扇进行散热。现有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只能通过主控芯片控制风扇进行简单的运转,无法控制风扇精准的运行和停转。且当主控芯片的控制引脚处于异常状态时,其运行和停转功能将会被禁止,无法通过自行维修恢复该功能,对电源产品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及控制模块,通过设置磁滞电路,增加了主控芯片的阈值电压的磁滞区间,可用于恢复和控制电源风扇的运行和停转功能,提高了电源风扇的控制效率,提高了电源产品的可靠度。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所述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磁滞电路、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磁滞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

3、所述磁滞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

4、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5、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电源端接地。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

7、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

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为apw9010主控芯片。

9、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并联稳压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

10、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并联稳压器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并联稳压器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并联稳压器的参考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感;

13、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4、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

15、进一步的,所述用电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用电器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16、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十二电阻;

17、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

1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二极管;

19、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

20、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上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

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及控制模块,通过设置磁滞电路,增加了主控芯片的阈值电压的磁滞区间,可用于恢复和控制电源风扇的运行和停转功能,提高了电源风扇的控制效率,提高了电源产品的可靠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磁滞电路、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磁滞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为APW9010主控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并联稳压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用电器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十二电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二极管;

10.一种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主控电路、磁滞电路、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电器,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磁滞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为apw9010主控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并联稳压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元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