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514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该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货物放置于主传送件,通过扫描相机扫描,并判断货物是否需要中转,如需要中转则将货物转移至副传送件,并转移至中转车,如不需要中转则判断货物是否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通过主传送件直接传送至行李大厅,并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放置于行李框后再由主传送件传送至行李大厅。上述方法实现了无人分拣,避免对行李操作员造成职业伤害,自动分拣的方式,提高了分拣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行李滞留和延误的可能性,改善旅客的旅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物流,尤其涉及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班数的增加,旅客们的行李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行李到港后需要根据是否需要转运进行分类,从而使得不需要转运的行李直接运送至行李大厅,需要转运的行李再次运输至中转车,并再次运输至下一航班处进行再次运输。

2、目前,很多机场在处理到港行李时采用传统的方式,即当飞机抵达目的地后,行李需要经过行李大厅的人工分拣,将不需要中转的行李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被运输至行李大厅以被旅客获取,将需要中转的行李搬运至中转车。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工分拣行李需要行李操作员一天内弯腰数千次,行李操作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压力,容易造成职业伤害。其次,分拣效率较低,对于部分远机位的航班,行李的分拣、装卸和运输往返一次通常需要五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较低,容易引发行李滞留和延误,造成旅客的等待时间,降低旅客的旅行体验。最后,部分行李较小,容易在传送带传过程出现卡滞的现象,导致行李损伤或传送带损伤等问题。

3、为此,亟需研究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分拣对操作员造成职业伤害,分拣效率低,旅客旅行体验差且行李或传送带损伤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该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包括:

4、将货物放置于主传送件,主传送件用于传输货物;

5、通过扫描相机扫描,并判断货物是否需要中转,如需要中转则将货物转移至副传送件,并转移至中转车,如不需要中转则判断货物是否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通过主传送件直接传送至行李大厅,并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放置于行李框后再由主传送件传送至行李大厅。

6、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先移动至副传送件,通过第一机械手将需要转运的货物移动至中转车,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移动至行李框中。

7、在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存放的行李框放置于存框件上,通过第二机械手逐个将行李框从存框件上移动至装框件上,第一机械手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移动至位于装框件上的行李框中。

8、在一些实施例中,装框件上设置有装框传送件,行李框通过第二机械手放置于装框传送件,装框传送件将装有货物的行李框移动至主传送件上;或

9、通过第二机械手将装有货物的行李框移动至主传送件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传送件沿传输方向的侧方设置缺口,副传送件的接货口和缺口连通,并在主传送件上设置分流件,分流件能在拦截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当货物运动至缺口处时,分流件从避让位置移动至拦截位置,使货物从缺口移动至副传送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翻转设备接收集装箱并将集装箱翻转,以使集装箱中的货物滑出,通过接货组件接收从集装箱中滑落的货物,并将货物传送至主传送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货组件包括接货传送件,集装箱移动至翻转设备后,接货传送件移动至接收位置,并遮挡至少部分集装箱的侧面开口,翻转设备翻转集装箱,使得集装箱的侧面开口斜向下,同时,接货传送件移动至传送位置,位于传送位置的接货传送件将货物传送至主传送件上;和/或

13、集装箱通过无人车运输至翻转设备处,并与翻转设备对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散斗叉车接收散斗行李运输车中的货物,并将货物传送至接货组件,接货组件用于将货物传送至主传送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散斗叉车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斗传送件,所述散斗行李运输车中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凹槽,接料时,多个散斗传送件分别插接于多个凹槽中,并向上抬升,使得散斗行李运输车中的货物升高,并与散斗行李运输车分离,散斗传送件将货物传输至接货组件。

