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26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1
本技术属于高效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设置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内,空调主机排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空调主机的出风口处设置用于出风气流导流的排风段。空调主机的排风段内设置有若干张导流板片;导流板片平行于或接近平行于空调主机外部的外廊式设备平台百叶窗片设置,排风段比邻外廊式设备平台外立面百叶窗设置。本技术设备平台消除了百叶窗窗片对主机融合体外换热器排风的阻碍、有效贯通外换热器风路、保障主机热工性能,又保持维护了百叶窗外立面的装饰性,实现了设备平台外立面的装饰性、建筑物外立面视觉效果与空调主机优良热工性能的完美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效节能建筑,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


技术介绍

1、空调是建筑物中最主要的能量设备,也是建筑节能的焦点。如图1所示,现状商用空调主机的外换热器模块,已经从“壳管式换热器+冷却塔”进化到了空气表冷器,“翅片管换热器+顶出风轴流风机”已经成为了商用空调主机外换热器模块的标准配置;以“翅片管换热器+顶出风轴流风机”为基本型式的多联机、风冷水机模块,摆脱了对冷却塔及水源的依赖,提高了空调主机的环境适应性和制冷能效。但是,双碳时代到来,空调主机与建筑物关系再次发生重要改变:空调主机退出楼宇屋顶让位于光伏发电等功能,楼宇分布式能量系统概念推动空调主机进入建筑物内多层设备平台。

2、然而,如图2-3所示,现状多联机、风冷水机模块等“上出风”空调主机,以及主机与建筑物结构关系,还是“两张皮”,空调主机还是原来的主机,设备平台还是传统的外廊式结构空间,只是实施了空调主机的空间位移,两者都没有适应建筑物分布式能量系统的结构关系要求,呈现出空调主机风路不畅、制冷系统能效降低、进风配风通道占地面积大、设备平台空间利用不合理、主机占地面积增加、功率密度降低等系列问题。

3、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高层建筑空调主机房制冷量与占地面积的比值即空调主机房制冷功率密度,均值约为1.16mw/100㎡即11.6kw/㎡;如果建筑物单位面积制冷负荷为100w/㎡,则每1㎡主机房的制冷量可以满足116.3㎡建筑面积的用冷需求,主机房占地面积在建筑物总面积中的占比为0.85%,与《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中推荐的0.8%是一致的。

4、而随着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如图4所示,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中单位面积制冷负荷的取值越来越大,长江流域高层超高层建筑甚至超过200w/㎡,由于建筑热负荷的增加以及分布式空调系统概念下的空调主机分散化局部化而带来的建筑物内不能跨区域跨楼层互相调用闲置空调资源,如果主机房制冷功率密度依然维持在11.6kw/㎡低水平,则每1㎡空调主机房的制冷量只能满足58㎡建筑面积的用冷需求,空调主机房面积在建筑总面积中占比上升到1.7%,大幅超出现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5、现状空调主机与建筑物分布式能量系统的结构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

6、一是空调主机设备平台的能量密度低---经过多次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现状空调主机按照本体占地面积计算功率密度都已经超过40kw/㎡,而现状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功率密度只有10kw/㎡,即平台上的空调主机进出风道、维修通道和通风盲区占地面积达到空调主机本体面积的3倍;现状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占地面积过大,普遍达到建筑总面积的1.5%以上,已经成为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突出问题。

7、二是设备平台占用建筑外立面横向宽度过大问题---现状空调主机及设备平台的进出风场结构不合理、纵深空间与顶部空间利用率低,还导致设备平台占用建筑外立面横向宽度过大;现状超高层建筑中每隔12层左右设置的设备层,四周外廊全部被空调主机进出风口所占用。建筑外立面宽度是建筑物指标体系中仅次于建筑面积的重要资源,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空调主机设备平台争夺建筑外立面的宽度资源,占用外立面横向宽度过大,造成同层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视觉沟通被阻断,也已经成为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本技术从中央空调主机外换热器模块的结构性创新,以及中央空调主机与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关系的创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设置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内,空调主机排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所述空调主机的出风口处设置用于出风气流导流的排风段。所述空调主机的排风段内设置有若干张导流板片;所述导流板片平行于或接近平行于空调主机外部的外廊式设备平台百叶窗片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段比邻外廊式设备平台外立面百叶窗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百叶窗上设置有匹配排风段的开口结构;所述排风段嵌入所述百叶窗开口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结构为矩形,其长边平行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底边或侧边。

7、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外换热器、风机、压缩机;

8、所述外换热器设置于壳体的上部;所述风机与外换热器负压腔连通并设置于外换热器负压腔的下方;所述壳体下部设有风机出风口。

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至少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共用一个外换热器以及外换热器负压腔。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与外换热器适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侧面和/或背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部分壳体和底板组成;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

12、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换热器负压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轴流风机。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倾斜设置,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0~90°;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λ为0~90°。

14、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中外换热器负压腔、底板或排风腔的下方外侧通风盲区设有放置包括压缩机的氟路组件的压缩机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侧通风盲区设有电气箱。

15、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c型翅片管外换热器、水平截面l型翅片管外换热器、平板型翅片管外换热器、水平截面v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或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

16、进一步地,还设有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的两路换热介质通道分别为空调主机的制冷剂通道和空调水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连接空调主机的氟路;所述空调水通道连接空调室内换热器。

17、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为后倾式外转子离心风机。

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外换热器负压腔的底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朝向竖直向下;所述排风口设有排风腔连通至壳体的出风口。

1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倾斜设置,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30~60°;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λ为30~60°;优选地,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λ为45°。

20、所述底板和风机设置于壳体内。

2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竖直设置于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和出风口合一,所述出风口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口水平设置;所述底板和外换热器之间设有连通部。

22、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设有电气箱。

23、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截面v字型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设置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内,空调主机排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所述空调主机的出风口处设置用于出风气流导流的排风段;所述空调主机的排风段内设置有若干张导流板片;所述导流板片平行于或接近平行于空调主机外部的外廊式设备平台百叶窗片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段比邻外廊式设备平台外立面百叶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百叶窗上设置有匹配排风段的开口结构;所述排风段嵌入所述百叶窗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为矩形,其长边平行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底边或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外换热器、风机、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至少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共用一个外换热器以及外换热器负压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与外换热器适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侧面和/或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部分壳体和底板组成;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倾斜设置,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0~90°;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λ为0~9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中外换热器负压腔、底板或排风腔的下方外侧通风盲区设有放置包括压缩机的氟路组件的压缩机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侧通风盲区设有电气箱。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C型翅片管外换热器、水平截面L型翅片管外换热器、平板型翅片管外换热器、水平截面V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或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的两路换热介质通道分别为空调主机的制冷剂通道和空调水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连接空调主机的氟路;所述空调水通道连接空调室内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设置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内,空调主机排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所述空调主机的出风口处设置用于出风气流导流的排风段;所述空调主机的排风段内设置有若干张导流板片;所述导流板片平行于或接近平行于空调主机外部的外廊式设备平台百叶窗片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段比邻外廊式设备平台外立面百叶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廊式设备平台的外立面百叶窗上设置有匹配排风段的开口结构;所述排风段嵌入所述百叶窗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为矩形,其长边平行于外廊式设备平台底边或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外换热器、风机、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空调主机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低位倾斜设置的空调主机,包括壳体、至少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共用一个外换热器以及外换热器负压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李成伟诸葛水明詹飞龙韦林林刘玉恩马骥王媛薛必远王恒宗鹏鹏熊爱莲周颖许光亚吴飞飞徐言先刘晓兰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二二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