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34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属于临床医疗教学技术领域。该注射训练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和模拟机构。模型本体包括肌肉层和仿真皮肤,肌肉层外壁与仿真皮肤内壁结缔连接,模拟机构包括胀缩部和引导部,胀缩部安装在肌肉层内部,肌肉层和仿真皮肤表面开设有引导部,在本技术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的人体组织对注射针头的反应,且操作者不易肯定操作时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是否正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临床医疗教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射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1、注射是医学扩理专业和从医者的基本功,要求技术熟练,动作准确,但由于活人的局限性,不能在其身上做练习,学生只能从挂图和理论上知道,而无实际练习的机会,尤其是股静脉、颈静脉的注射更是如此,且有一定的风险性。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用仿真模型做注射是最好的办法。特别是股静脉注射,对学生来说也可避开诸多的不便。为此,模型就成了最好的教学模具。

2、目前,现有的注射训练模型,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218729543u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手臂(中国,授权公告日为20230324),上述方案中,包括模型手臂本体,模型手臂本体包括皮肤层和肌肉层,模型手臂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水组件,模型手臂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底座,通过在注射训练模型手臂中设置的肌肉层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并且表面均匀开设有渗水通孔,从而能够将注射的液体渗透到肌肉层内部,设置的吸水海绵柱能够将注射到模型手臂本体内部的液体吸收掉,从而能够防止模型手臂本体在注射完成后,其内部会出现残留液体的情况,并且设置的吸水组件能够方便从模型手臂本体内部取出和安装,从而方便更换吸水海绵柱,防止出现吸水海绵柱因吸水饱和无法再进行吸水的情况发生。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操作者在利用模型练习注射的基本功时,上述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的人体组织对注射针头的反应,且操作者不易肯定操作时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射训练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和模拟机构。

4、模型本体包括肌肉层和仿真皮肤,所述肌肉层外壁与所述仿真皮肤内壁结缔连接,所述模拟机构包括胀缩部和引导部,所述胀缩部安装在所述肌肉层内部,所述肌肉层和所述仿真皮肤表面开设有所述引导部。

5、进一步的,所述胀缩部包括气囊、充气管和加压球,所述气囊外壁与所述肌肉层内壁耦合,且一端设有所述充气管,所述加压球充气端与所述充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气囊内部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加压球内部相互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部包括若干引针孔ⅰ、若干引针孔ⅱ和若干硅胶膜,若干所述引针孔ⅰ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内部分别设有若干所述硅胶膜,所述肌肉层和所述仿真皮肤表面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所述引针孔ⅰ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

7、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本体还包括弧形槽,所述仿真皮肤底部开设有所述弧形槽。

8、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本体还包括血管部,所述血管部安装在所述肌肉层和所述仿真皮肤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血管部包括静脉管和若干密封塞,所述静脉管设置于所述肌肉层和所述仿真皮肤之间,且表面设有若干所述引针孔ⅰ,若干所述密封塞相对端分别与所述静脉管两端内壁密封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本体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于所述肌肉层内部。

11、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射训练模型,通过胀缩部和引导部配合,能够利用胀缩部使其肌肉层和仿真皮肤模拟人体组织被针头注射时肌肉绷紧和放松的状态,也可以利用引导部引导操作者练习注射,通过捏住加压球气体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加气,使得气囊因内部压力膨胀而带着肌肉层和仿真皮肤也膨胀,再松开加压球使其气囊内部压力恢复原样,使得肌肉层和仿真皮肤回缩而完成模拟肌肉绷紧和放松的状态,再通过若干引针孔ⅰ和若干引针孔ⅱ,使其操作者按照引针孔ⅰ和引针孔ⅱ的倾斜角度和深度练习注射,如此能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的人体组织对注射针头的反应,且操作者不易肯定操作时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是否正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210)包括气囊(211)、充气管(212)和加压球(213),所述气囊(211)外壁与所述肌肉层(110)内壁耦合,且一端设有所述充气管(212),所述加压球(213)充气端与所述充气管(212)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气囊(211)内部通过所述充气管(212)与所述加压球(213)内部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20)包括若干引针孔Ⅰ(221)、若干引针孔Ⅱ(222)和若干硅胶膜(223),若干所述引针孔Ⅰ(221)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222)内部分别设有若干所述硅胶膜(223),所述肌肉层(110)和所述仿真皮肤(120)表面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所述引针孔Ⅰ(221)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0)还包括弧形槽(130),所述仿真皮肤(120)底部开设有所述弧形槽(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0)还包括血管部(140),所述血管部(140)安装在所述肌肉层(110)和所述仿真皮肤(1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部(140)包括静脉管(141)和若干密封塞(142),所述静脉管(141)设置于所述肌肉层(110)和所述仿真皮肤(120)之间,且表面设有若干所述引针孔Ⅰ(221),若干所述密封塞(142)相对端分别与所述静脉管(141)两端内壁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0)还包括橡胶板(150),所述橡胶板(150)设于所述肌肉层(110)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210)包括气囊(211)、充气管(212)和加压球(213),所述气囊(211)外壁与所述肌肉层(110)内壁耦合,且一端设有所述充气管(212),所述加压球(213)充气端与所述充气管(212)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气囊(211)内部通过所述充气管(212)与所述加压球(213)内部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20)包括若干引针孔ⅰ(221)、若干引针孔ⅱ(222)和若干硅胶膜(223),若干所述引针孔ⅰ(221)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222)内部分别设有若干所述硅胶膜(223),所述肌肉层(110)和所述仿真皮肤(120)表面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所述引针孔ⅰ(221)和若干所述引针孔ⅱ(222)。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昆苏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