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507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压机,被配置为将第一空气压缩为压缩空气输出;第一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第一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空调设备,被配置为将第二空气调温和调湿为调节后空气输出,包括第二溶液除湿器,第二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第二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和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压缩空气的热能将稀溶液再生为浓溶液。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处理系统,利于减少空压机输出的压缩气体的热能浪费,也利于降低对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除湿所需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压缩空气的冷却会产生大量余热,通常采用水冷或风冷方式将热量排出室外,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升高环境温度,加剧温室效应。空压机进气端需进行除湿,空气湿度越高,空压机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常用除湿方式主要有制冷除湿、吸附剂除湿、吸收剂除湿等。

2、传统空调系统常采用温湿度联合处理,为满足湿度要求,多用冷凝除湿方式进行除湿。冷凝除湿方式进行除湿时冷水温度需低于被调节空间的空气露点温度,这种冷凝除湿方式要求制冷主机蒸发温度低,造成能源利用品位上的浪费。冷凝除湿方式进行除湿时还会在设备运行中产生大量冷凝水和霉菌,严重影响被调节空间的空气品质。

3、上述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旨在节约空气处理所需能源。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包括:

3、空压机,被配置为将第一空气压缩为压缩空气输出;

4、第一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所述第一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

5、空调设备,被配置为将第二空气调温和调湿为调节后空气输出,包括第二溶液除湿器,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被配置为采用浓溶液对所述第二空气除湿并形成稀溶液;和

6、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所述压缩空气的热能将所述稀溶液再生为所述浓溶液。

7、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并联。

8、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

9、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被配置为使载热流体与所述压缩空气换热;

10、所述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载热流体将所述稀溶液再生为所述浓溶液。

11、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12、第一换热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载热流体与所述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润滑油后的除油压缩空气换热;和/或

13、第二换热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载热流体与所述压缩空气中分离的润滑油换热。

14、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所述油气分离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压缩空气中分离所述除油压缩空气和所述润滑油,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所述除油压缩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所述润滑油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

15、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

16、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或者

17、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

18、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以接收并储存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出的所述压缩空气。

19、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除湿机,所述除湿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储气罐之间,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出的所述压缩空气除湿。

20、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采用所述压缩空气的热能以外的能源再生所述稀溶液。

21、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

22、浓溶液储液器,设置于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之间以及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之间,被配置为储存所述浓溶液;和/或

23、稀溶液储液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被配置为储存所述稀溶液。

24、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

25、监测设备,所述监测设备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空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

26、调节设备,所述调节设备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空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和

27、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监测设备和所述调节设备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调节设备运行。

28、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所述监测设备包括:

29、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设备的入口处,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第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和/或

30、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设备的出口处,被配置为监测所述调节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和/或

31、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压机的入口处,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第一空气的湿度;和/或

32、浓度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溶液再生器上,被配置为监测所述浓溶液的浓度。

33、在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节设备包括:

34、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之间,被配置为调节进入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的浓溶液的流量;和/或

35、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之间,被配置为调节进入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的浓溶液的流量;和/或

36、第三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被配置为调节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流出的稀溶液的流量;和/或

37、第四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被配置为调节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流出的稀溶液的流量;和/或

38、第五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空调设备的表冷器的冷冻水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进入所述表冷器的冷冻水的流量;和/或

39、第六调节阀,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使所述载热流体与所述压缩空气换热的换热装置,所述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载热流体将所述稀溶液再生为所述浓溶液,所述第六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载热流体的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载热流体的流量;和/或

40、补充阀,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使所述载热流体与所述压缩空气换热的换热装置,所述溶液再生器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载热流体将所述稀溶液再生为所述浓溶液,所述第六调节阀,所述补充阀设置于载热流体的流路上,被配置补充所述载热流体;和/或

41、浓溶液泵,设置于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之间以及所述溶液再生器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之间,被配置为从所述溶液再生器向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和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输送所述浓溶液;和/或

42、稀溶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与所述溶液再生器之间,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和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向所述溶液再生器输送所述稀溶液。

43、基于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处理系统,溶液再生器采用所述压缩空气的热能将所述稀溶液再生为所述浓溶液,能够利用浓溶液对空压机待压缩的第一空气和空调设备待处理的第二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内的热量对空压机待压缩的第一空气和空调设备待调温调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113)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1)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分离器(3),所述油气分离器(3)设置于所述空压机(2)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所述油气分离器(3)被配置为从所述压缩空气中分离所述除油压缩空气和所述润滑油,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所述除油压缩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油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所述润滑油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13),所述储气罐(1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连接以接收并储存从所述第一换热器(4)流出的所述压缩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机(12),所述除湿机(1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所述储气罐(13)之间,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换热器(4)流出的所述压缩空气除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被配置为采用所述压缩空气的热能以外的能源再生所述稀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设备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除湿器(113)与所述第一溶液除湿器(1)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分离器(3),所述油气分离器(3)设置于所述空压机(2)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所述油气分离器(3)被配置为从所述压缩空气中分离所述除油压缩空气和所述润滑油,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所述除油压缩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油气分离器(3)分离后的所述润滑油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峰苏丽芸李俏楠朱永康赵政权汪恒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