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到港行李处理装置,适用于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包括主传送件、副传送件、扫描相机、控制器、分流件和第一机械手,所述主传送件用于接收货物,所述扫描相机用于扫描位于所述主传送件上的货物并能发出扫描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扫描相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接收所述扫描信息,并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所述货物分类为需要中转的货物、不需要中转且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以及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所述分流件用于将需要中转的货物以及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转移至所述副传送件,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需要中转的货物转移至中转车并用于将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转移至行李框,所述主传送件能将不需要中转且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传送至行李大厅,且能将承载货物的行李框传送至行李大厅。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及到港行李处理装置,该到港行李处理方法中,先将货物放置于主传送件,主传送件传输货物;通过扫描相机扫描,并判断货物是否需要中转,如需要中转则将货物转移至副传送件,并转移至中转车,如不需要中转则判断货物是否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通过主传送件直接传送至行李大厅,并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内的货物放置于行李框后再由主传送件传送至行李大厅。上述方法实现了无人分拣,避免对行李操作员造成职业伤害,自动分拣的方式,提高了分拣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行李滞留和延误的可能性,改善旅客的旅行体验;另外,通过将不需要中转的行李再次分类,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行李区分出来,并放置于行李框中进行传送,从而避免了行李在传送过程卡滞的问题,避免行李损伤或传送带损伤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先移动至副传送件(120),通过第一机械手(140)将需要转运的货物(1000)移动至中转车(150),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移动至行李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存放的行李框放置于存框件(161)上,通过第二机械手(160)逐个将行李框从存框件(161)上移动至装框件(162)上,第一机械手(140)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移动至位于装框件(162)上的行李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装框件(162)上设置有装框传送件,行李框通过第二机械手(160)放置于装框传送件,装框传送件将装有货物(1000)的行李框移动至主传送件(110)上;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传送件(110)沿传输方向的侧方设置缺口,副传送件(120)的接货口和缺口连通,并在主传送件(110)上设置分流件(111),分流件(111)能在拦截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当货物(1000)运动至缺口处时,分流件(111)从避让位置移动至拦截位置,使货物(1000)从缺口移动至副传送件(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翻转设备接收集装箱并将集装箱翻转,以使集装箱中的货物(1000)滑出,通过接货组件(200)接收从集装箱中滑落的货物(1000),并将货物(1000)传送至主传送件(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货组件(200)包括接货传送件,集装箱移动至翻转设备后,接货传送件移动至接收位置,并遮挡至少部分集装箱的侧面开口,翻转设备翻转集装箱,使得集装箱的侧面开口斜向下,同时,接货传送件移动至传送位置,位于传送位置的接货传送件将货物(1000)传送至主传送件(110)上;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散斗叉车(300)接收散斗行李运输车(400)中的货物(1000),并将货物(1000)传送至接货组件(200),接货组件(200)用于将货物(1000)传送至主传送件(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散斗叉车(30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斗传送件(320),所述散斗行李运输车(400)中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凹槽(410),接料时,多个散斗传送件(320)分别插接于多个凹槽(410)中,并向上抬升,使得散斗行李运输车(400)中的货物(1000)升高,并与散斗行李运输车(400)分离,散斗传送件(320)将货物(1000)传输至接货组件(200)。

10.到港行李处理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送件(110)、副传送件(120)、扫描相机(130)、控制器、分流件(111)和第一机械手(140),所述主传送件(110)用于接收货物(1000),所述扫描相机(130)用于扫描位于所述主传送件(110)上的货物(1000)并能发出扫描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扫描相机(130)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接收所述扫描信息,并根据所述扫描信息将所述货物(1000)分类为需要中转的货物(1000)、不需要中转且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以及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所述分流件(111)用于将需要中转的货物(1000)以及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转移至所述副传送件(120),所述第一机械手(140)用于将需要中转的货物(1000)转移至中转车(150)并用于将不需要中转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转移至行李框,所述主传送件(110)能将不需要中转且不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传送至行李大厅,且能将承载货物(1000)的行李框传送至行李大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先移动至副传送件(120),通过第一机械手(140)将需要转运的货物(1000)移动至中转车(150),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移动至行李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存放的行李框放置于存框件(161)上,通过第二机械手(160)逐个将行李框从存框件(161)上移动至装框件(162)上,第一机械手(140)将需要放置于行李框的货物(1000)移动至位于装框件(162)上的行李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装框件(162)上设置有装框传送件,行李框通过第二机械手(160)放置于装框传送件,装框传送件将装有货物(1000)的行李框移动至主传送件(110)上;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传送件(110)沿传输方向的侧方设置缺口,副传送件(120)的接货口和缺口连通,并在主传送件(110)上设置分流件(111),分流件(111)能在拦截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当货物(1000)运动至缺口处时,分流件(111)从避让位置移动至拦截位置,使货物(1000)从缺口移动至副传送件(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翻转设备接收集装箱并将集装箱翻转,以使集装箱中的货物(1000)滑出,通过接货组件(200)接收从集装箱中滑落的货物(1000),并将货物(1000)传送至主传送件(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到港行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货组件(200)包括接货传送件,集装箱移动至翻转设备后,接货传送件移动至接收位置,并遮挡至少部分集装箱的侧面开口,翻转设备翻转集装箱,使得集装箱的侧面开口斜向下,同时,接货传送件移动至传送位置,位于传送位置的接货传送件将货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梁紫阳刘晋旺张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